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中自学能力如何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篇)

2024-07-04 0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学呢?就教材而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的部编教材为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完善,关于如何预习、如何阅读、如何练习,教材上都有清晰的说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熟悉教材,熟悉教材的使用方法,能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我们说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的教材当然就是最好的训练素材。过去,我们更多的是教师用教材来实施“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们用教材进行“学”,这也是对待教材态度上的转变。或许有老师会担心:教还教不会呢,他自己学能学会吗?是啊,长期“教”出来的学生,开始的时候,他自己一定“学”不会,一个被父母喂大的孩子,脖子里挂张饼还饿死呢。孩子们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曾经多次说过一句话,“每个孩子天生都爱学习,也会学习,可是自从他们到了一个叫学校的地方,遇到了一群叫老师的人,就再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了。”这话说的有些绝对,也比较难听,这样说是为了点醒大家,希望大家警醒。在这件事上,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放下“教”,给孩子机会去“学”。

解决了上述问题,课时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学习教材,不再只靠课堂上的40分钟,孩子们课余时间也可以学,这就同时解决了预习的有效性问题。如果孩子能够自主阅读教材,能够自主学习教材,能够寻找和发现问题,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留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就少了,需要的课时自然也就少了,课时腾出来了,大语文的教学也就有了空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除了教材,我们该把哪些内容放进语文教学之中。

这就回到了我开头讲的那个问题,为何古代没有专业语文教师、课程,没有专门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文学家?这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其实,一点都不玄虚,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而且我们也能够做得到。这其中,有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是识字。中国古代没有语文教材,但有蒙学教材,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这些都是汉语教学上很好的发明创造,它们解决了语言教学上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快速识字。当然,除了识字,其中也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智慧。所以,在森林湖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上,在识字这个环节上,要用上这些蒙学经典。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一些辅助的识字课程,如李山川老师的汉字思维,万献初老师的说文解字等,再加上白话文作品的阅读,识字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快速识字之后,阅读才有可能进行,阅读量上去了,语文修养才有基础,语文学科的质量才有了根本的保障。至于这些蒙学经典如何使用,我们可以再作专题的教研。第二读经典。做事情讲求效率,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抓牛鼻子,是建立系统,是抓住根本,语文学习也是如此。经典就是中国文化的根脉,经,是线,是主线,就是语文学习的经脉。当然,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我们学校不可能像古人那样系统地去读经典。将来有条件的时候,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学校,在他们初中毕业之前,能把十三经读完,我非常有信心在未来做到这一点,但目前还不行,条件还不成熟。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先选取一些比较成熟的经典读本,把经典带入语文学习,张宁老师的吟诵课、经典课要坚持开设,吟诵的读书法要在全校推广。要筛选出一些适合孩子们的经典读本,如陈琴老师的素读范本,如朱文君老师编写的小古文。经典读透了,文言文功底打扎实了,语文修养的根基就扎牢了。没有这个根基,我们的语文学科永远上不了台面。第三,中国白话文经典与外国文学经典的学习。时代在发展,虽然白话文文学时代发展的时间不长,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还是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白话文作家。西方也有文化,西方也有文学。我们是世界公民学校,今天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世界公民,他们也需要古今中外会通。所以,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应该包括白话文经典和外国文学经典的学习,我们的教材也应该是这样组合的。所以,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要认真教研,编排出一个书目,除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外,要认真筛选出一个白话文经典和外国文学经典的书目。这个书不好编,有一些书目甚至可以说很害人,我们需要请教真正权威的文学家们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们,这方面我们还是有资源的,回头这个事要专题去做。书目出来以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去读。有一句话说得也很经典,读不够一百本经典,谈何独立思考,这句话用在语文的学习上可以说成,读不够一百本经典,谈什么语文成绩。

综上所述,确保教材学好,再补充进“经典”,我们的语文学习,在内容上,在品质上,就有了保障。就像吃东西,食物没营养,再能吃,吃再多,也没用,甚至还会有害。需要强调的是,事实求是地说,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必须跟孩子们一起学,鉴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语文功底也不扎实,我们以后需要做的不是卖力去教,而是老老实实地跟孩子们一起学习。

二、语文学习方法

第一,学习工具要配齐。要自学,得有工具。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字典,新版的《新华字典》编得很好,孩子们必须非常熟练地掌握使用字典的方法,除了常用《新华字典》以外,还要有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以帮助学习经典。除此之外,每个教室还要再备一些“高级”字典、词典,方便孩子认字、识字、研究字。为了鼓励孩子们掌握这项本领,也可以进行专门的指导和比赛,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第二,阅读这件事要抓实。这个就不解释了,孩子都很忙,学习任务很重的,我们不能什么书都乱推荐,要优中选优,既保证孩子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又要确保那些必读书目扎实地读完。图书馆要好好建设,要切实发挥作用,要进行一次整理,把不适合孩子们读的书挑出来,缺的书补充进去,孩子们没书读,怎么学语文。同时,要有效地提供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就这个专题进行专门的教研,要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信仰,要培养孩子们阅读品位与鉴别能力。当前的教育有很多问题,孩子们爱电子产品不爱阅读,爱读劣质图书不爱读经典,是最让人痛心的,我们务必在这件事上下苦功夫。

第三,要指导孩子们坚持写抄记。这是张宁老师给出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不容易做到,抄记比较好完成,老师一看学生的抄记,就知道学生读的什么书,读得怎么样,读的进度到了哪里,这件小事情有大意义,希望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写抄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慢慢引导孩子写阅读笔记,进而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写一手好字。软笔书法与硬笔书法要同时教,我们的书法教室很漂亮,书法老师也很用心。写一手好字,不止是为了学好语文,更是一种修养,书面的耕作能力有时候比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

第五,我们要培养有感觉的孩子。这一点很特别,中国文化的特点不在认知上,不在逻辑上,不在思维上,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的特点不在这里,我们的优势不在这里。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文学更强调的是觉的能力,是感的能力,是悟的能力,这些能力人身上都有,但过于强调理性,过于强调知性,过于强调头脑工作,忽略了心,忽略了感觉和感悟,我们的孩子就失去了灵性,他们学到了就成了语文知识,就触摸不到中国文化的灵魂。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个作家,一件小事,一幅场景,一种情绪,由感到知,是文化的规律,也是语文的规律,既有生命的温度,又有思想的高度。这样的语文学习,才可以让老师和孩子们更健康,更有活力,更高雅,更高贵。中国的语文圈里有不少这样的优秀学者,树才老师,雪野老师,梅子涵老师,周其星老师,我们回头让他们来好好培养一下老师们和孩子们的感觉。

第六,老师和孩子们都能够应付考试。上一个问题是理想,这个问题就是现实。不应试不行吗?对于大多数的家庭和孩子来说,不行!没有多少人可以决心走出体制。我们减少这件事的伤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学会应付它!反过来说,考试也不是毒蛇猛兽,一下子就把我们吃了。应试这件事本身,也有其价值。这个世界上哪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我们好好研究它,认清它的目的,认清它的规律,花最少的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有机会换位思考一下,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想出试卷的人是如何挖坑的,或者说出题的人在考察什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就摸透了规律,应对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比如说,语文试卷除了考基础知识以外,重点考察的是两项能力:一是阅读理解能力,二是写作能力。阅读理解题,有基本的套路,这些套路要熟悉,平时要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积累丰富的经验。写作,是典型的“应用”写作,千万不能当作自由写作,评分标准里有特殊的价值取向,从文体上说主要是散文,高年级还会有议论文,一般不会考诗歌、小说、戏剧这些,不现实。所以,学会写考试标准之下的散文或议论文,在不违背良知的前提下,保障自己得到理想分数,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妥协吧。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买一些教辅,在没有进行挑选的情况下,不管质量,也不管数量,就发给孩子们,盲目地进行训练,置孩子于题海之中。这是恶,我们不能做。我们要进行仔细地甄别,进行细致地挑选,并区分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层次,有针对性地,有节制地引导孩子们实行这些训练,把应试的危害降至最低。

当然,这些应试的办法都是雕虫小技,最有效的应对办法是什么呢?是做到第一大项和第二大项的前五点,如果真的做到了,你的语文修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那些考试都变成了小菜一碟,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第七,发现和使用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今天这个时代,既是一个非常不利于学习的时代,又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学习的时代。说不利于学习,是因为这个时代极为浮躁,是因为教育质量的恶性循环;说有利于学习,是因为这个时代被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知识和信息传播极为方便。所以,对于不热爱学习的人来说,这个时代可以让你迅速堕落;而对于热爱学习的人来说,这个时代可以让你随时随地的成长。其实,说句绝对点的话,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需要去学校,只要想学习,在哪,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图书购买从来没有这么方便过,网上查阅资料也从来没有这么方便过。可能稍微不利的是,优秀的老师不太好找,但网络平台上还是有不少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课程质量有时候比我们身边的课程质量还要好。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森林湖学校以后也会把校园的边界扩展出去,学校的在职老师们和孩子们组成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大的学习中心,大家在其中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在校园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在校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老师都可以请教。哪里的优质课程都可以学习,因为从成本上来说都不是太高,而且我们在这方面加大投资也非常值得。在全国各地,一些偏远地区或条件较差的学校,就是通过这个办法使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举一个例子,关于写作,我们以前可能就是靠着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们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福建的何捷老师在写作教学上非常厉害,也非常善于指导孩子,可以开展远程教学啊,何捷老师教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孩子一起学啊,这就是这个时代可以实现的教学场景。所以,以后,我们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身为成人,我们可能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发现、利用优质的学习资源。

内容清晰了,方法清晰了,接下来就是做。成功就两步:一步是开始,一步是坚持。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就是之前《致家长》那篇文章谈到的,学习行为的背后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的背后是做人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家庭,都不能只抓学习,而忽视做人,这两条腿必须并行。学习有苦也有乐,我们需要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学习的刻苦,而不是痛苦,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孩子们付出真正的爱,爱让我们更有力量,也更有智慧,真正地爱孩子,真正地爱教育,真正地爱学习,真正地爱语文,我们的改革就一定会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