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时政热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中政治时事政治知识点 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时政热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时政热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4-07-08 2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2024中央一号文件〔时政解读〕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一)重要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重点工作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重要引领: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要引领。学什么 重在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理念方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怎么学?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不能照猫画虎,不能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2.两个确保: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质量第一,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3.三个提升(1)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2)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3)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推进基层减负,优化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建设平安乡村。4.两个强化: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1)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扭住种子这个要害,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2)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文件还提出,健全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稳价格、促增收。同时,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政策导向,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要加强源头预防和风险预警,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拓展转移性收入。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房屋、“四荒地”等资源资产,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5.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明确主攻方向,扎实组织推动。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专项训练〕1.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和迭代升级,浙江省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浙江省“千万工程”的经验是( )①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财政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②形成新型工农互促关系,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乡村美丽与农民富足统一④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枫桥经验”60周年。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某地构建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综合服务站、合作社“五位一体”农村治理体系,坚持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成立多元解纷联调中心,为基层治理蓄势加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 )①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政治优势②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基层治理制度化法治化③完善治理方式,健全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④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提高群众民主决策水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20年来,浙江省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在实践中成功迭代。历任省委书记都亲自抓“千万工程”的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每年召开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的全省现场会,成为当地雷打不动的惯例。材料说明( )①在“千万工程”中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②省委书记在“千万工程”中起了决定作用③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坚持履行国家职能④“千万工程”的成功迭代离不开组织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即“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如今,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广大人民群众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实现形式。这表明,基层民主( )①保障人们扩大民主权利,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②议事协商,解决了人们涉及自身利益的所有实际问题③集聚多方力量,有利于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④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四川南充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3年1-11月我国部分农产品进出口情况。产品 食用油籽 水果 水产品 畜产品 食用植物油进口 606.2亿美元 171.8亿美元 219.1亿美元 418.7亿美元 98.4亿美元出口 16.5亿美元 61.4亿美元 32.9亿美元 55.2亿美元 2.7亿美元注:我国谷物和谷物相关产品的进口量从2012年的139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6540万吨,增长了五倍;棉花净进口规模由2016年的89.44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93.67万吨。材料二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即不仅要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要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要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2024.浙江绍兴模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和推动实施的一项创新工程。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在短短118天里,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在调研和与农民群众的访谈中,形成了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消除垃圾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口,形成“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中共中央在全国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并在全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浙江这项民生工程转化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工程,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村面貌,促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谋划、实施、推广“千万工程”是如何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2024.海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浙江开展“千万工程”20周年。这20年来,浙江一步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基层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一 “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浙江的“千万工程”凝聚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人才。通过开办生态民宿、创办生态农场等方式提供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当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知识和技能改变着乡村面貌,成为带动生态共富的关键力量。如今,“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已经成为浙江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材料二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浙江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千万工程”重塑乡村治理机制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事实证明,这样的源头治理,需要强有力的党组织全面领导。在浙江某村,党员干部正是凭借一条小板凳,拉近了干群距离。当地把村庄划为10个村民小组,把支部建在小组上,每位干部联系160户农户,以坐板凳家访的形式,确保户户有党员联系,急难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浙江以村民自治制度为本,推广民主恳谈、“五议两公开”、村民票决制等民主自治形式,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格局。善治乡村助力共同富裕聚焦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浙江乡村治理正向“大治理”拓展,以自治为基础,聚集多种手段、多种主体、多样目标的融合共治成为趋势。浙江的乡村治理已超越“管”的层面,正以发展为导向,串联起百姓精神文明素养提升、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乡村产业发展。(1)“千万工程”为海南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南样板”提供了生动示范。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就如何打造“海南样板”提出三条建议并阐明依据。(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海南省应如何借鉴“千万工程”的经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3)为响应《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相关号召,某市政协围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召开座谈会。假如你是与会政协委员,请结合材料,撰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