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面试:高中数学试讲稿(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资面试:高中数学试讲稿(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资面试:高中数学试讲稿(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023-12-02 1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 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 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 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 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