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战争史上十大著名铁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骑兵分类 古代中国战争史上十大著名铁骑

古代中国战争史上十大著名铁骑

2024-06-29 0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四秦王李世民的玄甲精骑

“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青年李世民使用玄甲军的战术是: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

李世民曾率领500骑兵向窦建德的大军挑战,并生擒了敌军骁将,玄甲军的战争杰作。

李世民”百万军中取大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应该是皇帝中武力值最高的。

第五辽的重甲骑兵

辽国精锐的皮室军更是典型的重装骑兵具装甲骑,初建时军三千,到后来发展到号称三万。

一名皮室军有马三匹,辽军骑兵在辽宋的幽州之战中,辽军就凭借当地平坦的地形和骑兵的机动力,先后将宋将曹彬,潘美各个击败。

第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女真骑兵,“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完颜阿骨打曾率2万骑兵,在护步答岗之战中击败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率领的70万辽国大军。

后期,金国有著名的拐子马(轻装骑兵),在作战时步军为正兵,以拐子马作两翼突击,另有铁浮屠(重甲骑兵)做正面突击,在平原作战时具有重大的优势。

第七西夏的骑兵"平夏铁鹞子""乘善马披重甲"战斗力强著称。

骑兵装备精良、行动快捷,配以最良的战马、最精的盔甲,而且在马匹的要害处也有精铁护具,作战时骑士以铁索绞联在马上,即使战死也不会坠落马鞍破坏队形。

西夏李元昊率以"平夏铁鹞子"为主力的西夏军团,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044年,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完全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第八蒙古骑兵-上帝之鞭

蒙古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

蒙古骑兵的质量极高,成吉思汗组建的最大一支军队是他用来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队,人数也不过24万。后来他们用来征服俄罗斯和整个东欧及中欧地区的军队也从没超过15万。

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举世无双,一边作战一边行军,每天能推进80公里;蒙古马矮小精壮,皮厚毛粗,耐受力极强,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所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敢于在东欧的冬季发动战事。蒙古马能在雪地里觅食,士兵可靠母马的马奶充饥,这就降低了粮草补给的负担。蒙古的行军、迂回、穿插、诈败等战术对战马要求极高,再有耐力的蒙古马也吃不消,因此每个骑兵通常有四五匹备用马。

13世纪上半叶,蒙古骑兵的武器装备已经优于欧洲,卓越指挥下的骑兵战术更超出欧洲人的想象。典型的蒙古军队中大约有百分之四十是从事突击行动的重骑兵。蒙古军的百分之六十是轻骑兵,他们除了戴一头盔外,身上不披盔甲。轻骑兵的任务是侦察,掩护,为重骑兵提供火力支援,肃清残敌以及跟踪追击。

蒙古骑兵采用的多种骑兵战术(箭雨打击、两翼包抄、佯退、开口等),经历严酷战术操练的蒙古军队能将其灵活运用、完美发挥。蒙古帝国军队在亚欧大陆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蒙古骑兵是古代战争史上最强大的军队。

第九明帝国最后的守卫者-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精锐部队,是历代骑兵中的强悍军队之一。

关宁铁骑实为祖大寿为首,以家丁为主要战斗力的一只家族化的军队。后祖大寿降清,关宁铁骑归吴三桂所有。

关宁铁骑首战成名于宁远城下大战满州八旗,再战扬威于九千铁骑守北京。

第十后金的满洲八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满清劲旅八旗顺治年间约有兵丁8万,乾隆年间为10万余人,清末增至12万余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