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脸男星和钢琴家的关系 半世缘

半世缘

2024-07-18 0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在大约 1808 — 1809 年间。最初是一部无标题音乐作品,后人却将它冠上了“皇帝”之名。关于“皇帝”名字的由来,有不尽相同的说法,但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所在。

1811 年 11 月 28 日,《第五钢琴协奏曲》在德国的莱比锡首演。当时的贝多芬双耳已失聪,无法演奏自己的作品。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斯纳德,指挥是舒尔茨。据说,在场的听众中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军官,听后大声欢呼道:“皇帝,皇帝,协奏曲中的皇帝!”于是,后来出版商出版此谱时,将错就错用了“皇帝”二字。

1812 年,德国《音乐大公报》头版头条评论了这部协奏曲,“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协奏曲中最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和最具有效果的,但也是现有协奏曲中最难表现的一部。”“皇帝”一名随着此家报纸的传播广泛流传开来。

贝多芬创作的《 32 首钢琴奏鸣曲》不仅在乐坛上是钢琴演奏家必弹曲目,也早已经渗透到社会其他各个领域。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听了著名钢琴演奏家多勃罗文演奏的《热情奏鸣曲》后,非常激动地说:“这是绝妙的音乐,了不起的音乐,非人间的音乐,我真想每天都听它。我永远以拥有它而感到自豪,我甚至会天真地说,看!人间能创造出如此的奇迹来啊!”

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说《不幸者》中这样写到:“从《热情奏鸣曲》急速、热情的快板一开始的几小节起,我就感受到甜蜜和惊恐。这时的美突然侵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也不敢喘气。”

贝多芬还写过两首著名的变奏曲。一首作于 1802 年( OP.35 ),内有变奏和赋格 15 段,主题采自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 OP.43 , 1801 ),因此变奏曲被称为《普罗米修斯变奏曲》。这一主题后来又用于《英雄交响乐》的最后乐章,因此,此曲还被称为《英雄变奏曲》。它气魄雄壮豪迈,技巧辉煌丰富,将即兴手法和赋格处理紧密结合,体现了钢琴曲的交响气势。

另一首就是作于 1823 年的《迪阿贝利变奏曲》。奥地利作曲家兼出版家迪阿贝利创作了一首圆舞曲,请当时的音乐家根据此曲各创作变奏曲一首,最后合成一部集体创作集,以爱国艺术家协会的名义出版。参加此项活动的音乐家有 51 人,包括贝多芬、舒伯特、车尔尼、胡梅尔和年仅 11 岁的李斯特。据说,贝多芬最早接到这个主题时曾大笑,他认为这是一首极粗俗、平凡又无聊幼稚的圆舞曲,所以他拒绝参加“爱国艺术家协会”,并将其讥讽为“擦鞋匠的破布”。直到后来同意单独给贝多芬出版,他才答应为迪阿贝利写一首六至八段的变奏曲。迪阿贝利圆舞曲的框架结构以及音调的平和小巧很明显引起了贝多芬的注意和兴趣,一投入创作,贝多芬的灵感就源源不断,一下写了 33 首,比他 1807 年创作的有 32 段变奏的 c 小调变奏曲还要多。很明显,这些变奏远远超过了委托者的要求。因篇幅过大,歪打正着,只好单独成册,作为上卷。其余 50 人的合为下卷。事实上,如果没有贝多芬创作这首著名的变奏曲的话,迪阿贝利这个名字估计今日无人知晓。

然而这部变奏曲自 1824 年出版后曾有数十年不为人们所理解。 19 世纪著名的指挥家、钢琴家彪罗做了很大的推广工作,复活了人们对它的兴趣。彪罗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迪阿贝利变奏曲》看作仅仅是一系列的精彩的变奏。它实际上是反映贝多芬天才的一个“小宇宙”。从内涵丰富的沉思到直率的幽默这种难以置信的变化中,人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思想的进化和对声音的想象力。

《迪阿贝利变奏曲》表现出了古典主义的宏伟气势。原本的圆舞曲主题是平庸的,与其说启发人不如说阻碍了人的进一步思考。然而贝多芬却用他的老成神笔构筑了一个美妙而高深莫测的音乐殿堂。只有巴赫的《哥尔德堡变奏曲》以及独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五乐章主题加 32 个变奏的《夏空舞曲》才能与之媲美。在第 31 变奏中,人们会看到巴赫所写的柔板的再现,随后的两重赋格变奏非常类似亨德尔时代的复活。最后三段变奏构成了过去音乐世界的重演。这首变奏曲采用的是 C 大调,除 c 小调的第 9 和第 28 至 31 变奏以及降 E 大调的第 32 的赋格变奏外,均保持此调性。第 23 变奏还采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的主题,但这并未打乱变奏形式的逻辑。舒曼曾称这部最后的变奏曲是贝多芬用钢琴对听众的永别。而《迪阿贝利变奏曲》亦被称为音乐史上“无与伦比”的著名变奏曲。

三、贝多芬作为音乐活动家对钢琴的贡献

全世界的钢琴品牌林林总总,在贝多芬 50 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亦曾使用过多种钢琴的品牌,然而,最令贝多芬满意和喜爱的莫过于英国制造的布罗德伍德牌钢琴。

布罗德伍德牌钢琴厂的前身是英国人伯卡特·舒迪 1728 年创建的一家制造羽管键琴的工厂,规模并不大。 1781 年,该厂开始制造钢琴, 1787 年起制造了大钢琴。 1817 年,布罗德伍德送给贝多芬一架工艺考究的钢琴。该钢琴音色饱满、宏亮,贝多芬对这架钢琴情有独钟,他一度认为自己找到了最理想的钢琴。

正是在这架钢琴上,贝多芬创作出了许多晚期的伟大作品,最为特别的当属 1818 年创作的《降 B 大调 29 钢琴奏鸣曲》。《降 B 大调 29 钢琴奏鸣曲》无论从外型,还是内容上看,都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型钢琴作品。由于德文称钢琴为“槌子键琴”,所以这部作品又名“槌子键琴奏鸣曲”。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贝多芬语),这就是贝多芬。他用自己的音乐证明了钢琴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为使钢琴成为第一流的乐器做出了贡献,他促进了音乐的大发展,留给了世界文化永恒的瑰宝。

GUANGZHOU ROMANCE MUSICAL INSTRUMENTSCO.,LT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