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小麦育种天团”合影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兰1号小麦品种介绍 这张“小麦育种天团”合影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张“小麦育种天团”合影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2024-07-04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两天,有一张照片特别火,上面是6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合影,这张照片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图源: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茹振钢(左二)提供)

有不少网友认出了照片中的人,他们都是在小麦育种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有网友称他们为“小麦育种天团”。一直以来,他们都在默默关注着彼此的发展,成果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分享,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培育出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小麦新品种。

这张照片是怎么来的?原来,早在去年他们就想照张合影了,但是很遗憾没能实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教授茹振钢一直想着这件事情,今年两会期间,他就张罗大家一起拍照,把去年的遗憾补上。

茹振钢向中国三农发布记者介绍了照片中的人。“这是我”,茹振钢指着照片上左数第二个人说。与小麦打交道40余年,对于小麦研究的痴迷早已镌刻进茹振钢的基因中。看到麦苗长势喜人,他就发自内心为它们开心;看到麦苗受冻、染病、倒伏,他就抑制不住地心痛。对待每一株小麦,他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细之又细。

茹振钢率领科技创新团队在小麦茎秆抗倒性、根系耐旱耐湿性、强势小花结实品质形成规律等方面获得创新性研究结果,建立小麦抗倒伏强度数字化实验风洞和国内首座小麦地下根系走廊,创新根系性状直观动态鉴定与选择方法,解决了小麦育种中根系性状与地上植株性状难以同步直观选择的技术难题,交出了硕果满满的“成绩单”。

此次合影,可以说是中国小麦育种人的一次集合,也代表了中国小麦育种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家力量往一块凝聚,才能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谈起和小麦有关的这群人,茹振钢眼里洋溢着幸福。

今年全国两会,茹振钢经过调研带来了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建议把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要搞好校企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个是建议图书馆、书亭、新华书店等读书地点能够遍布在生活区,让人们随时能够读书、感受力量,随时能够形成中华民族干事创业的精神底气。

茹振钢说,“我既是高校里的教书匠,又是科技人员,可以把知识、技术用到生产需要培育出的品种上来。我还有另外一个角色,是农民。农民群众生产中有问题时,我跟群众交流,指点迷津,只要有需求,我就好好干。”

茹振钢继续介绍,照片最左边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学术带头人刘建军,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近40年,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等项目,育成“济麦22”等济麦系列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余个,全国累计推广6亿亩,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照片左数第三位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他主要参与小麦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小麦耐热性及其遗传研究、小麦多倍体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解析等研究,在小麦耐热、抗病、高产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前瞻性地预见小麦耐热资源发掘和育种技术创新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降低高温对小麦不利影响的核心关键,并组织团队对这个应用前景广阔但研究较薄弱的方向进行了探索。截至2023年11月,他和团队育成耐热抗病高产优质小麦品种15个,累计推广7000余万亩,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右数第三位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他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途径与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培育出“郑麦9023”等小麦品种十余个,并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行业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

右数第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主要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他针对人工合成小麦基因资源育种应用难度大的国际性难题,建立“大群体有限回交”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首次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育成“川麦42”等系列品种;突破性小麦品种“川麦42”连续7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并创造了亩产710公斤的高产新纪录,为提升我国人工合成小麦育种应用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照片右数第二位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小麦专家组顾问、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他依托现代工程技术,致力于高品质、专业化小麦品种培育。他主持育“成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号”等系列节水高产品种,实现了节水、抗倒、高产、广适等优异性状的高度结合,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

提起这张合照,郭进考也显得很激动,面对记者侃侃而谈。“小麦界的这些朋友都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我们无话不谈,会互相介绍自己的经验,有好材料提供出来,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一个人要做出成绩来,自己的努力是一个方面,大家的帮助更为重要。”

郭进考还说,拍照时,他和茹振钢进行了材料交换。他给茹振钢的是他们新育成的品种“马兰1号”,这个品种是一个矮秆、抗倒性好、根系发达,具有一定节水能力。茹振钢也把他最新育成的一个抗白粉、抗条锈、抗叶锈的材料提供给郭进考。“每一个品种培育出来,肯定都有一个好的材料,跟盖楼一样,没有好的基础材料是盖不好楼的。我常常说,区域试验、品种审定仅仅是过了毕业关,在生产实践当中,让老百姓鉴定哪个好,才是最后一道关。”郭进考说。

“马兰1号”是郭进考研究很多年的一个品种。首先,他们解决了抗倒性。它根系比较发达,株高由原来的80厘米降到不足70厘米。另外,他们在株叶型上进行了研究,使其比较理想,呈一个V字形,下边通风透光、上边充分利用光合作用,解决了矮杆跟高产的矛盾。它创造了亩产863.76公斤的河北省单高产记录,这也是北部半干旱区的一个高产技术,深受老百姓欢迎。

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是郭进考耕耘了50多年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培育小麦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节水超130亿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多年来,从马兰农场走向全国的节水麦种突破7亿斤,推广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地,覆盖面积3500多万亩。这是郭进考团队50年育种生涯交出的优异“答卷”。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也曾多次去到马兰农场,他们顶着炎炎烈日跟踪小麦颗粒归仓过程、关注小麦产量、报道麦收情况,和郭进考进行交流、采访,也时常能够看到70多岁的他亲力亲为,上田、下地。郭进考说,“我们在农田待的时间,一年中有一半左右。对农业科研人员,特别是育种人员来说,有句话叫做‘草帽底下立英雄,秤杆上面见高低’”。

在今年河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郭进考立足专业,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我们围绕增单产这一课题,对上千户农民进行了调研。目前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融合发展,为粮食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郭进考还热情地表示,非常欢迎大家去马兰农场再看一看,到新品种展示厅、新技术展示厅、新装备展示厅看一看,把这些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让他们也亲自去看,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我国小麦育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得益于一代代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努力,我国已经育成并推广了一系列优质、高产、兼抗多抗、抗旱节水等小麦优良新品种,在品种推广、单产提升以及总产量增加等方面世界领先。目前,全世界小麦年种植面积在30~33亿亩之间,总产达到7.0~7.8亿吨。我国作为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种植面积3.5亿亩,总产连续8年超过1.3亿吨。我国小麦口粮自给率达100%,种子的自主率同样达到100%,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种没有捷径可走。迈向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我国仍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优异资源、培育重大自主品种并实现产业化;创新高效精准栽培科技、提升新一代育种技术、集成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并加强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提升种业创新条件能力、转型升级数字化小麦产业,用科技支撑小麦产业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编辑:邱春     审核:邹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