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出版情况介绍 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

2022-11-27 04: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11***21 读后感 2016-02-19 08:18:44 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

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

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

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

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

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

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

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

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

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

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

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

(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

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

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

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

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

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

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

(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

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

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

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书笔记

兑斯在《十九文学主流》中说道:“即使是席勒这位在作家中最富治感和历史感的作家,当他似乎最致力于历史和政治的时候,也还是相当抽象、唯心地从事创作。

”[1]席勒后期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改造世界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道德律令”,他晚年的作品常用勇敢、善良、公德等抽象概念来塑造他心目中的“英雄”。

康德就创作中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曾经与席勒发生过激烈争论,他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指出:“莎士比亚不是使这种愿望从内部迸发,而是通过外来机缘把它激活起来”[2]。

康德对莎士比亚的推崇体现了他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创作原则。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这两个概念出现在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伦敦),同年5月18日恩格斯也写了一封致拉萨尔的信,这两封信都是应拉萨尔的要求,回信评价他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

这两封信被认为是马恩最重要的现实主义文献,恩格斯在信中第一次把“现实主义”这个术语运用于文艺领域。

马恩分别在信中说道:“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3]、“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4]马恩的批评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拉萨尔误解了历史的客观进程,没有看到农民和城市革命者的代表所取的历史作用,而把改造世界的力量归结在完美人性的化身——济金根等人身上;二、人物太抽象,济金根等人成为拉萨尔个人道德理想的直接化身,恩格斯认为应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实现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结合——塑造典型人物;三、缺乏细节描写,拉萨尔由于对席勒的偏爱造成“有些地方过多地让人物回忆自己”,希望拉萨尔在作品中多一些现实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提供一个“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恩格斯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了思想倾向和真实再现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必须实现“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之“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

  这两封信首见于1921年德文版斐迪南•拉萨尔《书信文稿遗集》第三卷,此前梅林在《席勒和伟大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中提到过这两个概念,据梅林解释:是因为马恩的兴趣所致,他们不太喜欢席勒,而喜欢莎士比亚。

俄文版出版于1925年,卢那察尔斯基在《马克思论艺术》中利用列宁的“反映论”对这两个概念作了阐释,认为“席勒式”是一种图解式的艺术创作手法,“作者先从理论上研究某个时代,为自己总结出这个时代的某些原则,然后设计与此相适应的人物”[5],而莎士比亚的创作则体现了现实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他在《卢那察尔斯基论戏剧》一书中希望作家能够全面地、有说服力地反映我们今天的生活。

卢卡奇在《19世纪的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对这两封信进行了专门讨论,他认为马恩在美学上的现实主义态度与其一般世界观和政治倾向紧密相联的:“马克思在这里极其慎重地、完全是在美学讨论的框架内,指出了拉萨尔的抽象说教的唯心主义与他政治上的机会主义的联系。

”[6]卢卡奇指出用莎士比亚来反对席勒,是因为拉萨尔“由于他的出发观点,使他不能把形象和情节中的一般和特殊的统一理解为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个人的命运和阶级历史命运的统一。

”[7]卢卡奇还对马恩的话作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是用莎士比亚戏剧来反对拉萨尔所坚持的黑格尔式的“头脚倒立”的悲剧观,使悲剧问题社会历史化。

关于悲剧观,英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戴维•莱恩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他引用了杰姆逊的原话:“济金根的性格特点没有典型地反映真实的历史困境,剧中的情势没有给人提供一个关于那一时期活动着的各种力量的真正模式”,指出拉萨尔错在“把一种客观的‘悲剧’当作个别现象来对待”[8]。

相比于莱恩,卢卡奇的理解具有明确的无产阶级政治倾向,认为“席勒式”历史剧标志着对资产阶级革命问题的纯粹资产阶级理解。

  马恩这两封信在20年代初期就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了解,最早的介绍性译文出现在北新书局1925年8月出版的《未名丛刊》之一《苏俄的文艺论争》,译者任国桢。

该书收入了三篇文章,其中一篇《认识生活的艺术与今代》提到了这两个概念。

最早的原文翻译则出现在1935年11月1日上海出版的 《文艺群众》第二期,抗战期间欧阳凡海根据日文重译,并收入他本人编译的《马恩科学的文学论》(桂林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11月版)  瞿秋白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1932年)一文中,较早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他认为:马恩提倡“莎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式”是希望文学能够揭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而不要只是写主观化的演说;瞿秋白所说的主观化和现实主义有着特定的内涵:“主观主义的理想化——极端的曲解客观的阶级斗争的过程”“现实主义——暴露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的”;[9]瞿秋白还认为恩格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提法涉及了“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认为作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可以揭示阶级斗争的真相,再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周扬等人编选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则把这两个概念放在“文艺的倾向性”条目之下(该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讲话》的发表),周扬和瞿秋白在强调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结合的同时,突出了思想倾向问题,周扬后来发表的一篇报告还认为“莎”、“席”问题与《讲话》体现了共同的文艺准则——政治性和真实性的完全一致(详见《文艺报》1956年第2期)。

显然,他们的观点比较注重发掘这两个概念的政治内涵。

杨柄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创立了科学的文艺理论》一文中则直接指出了这两个概念的政治倾向,认为马恩的目的是要求“文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而信中提到的典型“指的是革命斗争中工人”(杨柄在其另一篇文章中还探讨了“莎”、“席”和“两结合”的理论联系)。

吴元迈在另一篇文章中认为:马恩其实是希望作家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指导科学地反映历史进程,并且认为恩格斯“完美融合”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先导。

  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则代表着另外一种看法,强调生动鲜明的反映现实,反对从抽象的公式概念出发从事创作,这种看法倾向于从纯文艺的角度探讨问题。

他在一篇题为《马克思、恩格斯论典型五封信》的论文中对这两个概念做了深入地探讨,认为马恩指出这两个概念,实质是“文艺是否要反映现实,走现实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10]他还联系德语原文指出:马恩不满意济金根的形象特征,是为了强调“典型人物必具有生动鲜明的个性”。

陆梅林在《体系和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初探》一文中认为:马恩提出“莎”和“席”这两个概念尖锐地批评了把剧本变成图解观念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强调文艺创作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塑造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

陆梅林虽然也提到了“思想性”问题。

但他特别指出“现实主义必须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否则就不成其为艺术”。

[11]吕德申、张少康在其合写的文章中则认为:把席勒和莎士比亚相对比,席勒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和现实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化。

吕张在文中特别强调了“真实性”,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文艺才可能是现实主义的。

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则包容了上述两种基本看法,《原理》既提到了这两个概念“反公式化”的意义,也谈到它们和文学的认识、教育作用之间的关系。

此外,1995年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则认为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问题的提出,是关于艺术把握世界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文学的基本原理》也认为“莎”、“席”概念涉及了艺术思维问题,这本教材还把这一问题和“倾向性”联系起来,认为通过形象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是文学的特殊性能。

求邓小平文选的读书笔记,3000字左右,[email protected]

【范文】:邓小平的社义观——《邓小平文选三卷读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也是邓小平新的社会主义观的理论表现。

深入研究邓小平新的社会主义观,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必须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

  一、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实质上是一个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

它既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赖以确立的思想基础,又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是对还是错

自从70年末80年代初以来,国内和国外不断有人提出非议,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社会主义。

那么邓小平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基本观点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1页。

以下引文凡属此卷者只注页码。

)为什么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至少谈了以下五点理由:(1)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6)(2)不搞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不了,独立不了,国际上就没有中国的地位。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

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11页)(3)不搞社会主义,中国稳定不了,四个现现代化也就实现不了。

邓小平说,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了不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肯定会有动乱”,(344页)另一方面还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229页)因此,“中国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

(229)(4)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

邓小平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落后国家,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64页)“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

(208页)(5)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其中之一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377页)正由于这样,所以邓小平的结论是:“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

”(116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

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

”(320-321页)  其次是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转入了低潮。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就成了全世界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382-383页)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原理。

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同其他社会一样,在其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出现“严重曲折”乃至“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383页)因此,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

他再次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次是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生活水平暂时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

邓小平向来不同意“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笼统说法。

他认为:“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低,但不是样样都落后。

”(358页)邓小平不止一次谈到“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的问题。

他说:“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

”(94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这种“小国”的地位呢

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是由于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

当然不是

在邓小平看来,这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历史的积淀。

他在谈到中国近代以来为什么没有对世界作出应有贡献时说:“这首先同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有关,也与历代反动政府的腐败有关。

”(267页)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64)“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

”(63页)第二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一方面,“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73页)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其他错误”,主要是“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得“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同上)第三是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379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水平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

”(10页)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只有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的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

”(256页)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我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模式。

  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本质。

应该说,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作出质的规定性,而往往是从某一方面来规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例如,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方面把共产主义规定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马恩选集》第1卷第265页)恩格斯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推导出社会主义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同上第3卷第322页)列宁曾经从阶级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7卷第272页)邓小平的理论贡献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3页)人们在理解和实际操作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五句话的过程中,提出一个怎样看待公有制的问题。

有人说,所有制也同经济运作过程中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

因此,他们断言,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任何一个社会的生产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力。

离开生产力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是错误的;同样地,离开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去抽象谈论生产力,也是错误的。

而且,它也直接违背了邓小平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邓小平在判断特区姓“社”不姓“资”时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公有制,二是国家政权。

他说“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373页)可见,对于社会主义来就,公有制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逻辑学的观点说,任何一种事物质的规定性,都是由两层属性构成的:一是本质属性,二是特有或固有属性。

比较而言,前者较抽象,较深沉,较难量度;后者较具体,较浅现,较易量度。

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也是这样的。

邓小平概括的五句话,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它是一种深层次、贯穿于社会主义过程始未的稳定的质的规定性。

而诸如公有制之类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东西,是属于它的特有或固有属性,是第二层次的、规定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基本形态的一种质的规定性。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把这种第二层次的质的规定性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第二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

”(《马恩选集》第1卷第77页)所以他们在概括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时,首先着眼于经济关系。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马恩全集》第37卷第433页)邓小平也是这样的,他在阐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从来就没有抛开所有制这一基本的经济关系,相反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

如,1985年3月,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11页)1985年8月,他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又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138页)同年9月,他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宣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它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142页)邓小平始终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视为“基本点”,并把它同共同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

”(149页)这就充分说明了公有制也同共同富裕一样,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364页)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多次提到改革的成败问题。

邓小平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111页)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邓小平认为,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公有制。

”(110、91页)  第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模式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总是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具体体制即社会主义模式混同起来。

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区别开来。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70页)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不能变的,改革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自我完善。

”(142页)对于社会主义的模式,邓小平则认为应该是多样的和可变的。

他曾经多次谈到不能搬用别国模式的问题。

他强调指出,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

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292页)  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另一个突出的理论贡献,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降了格,从原来人们认为是第二层次降为第三层次,即把人们认为是从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降为具体体制的范畴。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邓小平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

”(364页)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03、373页)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计划经济和市场本身并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问题,它们的社会制度的属性是由利用它们的主体来决定的。

如果它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就是资本主义的;如果它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的。

因此,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48页)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是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解决的课题。

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

”(117页)应该说,这是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

这一核心思想的展开,就构成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在这里,我把邓小平的基本思路归结为“三点一线”,即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两手抓和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的社会。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63页)可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却不是这样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主要出在“我们在一个很长时期里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137页)因此,邓小平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和阐明:“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63页)“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考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思路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必须解决与之相关联的四个问题。

  ——必须解决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

邓小平说:“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11页)“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

”(272页)邓小平认为,解决工作重点转移的实质,是解决政治路线问题。

他说:“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

”(64页)  ——必须解决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条件问题。

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工作重点的顺利转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10页)对于这两个条件,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努力争取。

邓小平根据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104页)并相应地调整了我们的内外政策,与此同时,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关键是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86、284页)所以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对于历史问题要宜粗不宜细,在改革问题上,“不分派”,“不争论”,(209、374页)凡此种种都是为了稳定大局,“稳定压倒一切”。

(331页)  ——必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及其趋势,反复思考,精心设计,逐渐形成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8年,他在《要吸收国际的经验》一文中说:“改革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

第一步是达到温饱水平,已经提前实现了。

第三步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还有十二年时间,看来可以实现。

第二步是下个世纪再花五十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很不容易的。

关键是本世纪内的最后十年,要为下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

”(266-267页)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不行,“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

”(375页)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377页)他在总结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经验之后,形成并提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台阶”论。

他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

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375、377页)  ——必须解决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政策问题。

  在依靠什么途径和办法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许多设想和主张,作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决策,归纳起来最基本的是两条:“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17页)他说:“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

”“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149、256页)与此同时,邓小平认为,要使“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77页)因此他认定,“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只有“靠科学才有希望。

”(183、377-378页)  第二点: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

”(237页)改革开放是邓小平考虑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的第二个凝结点。

如果说,第一个凝结点的展开,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即“以建设为中心”,那么第二个凝结点的阐发开来,就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上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认为,“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138、327页)。

邓小平又指出,我们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会带进一些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

因此,“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79页)还在党的十三大的前夕,邓小平就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确立起来了。

他在《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一文里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

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是互相依存的。

”(248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改革性的变革。

”(135页)然而人们在如何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提出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问题上,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和差异。

但是,不承认改革具有革命性质是不对的。

否则,就不能深刻理解我们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的广度、深度、难度和力度。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邓小平赋予改革以革命性质的三层含义:一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70页)改革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常常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二是从根据改变旧体制上说,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改革又是:“全方位”的全面改革”,所以它“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践,是一场革命”。

(156页)三是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转换上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界限”“这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和政策。

”(157页)“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269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折。

  第三点: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虽然邓小平常说,我们的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113页)或者说,叫做“摸着石头过河”。

但不能因此而断言,邓小平的心目中没有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

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没有改革的总体设计兰图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不是邓小平一再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论点,我们党的十四大就不可能达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识,我们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也不可能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我们党正是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和主张,才逐渐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凸现了它的两大特点,一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二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四点: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问题,把重点论和两点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

例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27页)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248页)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54页)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314页)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378页)等等。

  邓小平认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

”(154)“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也是不行的,“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

(306页)所以必须“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

(378页)邓小平认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是个方法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还在1985年,邓小平就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144页)1986年,他又一次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

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

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154页)直到1992年的南巡谈话,他仍然坚持搞社会主义必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基本方针,并把它提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

他说:“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指亚洲‘四小龙——引者注),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8页)

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一)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

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

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

跨专业考研 历史类

答: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专业考研顾名思义,这个经常出现的词汇中,重要的是跨专业。

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

著名哲学家及其主要著作

毛泽东喜欢读的书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

孜孜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

就哲学来说,不但读基本原理,也读中外哲学思想史,还读逻辑学、美学、宗教哲学等等。

代表中国几个佛教宗派的经典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他都读过一些。

基督教的《圣经》,他也读过。

作为一位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的个人藏书是相当丰富的。

据长期给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的逄先知回忆,一九六六年夏,毛泽东的藏书已达几万册。

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鲁迅的全集以外,一些著名类书和丛书,如《永乐大典》(部分,影印本)、《四部备要》、《万有文库》(部分)、《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各种世界名著翻译丛书等等,基本上配齐了,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又适合他需要的个人藏书室。

毛泽东跟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休息室里,北京郊外住过的地方……都放着书。

每次外出也带着书,在外地还要借一些书。

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毛泽东的才能和智慧,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换取来的!它是毛泽东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也是毛泽东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结出的硕果。

毛泽东所读过的书籍浩瀚如星海,要涉及毛泽东读书的各个方面,不是区区一篇短文所能及的。

这里着重谈谈毛泽东读马列著作和中国文史书的情况。

毛泽东从1920年读第一本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起,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阅读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

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章,他读了很多,有的不知读过多少遍。

《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毛泽东熟读成诵;他读马列著作的特点是,有重点地读,认真反复地读,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地读。

在马恩列斯的著作中,毛泽东尤其喜欢读列宁的著作。

在列宁的著作中,《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及后来出版的《哲学笔记》等著作,又是毛泽东读得最多的(当然不仅是这些)。

根据在延安时期给毛泽东管理过图书的史敬棠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常读《两个策略》和《“左派”幼稚病》,在这两本书上写了很多批语,写有某年某月“初读”、某年某月“二读”、某年某月“三读”的字样。

当年经毛泽东阅读、圈划并作批语的马列著作,现保存在毛泽东故居的还有,《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理论与策略》《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等。

保存下来的虽然不多,但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如何把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到中国革命实际,如何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的某些思考。

全国解放后,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1954年,毛泽东又一次阅读《资本论》,以后又多次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经济学经典著作。

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出现了一种否定商品生产的极左观点。

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说服持这种观点的人,毛泽东下功夫研究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这个小册子,毛泽东读了许多遍,据逄先知回忆,他看到的经毛泽东批注的就有四个本子。

作为一位长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在身体力行地刻苦研读马列著作的同时,还非常重视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广大干部,大力提倡干部要读马列著作。

在延安整风时期,为了清算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他亲自规定高极干部要学习《“左派”幼稚病》和其他几本马列主义的哲学和经济学著作。

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上又特别提出要读五本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和《联共党史》。

1963年,毛泽东又提出学习三十本马列著作的意见。

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读中国文史书可概括为“古籍新解,古为今用”。

中国古书,从经史子集到俾官小说,几乎是无所不读。

为了开启疯僧那种对中国古籍只知道《三字经》的人之心智,这里稍微列举一下毛泽东读过的古书(当然很不全面):《四部备要》、《二十四史》、《智囊》、《笑林广记》、《资治通鉴》、《容斋随笔》、《笔记小说大观》、、、、、、毛泽东从阅读的大量古籍中,批判地吸取和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毛泽东读古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阅读和解释中国古书的内容(古籍新解);二是吸取古书的精华,有的还赋予新的含义为现实服务(古为今用)。

毛泽东对于中国古书中一切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都是很有兴致阅读并加以肯定的。

例如,他在读完白居易《琵琶行》之后,带着感情写下这样的评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

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

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其然岂其然乎

”他对蒲松龄的《小谢》也写过类似评语:“一篇好文章。

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的和平等的。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和其他古籍,写了不少关于战略战术的评语。

如对《智囊》中记载唐太宗用兵之道的评语:“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其他还有如“先退后进”、“中间突破”、“有强大的战斗后备队”、“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胡柳岥正面突破不成,乃从东向南打大迂回,乘虚而入,卒以成功”、“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侍机灭敌”,等等。

在读中国古书中,毛泽东对凡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具有革新思想和革命精神的人物,都给以程度不同的肯定评价。

他很推崇和赞赏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唐朝中期实行改革的“二王”、“八司马”明朝那位大胆揭露假道学的李卓吾、清朝地主阶级的改革派魏源、龚定庵、林则徐,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毛泽东都很爱读他们的著作和传记。

据逄先知回忆,康有为的《新伪学考证》和《孔子改制考》,章太炎的《驳康有为书》,邹容的《革命军》,他是经常要看的。

通过长期的学习,毛泽东能够随时自如地引用古书中的文章、诗句和典故,或者说明一个政治思想原则问题,或者阐述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或者论证一个军事思想,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实事求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这无罪,闻者足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人唯贤”、“百家争鸣”等等,这些言简意赅的古语,被毛泽东发掘出来,为群众所掌握,有的成为我们党所遵循的思想路线,有些成为党内组织生活原则,有些则是党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方针或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方法。

对于毛泽东通过博览群书积累的渊博学问和丰富知识,凡是与毛泽东作过长谈的人,包括外国的一些学者、记者和政界人士,都是表示钦佩的。

通过对毛泽东读书生活的粗浅了解,回过头来再看看疯疯颠颠僧的言论——“不知数学有没有去中南海参观过毛泽东的住处

那满屋半床堆的是马列的书呢还是堆满了中国古代帝皇的书籍

”、“数学说中国古代皇帝没有著作理论,那毛主席看的是什么古籍呢

不可能是三字经吧”、“我一个小百姓家的马、恩、列的书,比他的多。

”是不是无知、狂妄而阴森

是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毛泽东读不读马列的书

古书是不是只有《三字经》

“中国古代帝王的理论著作”又在哪里

疯僧的马、恩、列的书是不是比毛泽东多

够了,相信各位会有自己一个正确的判断。

轻松一刻,就让我们在此和疯僧这个家伙告别吧。

附记: 这里有一个书目,是1959年12月30日毛泽东外出前指名要带走的书籍。

是从逄先知的笔记本里照录下来的,网友可以从中见毛泽东博览群书之一斑。

10月23日 主席今天外出,要带走一大批书,种类很多,包括的范围很广。

他指示要以下一些: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主要著作,诸如:《资本论》、《马恩文选》(两卷集)、《工资、价格和利润》、《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马恩通信集》、《列宁文选》(两卷集)、《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推两步》《做什么》、《什么是“人民之友

》、《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列宁主义基础》、《列宁主义基础》、《列宁主义问题》、《联共党史》。

《毛泽东选集》全部。

普列汉诺夫:《史的一元论》、《艺术论》。

黑格尔的著作。

费尔巴哈的著作。

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份)》。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荀子》、《韩非子》、《论衡》、《张氏全书》(张载)、关于《老子》的书十种。

《逻辑学论文选集》(科学院编)。

耶方斯和穆勒的名学(严译从书本)。

米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尤金等:《辩证法唯物论概要》。

艾思奇:《大众哲学》及其他著作。

杨献珍的哲学著作。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

河上肇:《政治经济学大纲》。

从古典经济学家到庸俗经济学家的一些主要著作。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选集。

《六祖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法华经》、《大涅盘经》。

《二十四史》(大字本,全部)。

标点本《史记》、《资治通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

赵翼:《二十四史札记》。

西洋史(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日本史。

《昭明文选》、《古诗源》、《元人小令集》、唐宋元明清《五朝诗别裁》、《词律》、笔记小说(自宋以来主要著作,如《容斋随笔》、《梦溪笔谈》等)。

朱熹:《楚词集注》、《屈宋古音义》。

王夫之关于哲学和历史方面的著作。

《古文辞类籑》、《六朝文 》。

《鲁迅全集》(包括鲁迅译文集)、《海上述林》。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

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书籍。

技术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书籍(如讲透平、锅炉等)。

苏联一学者给主席的信(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

郭沫若:《十批判书》、《青铜时代》、《金文丛考》。

字帖和字画。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展开全文 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热门搜索 马恩选集第一卷读后感 马恩选集第三卷读后感 马恩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马恩文集第4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八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40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 读马恩文集第六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相关语录 马恩选集第一卷读后感 马恩选集第三卷读后感 马恩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马恩文集第4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八卷读后感 马恩全集第22卷读后感 最新发布语录句子 读《爱丽丝漫游奇镜记》有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西游记》读书征文500字_500字读后感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300字_300字读后感 《怎样对付一只鹰》读后感300字_300字读后感 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350字_300字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350字_简爱读后感

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