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雪村战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饮弹牺牲 悲壮的雪村战斗

悲壮的雪村战斗

2024-07-02 1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初夏时节,笔者怀着十分沉重和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肃宁县窝北镇雪村战斗烈士墓地,祭奠为争取民族解放,为抗击日本侵略军而英勇献身、长眠于此的英灵,追寻发生在这里的那段悲壮的突围战斗,缅怀革命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事迹,告慰那些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牺牲的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

雪村见证日军罪恶

  从踏上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雪村”,沿着雪村突围的路线寻觅,我的心,就像这广袤大地上的层层麦浪,逶迤起伏;又如同这波澜不惊的滹沱河之水,流淌在历史的深处。

  1942年,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和太平洋战争的深入,使穷兵黩武的日本侵略军兵员匮乏,财力枯竭。为挽救危局,日军企图以富庶的冀中作为其后方供给基地。于是调集5万余兵力,由华北派遣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直接指挥,对冀中腹地开始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形势骤转直下,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在反“扫荡”斗争中,冀中八分区首当其冲成为敌人“扫荡”突击的重点。

  遵照上级指示,冀中军区各主力部队大多跳到外线作战,敌之“扫荡”基本扑空。冀中军区第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率分区机关和所属二十三团二营本已转移到任(丘)、河(间)、大(城)地区,为寻找在饶阳遭受严重损失又失去联系的所属三十团,于6月初返回中心区,驻献县泥马头一带,并与于6月7日进驻雪村。部队立足未稳,就频频接到敌情急报,敌人从梁家村、肃宁县城、献县臧桥、饶阳方向以数倍于我之兵力向雪村压来,敌人依仗其数量(我约六七百人,敌有4000人)和装备(我无重火器,轻、重机枪也很少,且弹药奇缺)上的绝对优势,精心摆下了一个四面包围的“铁桶阵”,妄图“围剿”第八分区于雪村。

  6月8日拂晓,敌人以步、骑、炮、坦诸兵种配合,向雪村展开猛烈进攻,雪村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见情况紧急,立即率领分区机关和部队且战且走,向河(间)肃(宁)路北突围。从6月8日拂晓到黄昏,战斗的硝烟一刻都没有停止。激战的枪炮声、飞机的呼啸声、子牙河的咆哮声以及人喊马嘶声,构成了一个最为残酷的战争场面。司令员常德善抓过一挺机枪,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八路军将士在司令员的带领下,以勇猛无畏的英雄气概,在雪村村北的开阔地上、沟渠中,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杀,许多战士赤膊上阵,挥舞着大刀,扑向敌人;将士们冒着敌人的四面围堵,呼啸轰爆的炮火,奋勇冲杀,一批又一批战士倒下,八路军将士毫不畏惧,仍然浴血奋战。由于地形开阔,敌骑兵和车子队从两侧迂回侧击堵击,常司令员的右脚、左手多处受伤,仍用肩膀顶住机枪继续射击,突围至河肃路以北张庄村一带,身中20多弹,壮烈牺牲。政委王远音身负重伤,饮弹自尽。三十团政委汪威、副团长肖治国、总支书记沈笑天、二十三团二营长邱福和、分区侦查股长杨克夫等为国捐躯。三十团警卫连,都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也全部以身殉国。

  黄昏,战斗基本结束,当地村区干部和群众,冒着敌人连续“清剿”“扫荡”的危险,连夜打扫战场,收容失散人员,掩埋烈士遗体,掩护救治伤员,免遭敌人第二天挨村挨户搜查时的损失。有个老百姓找出个棺材,为常司令员收尸并掩埋。但汉奸告密,头晚上埋的,第二天一早县城里的敌人就出来了。他们把尸体挖出来,把头砍去,挂在河间城门上,挂了很长时间,都只剩骨头了。

  雪村见证了日军的暴行和罪恶,也见证了广大指战员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抗日英烈们英雄事迹流芳百世,永远使人怀念。

可歌可泣的不朽英魂

  追寻着当年八路军将士血战雪村的战场遗址,带着满心的虔诚,来到当年八分区众将士血染疆场的地方。当敌人向雪村发动进攻时,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带着部队向村北往外冲,在村东北角,有个破砖窑,常司令在这里先用机枪,又使三八大盖,又使驳壳枪轮番向敌人射击,然后率部突围越过河肃路,就是在这个路段,由于地形开阔,敌人的骑兵轮番冲击,密集的炮火将这里染成了“红色”。将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一批一批倒下,又一批一批往前冲……

  雪村的可歌可泣,雪村的彪炳史册,让我深刻领悟了伟大的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即使惨遭重大的牺牲,也不可能阻挡八路军将士勇往直前的步伐。

  在雪村突围的开阔地上,现在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浪翻滚,丰收在望,因为这里曾经用烈士的鲜血浇灌。我绕着麦田一遍一遍地走着,一次一次地心潮涌动。用鲜血染成的红色是先辈们的颜色,鲜红的颜色渗入了八路军将士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并根植于我们的骨髓,滚烫着我们的血液。

  雪村战斗是八分区组建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战。八分区指战员在敌我兵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一整天,司令员常德善全身20多处受伤,仍然用肩膀顶住机枪向敌人扫射,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政委王远音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为了不被鬼子抓住,饮弹自尽,壮烈牺牲。

  常德善是山东峄县(今江苏省邳州市)人,家庭贫苦,两岁时父母双亲即去世,从六七岁开始就给人家放猪放牛。1929年17岁时参加红军。开始给关向应当勤务员,后当警卫员。继而在警卫团升任排长、连长、团长等职,作战机智勇敢。贺龙曾说:“在湘鄂西转战时,一次常德善把我背扶出来,把余秋里扛出来。常德善身挂重彩,身上带着三颗子弹,打起仗来非常骁勇,真可谓没有常德善,就没有余秋里和我贺龙。”长征中,常德善任红六师参谋长,担任阻击敌人追击并掩护主力前进的任务,立下不朽战功。1939年随八路军一二○师到冀中,在平息柴恩波部叛变中战绩卓著。任八军分区司令员后,在历次反“扫荡”和任河大战役、青大战役中,都以机智果断的指挥,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在八分区干部战士中,享有极高的威望。2014年9月,入选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王远音是山西省五台县人,七七事变前,是北平的中学生,一二九运动中的骨干,地下共产党员。抗战爆发后,参加组织北平西山游击队,后到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任政治部副主任。精明干练,善讲善写,是当时人民军队中优秀的知识分子干部。2014年9月,入选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三十团政委汪威,是经过长征的优秀红军干部,曾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任政治科长。雪村战斗中,他指挥三十团警卫连(又称青年连,全部是16岁至20岁的青少年),与敌顽强拼搏,全连壮烈牺牲。副团长肖治国、总支书记沈笑天,二十三团二营营长邱福和,分区侦察股长杨克夫等,均在战斗中顽强作战,英勇牺牲。分区教育股长赵庚林,在河肃路上指挥部队掩护分区突围时,双腿负伤,仍奋力爬出重围。分区电台和机要股的同志,在“人在电台在”“誓死保住党和军队机密”的坚强信念下,不顾生命危险,在部队和敌人已经形成交错混战的紧急关头,烧毁密码本,把收发报机和二三十公斤重的手摇马达,背离危险区,分散坚壁,第二天取回,未遭丝毫损失,但电台分队长关福才、政治指导员赵宪彬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报务主任庞树楷、报务员张冠儒、摇机员小高等同志,为保护电台英勇献身。

  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每一位英雄都值得仰望。雪村战斗的悲壮与残酷,只有踏上这片洒满了烈士热血的土地,才能切身感受到铁血将士铁一般的信仰信念,才能有沉重的历史感,产生崇高的使命感!

  雪村之战,第八军分区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没有失败,反而由此开始走出低谷,愈挫愈奋,愈战愈勇,不断迎来曙光,走向胜利。当时突围出来的科、股长、基层干部以至普通战士,有的还带着伤,只要能行动,都自动联络失散人员,不分建制单位自动组织起来,昼伏夜行,躲开敌人“清剿”,不避千难万险,越过敌人重重封锁线,千方百计寻找部队。很快又集结编起了三个大队三四百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二十三团、三十团及分区直属队的失散人员。第八军分区部队创造出交通破击战,开展地道战、地雷战,组成武工队插入敌人心脏,克据点、拔炮楼,发起青纱帐攻势等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直到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

立碑建园昭示后人

  雪村战斗已过去了75年,雪村战斗的时钟指针虽然早已凝固,但烈士们的英雄壮举无时不在警示着后人——胜利来之不易。在掩埋烈士遗体的地方早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附近的乡亲和学生前来扫墓,祭奠英烈。2009年4月,肃宁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为在雪村突围战中牺牲的冀中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等众烈士立碑建园,供后人永远凭吊。

  雪村战斗烈士墓园位于窝北镇,墓园坐北朝南,墓呈梯形,南北44.18米,东西33.25米,四周用铁栏杆围护。南北两面,上边长26.97米,下底长29.64米。东西两面上边10.20米,下底12.82米。墓高2.60米。整个墓表面均镶黑色大理石。墓南面墙上刻有“雪村战斗烈士墓”七个烫金大字,右下角落款“中共肃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敬立。”南面为广场,广场东西长33.25米,南北宽20.58米。广场与墓之间为二层台阶的平台,东西长33.25米,宽3.40米,平台背面为梯形烈士墓,墓前平台上竖立烈士纪念碑,碑高2.5米,宽0.8米。碑的正面刻有“抗日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阴为“雪村突围战烈士纪念碑记”。瞻仰着巍然耸立的石碑,凝视着历尽沧桑的碑刻,抚摸着浸染鲜血的记述,倾听着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段用血肉铸成的不朽传奇,那幅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历史画卷,胸中热血不由得因八路军将士用生命铸就的壮举而澎湃激荡!

  烈士墓园建成后,肃宁县委、县政府以褒扬革命先烈、激励教育后人、弘扬先进文化为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优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16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三个“烈士公祭日”,也是肃宁解放72周年纪念日,肃宁县在烈士陵园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县委书记戴树胜在烈士公祭仪式上宣读祭文,回顾了战争年代,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400多名革命战士将英灵永远留在了肃宁这块热土上,1500多名肃宁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先烈们用不畏牺牲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全县人民一定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弘扬他们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把缅怀革命先烈的热情化作加快肃宁发展的巨大动力,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肃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孙福军(系沧州军分区军志办主任、沧县武装部原政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