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怎么读,龘靐齉爩龘靐齉齾爩麤灪龖怎么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饕餮怎么读 饕餮怎么读,龘靐齉爩龘靐齉齾爩麤灪龖怎么读

饕餮怎么读,龘靐齉爩龘靐齉齾爩麤灪龖怎么读

2023-04-07 19: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展开 ...收起

拼音: tāo tiè

意思: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魏书·桓玄传》:“娶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清 唐孙华 《发粟行》:“竟使官糈饫饕餮,诏书挂壁徒空文。”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

3、特指贪食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古代四大凶兽:

1、混沌

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混沌是像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2、梼杌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3、穷奇

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4、饕餮

传说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山海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亦有传说为“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 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展开 ...收起

tāotiè。

饕餮,汉语词汇,读音为tāotiè。“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而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扩展资料:

人们常说的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被认为描绘的是饕餮的兽面。这种纹饰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

饕餮纹,是以正视兽类的颜面为主要构图,左右相对称;为的对称,在带身躯时左右也各有一个。颜面为天然对称的图形。因为颜面为无声的语言,不仅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在颜面上显露,而庄严、威武、仁慈、凶恶、阴险、神秘等态度,也莫不显露在颜面上。

...展开 ...收起

饕字拆开的字有:口,丂,号,一,虎,七,几,厂,八,良,日,艮,食,号,虍。

饕,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tāo,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饕的基本含义为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比喻凶恶贪婪的人;喻贪吃的人;引申含义为贪财,贪食,如老饕。饕字开头的组词:饕饕、饕戾、饕餮。

饕字结尾的组词:老饕、饕饕。饕字的成语组词:饕口馋舌、饕风虐雪、饕餮盛宴、饕餮之徒、雪虐冰饕、雪虐风饕、风饕雪虐。同音字有夲、叨、弢、涛、绦、掏、焘、绦、詜、慆、掏、滔 、幍、 嫍、槄、瑫、韬、飸、縚、绦、轁、涛、謟、鞱、韬、饕。

饕餮,读音tāo 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传说中的一种贪吃的怪物。

...展开 ...收起

“饕餮”读:【tāo tiè 】,拼音是:【tāo tiè】

饕餮【tāo tiè 】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造句:扭曲的身影,企望太阳光来赐予正直,那是徒劳的,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展开 ...收起

读音:tāo tiè。

tāo:声母:t,韵母:ao,声调:第一声。

tiè:声母:t,介母:i,韵母:e,声调:第四声。

饕餮 [ tāo tiè ]

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鼎彝等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2、比喻凶恶贪婪的人。

3、比喻贪吃的人。

引证: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近义词:贪馋、馋嘴。

反义词:节约、节食。

笔顺

扩展资料:

一、贪馋 [ tān chán ]。

释义:

1、贪图财利。

2、犹贪迷。不知满足。

3、犹贪嘴。

引证:叶圣陶《招魂》:“每一回到上海总去吃几餐饭,老实说,第三个原因就为我的贪馋。”

二、馋嘴 [ chán zuǐ ]。

释义:

1、指贪吃。

2、指贪吃的人。

引证:茅盾 《小巫》二:“和他年纪仿佛的少爷也是个馋嘴。”

...展开 ...收起

饕餮拼音:[ tāo tiè ],声母分别是t、t;韵母分别是ao、ie;声调分别是一声和四声。

饕餮的意思: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鼎彝等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出处:”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例句:健身美体误区三、热衷长时间泡温泉、蒸桑拿泡温泉虽好,却并非人人适宜,对于“一面踩雪一面泡湿泉”是不那么科学。此外,糖尿病患者、舟车劳顿的“过劳族”、刚刚饱餐过一顿的“饕餮族”、过量饮酒者、皮肤病患者也要慎入温泉。

饕餮贪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最后把自己都给吃掉了。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展开 ...收起

饕餮的读法是tāo tiè(声母:t,t;韵母:ao,ie;声调:阴平,去声)。

饕餮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引证:《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译文:鼎上刻绘饕餮这样一个的形象,有头没有身体,吃人的时候还没吞下去,就害死自己了。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引证: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3、贪婪地吞食。

引证: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扩展资料

饕餮的近义词:

1、贪馋

释义:贪嘴。

引证:叶圣陶《招魂》:“每一回到上海总去吃几餐饭,老实说,第三个原因就为我的贪馋。”

2、贪嘴

释义:贪吃,嘴馋。

引证: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老天爷也讨厌他们的贪嘴。”

...展开 ...收起

一、饕餮的读音

tāo tiè

二、饕餮的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鼎彝等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2、比喻凶恶贪婪的人。

3、比喻贪吃的人。

三、饕餮的文学作品示例

现代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扩展资料

饕餮的近义词:贪馋、馋嘴。

一、贪馋 [ tān chán ]。

1、贪图财利。

2、贪迷。不知满足。

3、贪嘴。

文学作品示例:孙犁《白洋淀纪事·邢兰》:“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馋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

二、馋嘴 [ chán zuǐ ]。

1、指贪吃。

2、指贪吃的人。

文学作品示例:茅盾 《小巫》二:“和他年纪仿佛的少爷也是个馋嘴。”

广场舞爱情专属权32步分解教学,爱情爱情广场舞 http://www.jhxhjt.com/article/189f2fc96ada9fef18e6038c.html

原创文章,作者:创芝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hxhjt.com/article/1c63c7463fa8854b068a8ce6.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