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BT训练的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飞行员职业认知总结 关于EBT训练的介绍

关于EBT训练的介绍

2023-06-12 00: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广义的循证训练是指基于运行、作风评价和心理测评等多数据源的训练和评估,其特点是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手段以涵盖岗位胜任力的各组成要素。

二、CBTA/EBT/PLM的关系

CBTA是基础理论,从战略层面规定了训练体系建设要基于飞行员内化的能力本质而不是外化的技术表象,为训练目标指明了方向。

EBT是在CBTA的基础上融合循证学理念而发展起来的训练方法论,从战术层面规定了形成训练的良性循环必须依据“实践数据”,并建立数据与能力的映射关系,实事求是的形成闭环管理。

PLM是对CBTA/EBT在中国具体实践下的深化和发展,更加全面地描述了核心胜任力、心理胜任力、作风胜任力三个维度,在体系和方法论上更为完整,符合人学习提升的认知、实践和文化认同的三个层面的要求。

三、EBT训练和实施

EBT核心理念:

(1)以一套规范的“胜任力和行为指标”框架为体系基础和训练目标。该框架是业界专家对于能够提升安全绩效的飞行员胜任力和表现的高度概括,既是整个EBT训练体系的基础,也是训练的目标。通过正确应用这套框架,可以夯实学员的胜任力基础,提升学员“韧性或复原力”能力,更好地应对现实运行环境中的“灰犀牛”(可预测)和“黑天鹅”(不可预测)两类风险。

(2)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符合“成人学习原理”。在课程设计上, EBT遵循“实际体验-观察反思-总结规律-实践应用”的原理。在飞后讲评阶段,强调正向引导,使用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引导式教学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3)数据驱动。首先, EBT中的训练主题的训练频次和训练框架,是基于目前业界最为详实、质量最高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报告为基础而制定的。 EBT也以高质量的训练数据输出为目标,输出的训练数据会成为下一周期 EBT训练的数据来源之一,转化成为训练需求,最终形成闭环。

EBT实施:

方案如下图:

EBT实施中第一天为评价课程。评价阶段包括两个飞行情景,教员应以飞行前的总体布置安排开始,向机组成员提供整个运行飞行计划信息,这有助于增强真实性,并使飞行机组成员有时间融入其所处的环境。在课程的评估阶段,教员一般不会为驾驶员提供任何指示或打断驾驶员的操作动作,而是着重于观察、布置和操纵情景以及在必要时扮演外部人员的角色(空中交通管制、客舱乘务员等),此阶段主要是观察和评估机组的胜任力、收集数据、确定个人的培训需求。评价课程还包括约1.5小时的机动飞行,目的是让机组训练和掌握进行关键机动飞行所需的操作技能,以便按照标准将这些技能保持在规定的熟练水平。一旦驾驶员成功完成机动飞行的关键部分,就达到了目的,对模拟机重新定位、将培训重点放在计划的机动飞行上面。

第二天、第三天教员将根据检查员对机组培训需求的描述进行针对性的定制化学习和提高,根据上一节训练课程确定的“关键胜任力”明确本节训练课的“目标胜任力”,并按需选择适用场景,以提升机组的核心胜任力。

核心胜任力:

核心胜任力对应的行为指标:

讲评:

EBT训练教员对机组使用引导式进行讲评,引导式技巧一种积极的培训方法,该方法以有效的提问、倾听和非评判为特征。该方法对于培养技能和态度、帮助学员提高洞察力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员的理解力方面有显著效果。讲评过程中,主要由学员发言教员倾听,交流中教员应使用中性的肢体语言和中性的思维,通过复述学员的描述和有效的提问来引导学员产生思考,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提升方向。

评分:

检查员/教员在EBT训练中负责“观察-记录-分类-评价”,参考九项行为指标来挖掘机组核心胜任力并对胜任力能力进行评价,根据“对胜任力行为指标展现的频次(how often )、数量(how many ),胜任力展示质量(how well )、以及对安全的影响程度(out-come)”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和观察,对课程中训练、评估和检查对象的9种核心胜任力的整体表现进行分别评分。标准见下表:

EBT训练的核心是基于胜任力目标也是提升胜任力,有了扎实的胜任力航班生产中才能有效的管理威胁和差错,更加从容应对那些见过或没有遇见过的情景,提升飞行员对“灰犀牛”和“黑天鹅”的风险管控能力。

本文由飞行部推荐供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