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措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处方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措施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措施

2024-06-27 0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措施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急性风湿热侵犯心脏后所遗留的慢性心脏病变,目前在我国仍相当多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最为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很少见,肺动脉瓣则更为罕见。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可累及数个瓣膜。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单独二尖瓣病变,约占70%,次之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5%,单独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3%,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则多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存在。风湿热大多在青少年期发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措施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鉴别诊断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表现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检查

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措施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无症状患者来说,一般在很长时间内仍具有一般工作能力,如果一般日常体力活动后没有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可以结婚和生育;对于这类患者,一是要尽量延长无症状期,二是随着疾病的进展,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前者主要有预防和控制风湿活动,比如有咽痛、关节疼痛、感冒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另外可以适当活动但以不觉劳累为度,避免过劳。平时不要摄入过多水分或含水多的食物、饮料、水果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后者则是选择一个适当的手术时机。很早手术,倒是比较安全,但因手术前症状就不重,手术后感觉也就没什么改善;而且如果换机械瓣的话术后要吃抗凝药,要经常抽血化验看抗凝药量是否合适,感觉很麻烦;如果换生物瓣,虽然不需要吃抗凝药,但生物瓣使用年限又有限。手术时间太晚又怕耽误病情。

  那怎么办呢?现在一般看两点:一是有无心衰表现,二是看有无房颤。所谓心衰最容易察觉的表现就是睡觉时不能像平时一样睡一般的枕头就行了,而是需要将枕头垫高甚至半坐半躺才能入睡,否则就会感觉憋气,也有的人睡着后会从睡梦中憋醒。

  所谓房颤,就是心跳特别不齐,有人有心里反复咯噔一下或者突突心慌的感觉,自己摸脉搏忽快忽慢,如果自己拿不准,到医院一查心电图就能明确有无房颤。房颤本身对人没有多大危险,但房颤后心脏里面容易长血栓,而且血栓容易脱落,如果脱落后随血流到了脑子里就会出现偏瘫、失语、半身不遂,脱落到四肢就会四肢发凉、剧痛,严重时只能截肢。如果有心衰和房颤这两种表现就不要再等了,该手术了,此时手术效果比较好,不会耽误病情,也不会太早。

2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

  随着病程发展,风湿小体纤维化变成疤痕组织。风湿性病程发展较为缓慢,一般持续4~6个月,但常反复发作,致使组织损害逐渐加重。风湿热常侵犯心脏引起全心炎,累及心包、心肌及心内膜。风湿热反复发作造成的损害最严重者是心内膜,特别是二尖瓣的心内膜组织。长期反复风湿炎变以及血液湍流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和血小板积聚产生的二尖瓣病变主要有瓣膜交界融合,瓣叶纤维化增厚,腱索及/或乳头肌纤维化缩短、融合和瓣叶钙化。上述病变过程一般历时10~30年,但交界融合和瓣叶纤维化有时仅需2~3年。二尖瓣瓣叶交界融合首先发生在前外交界和后内交界,再逐步向瓣口中央部分延伸。轻度狭窄瓣口直径在1.3cm左右,中度狭窄在0.8~1.2cm,重度狭窄在0.8cm以下。交界融合范围逾长则瓣口狭窄逾严重。轻度狭窄病例,瓣口虽因交界融合而狭小但瓣叶活动度尚好,瓣膜呈隔膜样。重度狭窄病人二尖瓣瓣口口径仅有数毫米,前瓣叶和后瓣叶均有纤维化增厚、缩短甚或钙质沉积。后瓣叶病变往往比前瓣叶更为严重。后瓣叶活动度丧失,前瓣叶尚保留一定的活动度。腱索、乳头肌亦有增厚、粘连、缩短等病变时,瓣叶即被牵拉入左心室,活动受限制,二尖瓣呈漏斗状。除瓣口狭窄外常伴有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病例左心房常扩大肥厚,血液滞留在左心房内,可在心耳内形成血栓。心房颤动的病例血栓形成更为多见。

  由于肺循环血液回流受阻,肺组织长期郁血,可发生间质性水肿和纤维化。肺泡内可有许多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成年人二尖瓣瓣口开张时面积约为4~6cm2,瓣口长度约3.5cm,可容2~3指。当交界融合,瓣口缩小到50%以上亦即瓣口面积小于2.5~3.0cm2时,左心房血液经二尖瓣瓣口流入左心室即开始遇到障碍。瓣口小于2~2.5cm2时,左心房压力即开始升高至2~2.7kPa(15~20mmHg),肺循环血容量增多即开始呈现劳累后气急。瓣口进一步狭小到1.5cm2以下,左心房压力可升高到3.3~4kPa(25~30mmHg),肺毛细血管漏出液即开始进入肺泡,肺底部可出现湿罗音。随着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逐渐肥厚,往往呈现心房颤动。如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致心室率增快,则病人可突然呈现气急、端坐呼吸以至于急性肺水肿。同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体循环血压相应降低,病人感到头晕、乏力、易倦。伴有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狭窄病人由於血液滞留在左心房内,可在心耳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则可引致体循环栓塞。长时期左心房和肺循环压力升高,肺小动脉起初处于痉挛状态,继而管壁增厚,管腔窄小引致梗阻性肺血管病变,同时肺毛细血管膜与肺泡膜界面增厚,漏出液进入肺泡引致的肺水肿反而少见。长期重度二尖瓣狭窄病例,肺动脉压力逐渐升高严重者可达12~16kPa(90~120mmHg)。慢性肺高压促使右心室肥厚,终于出现右心衰竭,呈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下肢水肿等征象。右侧房室环扩大则可引致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

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鉴别诊断

  诊断二尖瓣狭窄一般没有困难。典型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根据病史及体征即可明确诊断。临床表现及心脏体征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极为相似的是左心房粘液瘤。左心房粘液瘤病例的心脏杂音可能随体位变动而改变响度或消失。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心房内肿瘤的云团状回声反射在舒张期进入二尖瓣瓣口或左心室,收缩期时回纳入左心房内,对明确诊断极有价值。考虑作外科手术治疗的二尖瓣狭窄病例,尚需查清是否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它瓣膜是否也有病变以及病变的轻重程度。40岁以上的病例宜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以了解冠状动脉有无梗阻性病变。

4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表现

  由于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射出足够的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收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容易引起以下症状:①呼吸困难;②咳嗽;③咳血,有的还会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临床上常见心脏瓣膜病变如下:

  1.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仅有轻度症状,当有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腱索断裂时症状加重,75%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发生房颤,房颤可增加左心房的压力。左心室容量过大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悸气短的另一重要原因。病变的后期可有肺水肿、咯血和右心衰竭。

  2.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代偿期可无症状,瓣口重度狭窄的病人大多有倦怠、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突然死亡。

  (1)心绞痛 20%~60%的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且疼痛随着年龄和瓣口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心绞痛的出现表明主动脉瓣口狭窄已相当严重。心绞痛可发生于劳累后,也可发生在静息时,表明与劳累和体力活动不一定有关。

  (2)眩晕或晕厥 约30%的病人有眩晕或晕厥发生,其持续时间可短至1分钟长达半小时以上。部分病人伴有阿-斯综合征或心律失常。眩晕或晕厥常发生于劳动后或身体向前弯曲时,有时在静息状态,突然体位改变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时诱发。

  (3)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往往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常伴有疲乏无力与静脉压阵发性升高。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

  (4)猝死 20%~50%的病例可发生猝死,多数病例猝死前可有反复心绞痛或晕厥发作,但亦可为首发症状。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严重的、致命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有关。

  (5)多汗和心悸 此类患者出汗特别多,由于心肌收缩增强和心律失常,患者常感到心悸,多汗常在心悸后出现,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3.三尖瓣狭窄

  三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可因同时存在的二尖瓣狭窄而不甚显著或与二尖瓣狭窄的症状混淆。患者较易疲乏,常诉右上腹不适或胀痛及周身水肿。颈静脉的明显搏动常使患者颈部有一种扑动性不适感。此外,由于胃肠道的淤血,患者常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嗳气等。少数患者还可发生晕厥,周期性发绀或胸骨后不适,可有呼吸困难。

  4.三尖瓣关闭不全

  无肺动脉高压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相对较轻。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时,心输出量降低,右心衰竭症状明显。可表现为乏力,全身水肿,腹腔积液及肝淤血引起的右季肋区和右上腹胀痛。有颈部或腹部静脉搏动感,特别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有时可有眼球搏动,部分患者可有轻度黄疸。许多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病情逐渐发展时,由并发存在的二尖瓣病变所引起的肺瘀血可减轻,但虚弱、乏力及其他心输出量下降症状却变得明显。

  5.联合瓣膜病变

  联合瓣膜病变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同一病因累及2个或2个以上瓣膜,最常见为风湿引起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或其他瓣膜病变;其他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同时侵犯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或肺动脉瓣。

  病变源于1个瓣膜,随着病情发展可影响或累及另一个瓣膜,导致相对性狭窄或关闭不全。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可使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右心室扩大而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种或2种以上病因累及不同瓣膜,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瓣炎。联合瓣膜病变对心功能能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多的瓣膜病变比单个瓣膜病预后更差。手术治疗效果往往较单纯性瓣膜病差。

5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检查

  1.查体

  根据所侵犯的瓣膜的不同,查体时出现相应的体征,晚期则表现为心功能失代偿或并发症的体征。

  (1)心脏普遍增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成比例,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Ⅱ级以上高调,收缩全期杂音,并可有柔和、短促的低调舒张中期杂音;

  (2)双肺底可出现细湿啰音等心力衰竭体征;

  (3)部分有心包摩擦音,可同时伴有胸膜摩擦音;

  (4)关节红、肿胀,活动受限;

  (5)少数患者在躯干或四肢的内侧皮肤可见淡红色环形红斑,中央苍白;在大关节伸侧,尤其是肘、膝及腕关节,枕骨区或胸、腰椎棘突等部位可见2~5mm的皮下小结,无压痛,不与皮肤粘连,可移动;

  (6)儿童可见手足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挤眉弄眼等舞蹈症表现;

  (7)心外的风湿表现:可有胸膜炎、肺炎、腹膜炎、肾炎、脉管炎、脑病等表现。

  2.辅助检查

  (1)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已经是评价各瓣膜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测定心腔大小,心室功能,也可以测定跨瓣膜压差、瓣膜开口面积、肺动脉压力等指标。

  (2)X线检查 可以了解心脏大小和肺部的改变。

  (3)心电图 可明确患者的心律,有无心肌缺血改变,是否合并有心房颤动等。

  (4)心血管造影 对部分年龄大于45岁的病人,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心血管造影检查者可以明确有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