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城市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顺德的发展前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城市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城市篇)

2024-06-23 1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城市印记:广东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深圳、香港、澳门。早在秦汉时期,就成为颇具规模的农渔业民聚居村落。明清时,佛山发展成商贸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镇。如今的佛山市,行政区划面积3797.72平方公里,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5个区,常住人口815.86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新一线城市等荣誉。2020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16.47亿元,工业经济实力排名全国第六。据202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佛山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4位。

“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提起歌曲《男儿当自强》,人们会立刻想起上世纪9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电影《黄飞鸿》。曾几何时,人们提起广东佛山,谈论最多的是以《黄飞鸿》《方世玉》《叶问》为代表的动作电影。如今,佛山制造业名气似乎已超过“黄飞鸿”和“无影脚”。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到近年来的区级大部门制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佛山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有家就有佛山制造”。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从岭南鱼米之乡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佛山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700家,是万亿级城市中罕有的工业占比近六成的制造业城市。美的、格兰仕、碧桂园、顺丰、李宁、海天等知名品牌都是佛山的骄傲。

推进品质革命 打造引领全国制造业的“佛山标准”

盘点2020年,佛山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速从2020年初垂直下滑到年底转负为正,佛山经受住了考验——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各类市场主体增至94万户,2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佛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发展全过程和工作各领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佛山时任市委书记说。

2020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六大工程行动计划。其中,“品质工程”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制定和落实,“品质工程”的核心就是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为此,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佛山“品质工程”暖企三年行动计划,从质量入手,将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企业的所有职能高效整合,聚焦企业面临的痛点难题,精准找问题、靶向解难题,以企业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暖企”行动为抓手,制定22个精准“服务包”,组织“百千万”(百场政策宣讲、千企上门服务、万人专业培训)系列暖企活动。

“干部敢担当,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区委、区政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我们深受鼓舞!”今年1月4日,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在佛山市召开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激动地说。

在2020年企业标准“领跑者”大会上,发布了2020年度第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其中,佛山共有64项企业标准上榜,约占发布企业标准“领跑者”总数的1/7,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佛山市累计企业标准“领跑者”达95项,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佛山标准“领跑”全国的背后,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多年来对高质量、高标准常抓不懈的结果。在佛山标准产品消费品领域,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线上线下7日无理由退货、政府先行赔付、产品质量保险“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保障机制,促进放心消费,让“佛山标准”成为中国制造品质的标杆,让世界共享“佛山制造”品质。

从制造到智造 见证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功夫”

2020年,佛山GDP达10816.47亿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佛山晋升为新一线城市。这优秀成绩单的背后是佛山制造业的有力支撑。

“制造业是佛山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也是佛山经济抵抗风雨的底气所在。”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文海说。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颇具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一直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已经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制造业大城。全世界25%的电饭煲、33%的抽油烟机、43%的热水器、48%的微波炉都产自佛山,各种家电每天从这里发往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和外部贸易环境影响,佛山面临经济转型压力。佛山制造业选择迎难而上,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比如,面对家电行业产能过剩的危机,格兰仕集团在2015年选择了深度转型的差异化之路,加大了在智能制造及其配套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如今,在格兰仕集团总部,随处可见家电智造的一派火热场景。在这里,10多台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化生产线快速运转,8秒钟就生产出一个格兰仕微波炉腔体,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佛山,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工业互联网,生产采用数码化定制、信息化制造、一体化服务、自动化管理等智能制造方式,大大提升了制造和服务的质量,同时从单一的生产转向“生产+服务”,从单一的卖产品转向卖“产品+服务”。

企业下定决心转型升级,离不开佛山市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创新应用。2019年2月印发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同年,佛山出台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三年实施方案》,以奖励的方式支持企业登录云上平台。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产品附加值也得到增长。

可以说,坚守实业和积极创新,让佛山制造业成为一抹亮色。而这两点,都离不开佛山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帮扶。

只有管得好、接得住,才会更好地促放优服。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大胆探索“照后减证”,创新推出佛山“一照通”改革,将全市60个高频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事项合并办理,只发营业执照,不再发纸质许可证。各类许可信息通过二维码集中体现在营业执照上,实现“一企一照、一照通行”。在涉企审批部门间,创新打造“统一系统、统一受理、同步流转、同步审批、同步发证”的“一照通行”模式,按办事主题,将企业设立环节中群众需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办理的涉企许可事项,通过整合环节、优化流程、精简表格,实行“一窗受理、一表通办”,以及联合现场勘查、联办审批,实现从多部门各自审批“一个事项”转变为服务企业群众“一件事”“一次”办理。

补“短”锻“长” 自主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

练就技术“真功夫”,方能不被“卡脖子”。

作为“武术之城”的佛山,不少企业几十年如一日对准一个领域持续“发力”,“武艺”日渐精湛。

今年,佛山市政府以“一号文”的形式印发《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佛山将在市、区同步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实施“一链一中心”“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

具体而言,佛山接下来将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着力引进一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大项目,同时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

针对产业链供应链本身,佛山还将继续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0年8月,佛山市顺德区率先推行“揭榜挂帅”,面向全球发布支柱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经过层层遴选,顺德共对4个重大项目和9个重点项目予以立项支持。在佛山全市层面,佛山将把这些短板转化为技术攻关任务清单,继续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集中力量组织系统攻关,力争尽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点。

“要坚定不移走好‘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佛山时任市委书记说。

改革是佛山最强大的发展动力、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最鲜明的城市特征。

改革潮涌广东,佛山率先探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敢饮“头啖汤 ”、敢为天下先,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坚定前行,在经济管理体制、政府服务模式、基层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和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期待佛山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开启新时代佛山新征程,谱写佛山新篇章,续写佛山新辉煌,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佛山贡献。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吴 楠

执行编辑:黄星蓉

推荐阅读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城市篇)| 佛山:与时代同行 与发展共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