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天花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顶形容什么 谈谈“天花板”

谈谈“天花板”

2024-06-29 05: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例(5)“花饽饽的天花板”与例(6)“中锋的天花板”表达说话人对评价对象“花饽饽”“罗纳尔多”的主观认知,并且标明了说话人对评价对象的价值评价,说话人认为所评价对象具有高的、正向价值性,同时这与说话人对评价对象的肯定情感相互关联。“天花板”作为常规指物名词其语用功能仅仅为指涉客观事物、不带有主观色彩,网络语言“天花板”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说话人对评价对象的高价值肯定认知评价。“可爱天花板”“社交天花板”“烤肉天花板”等的语用功能具有一致性,即说话人正向价值评价、凸显主观肯定情感。

三、语义变化理据

“天花板”客观指称到主观评价的变化并不是个例,汉语中存在大量名词描述义逐渐强化,甚至最后转化为形容词的用例,比如“极”由名词表示房屋的中梁发展为形容词表示最高的。并非所有名词都可以演化为形容词,更多情况是名词的描述义特征逐渐强化,这种语义演化的理据是什么?张谊生(1996)认为相当一部分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语义中包含着一定幅度的量度义。量度义为名词的描述性提供了基础条件。董秀芳(2018)将有些名词由指称具体事物到描述相关性质或状态的演变概括为从指别到描述,演变机制涉及转喻(也涉及隐喻)和词汇主观化。“天花板”的语义演化路径大致符合从指别到描述,语义的描述义特征较凸显。“天花板”语义演化的基础是其具备认知凸显属性,实现语义演化的机制则是隐喻。

第一,属性凸显。名词的属性可以包括很多方面,但并非所有属性都会得到认知凸显,比如:“草”的属性包括,绿色、生命力顽强、被人踩踏等属性,“草”经常被人践踏属性的凸显为微贱义发展提供语义基础。“天花板”属于人造物,它的属性包括材质、颜色、高度等等,高度这一属性在语境中被认知凸显。“天花板”是所处封闭空间内的最高处,其高度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高度,高度这一凸显属性为“天花板”的语义演化提供了基础条件。一般情况下,名词凸显的是其所指称事物最被人们所关注的属性。

第二,隐喻。莱考夫(1980)认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两个域之间基于“相似”关系实现投射。“天花板”与说话人想要评价的对象、性质、状态之间具有某一范围或领域内最高这一相似性。比如:形容某个人为“理智天花板”表示在特定范围内这个人的理智程度最高,“人的理智”与“天花板”基于范围内最高这一相似特征发生跨域投射。“天花板”由事物空间范围内最高投射到其他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抽象程度之高,具体的空间高度与抽象的高程度具有相似关系,可实现跨域投射。

名词具有对客观事物静态、独立、直接的指代功能,指代同时依附了不同的属性特征,当某一属性特征被认知凸显并被高频使用,名词便会发生由指称到描述不同程度的演化。比如:“阳光”由指称太阳发出的光到形容积极向上。名词属性有些是所指事物客观附带的,有些则是语言使用者主观附加的,因此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特征。“天花板”用于描述和评价时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是说话人主观认定的高值肯定。

今日责编:朱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