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温州:建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绿色校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简介 看温州:建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绿色校园

看温州:建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绿色校园

2024-05-01 07: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前,2022年“科创中国”双碳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称“双碳论坛”)在浙江省温州理工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双碳”领域的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东海之滨,共同探讨城市发展绿色转型之道。双碳论坛落户温州理工学院,是对该校在浙江省率先打造绿色低碳校园的实践与探索的高度肯定。

全国“双碳”领域知名专家齐聚温州理工学院

       11月13日举行的“双碳”创新论坛围绕绿色低碳建筑与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等城市发展绿色转型中的核心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学者与领导参观了温州理工学院绿色低碳校园。

       

       双碳论坛上举行温州理工学院低碳绿色校园暨近零能耗建筑发布仪式。该校滨海校区打造了温州市首个改造类近零能耗建筑,目前该建筑已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认证。该改造类近零能耗建筑具有很强的“双碳”科普教育意义,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决定授予温州理工学院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金红光认为温州理工学院对既有建筑进行近零能耗改造,并取得近零能耗建筑标识认证,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一批绿色学校,说明温州理工学院具备了较高的认识,值得充分肯定。

       论坛开幕式上,温州理工学院还与二十多家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项目,持续推动校地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实现“双碳”、政策合作、平台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的深化合作。

       

       温州理工学院自设立以来,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学校办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融入校园建设与管理。学校积极布局碳专业学科和团队建设,与温州市发改委联合成立温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与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温州市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政、产、学、研联合优势,积极推进温州市双碳规划和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温州理工学院校长周文龙表示,“我们将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教育教学,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提升教育服务贡献力,将绿色低碳发展深度融入校园建设。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温理工智慧。”

建成温州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校园

       高校是城市内空间规模较大、人口高密度聚集的区域也是城市中的一个小社会。校园是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校园低碳化建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高校也是能源使用密集型公共单位,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8%,生均能耗为居民人均能耗的4倍,其中建筑能耗占比高。

       温州理工学院绿色校园,是温州市发改委第一个立项(温发改审〔2022〕9 号)的绿色校园项目。2021年与2022年暑期,温州理工学院通过两次“攻坚行动”将滨海校区提升改造为温州第一个节能低碳的绿色校园。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打造五大减碳场景。包括能源减碳、建筑减碳、道路交通减碳、废弃物减碳、生态减碳。

       

        学校建成温州首个屋面光伏校园,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年总发电量预计可达125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1246吨。同时采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高效节能设备,大幅降低一次能源消耗。

        学校建成全国首个校园既有建筑近零能耗改造项目,在2号教学楼a栋,总建筑面积4065平方米的建筑进行试点,采用高性能保温围护结构、绿色建材、光伏屋面、垂直绿化、中心湖水源热泵系统、新风环控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CO2及PM2.5室内空气检测系统等技术集成,实现本体节能率达41%,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31%,综合节能率达60%。 

       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学校设置植草沟、砾石带、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设施减少雨水径流,加强雨水回收,经中水系统处理后,循环利用。整治中心湖水体,提升生态景观。

       系统集聚大数据优势,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将物联网、大数据与全过程能源管理相融合,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用能服务,实现用能的精细化、集约化管理,实现绿色与智慧用能。

       按绿色低碳标准,建成后滨海校区,将减少使用电力335.82万kWh/a,折合标准煤约956.63tce,节能率约25.98%,预计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45.52t/a,节能效果显著。滨海校区绿色校园的成功实践为校园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温州理工学院作为温州市唯一以应用型理工类作为办学特色的高校,发挥绿色建筑学科的优势,在温州率先推动节能低碳意义上绿色校园的建设,体现了理工人的情怀。副校长郑华说,“要办有情怀的大学,所以我们要在温州地区率先探索实践并在此过程中磨练技术团队,最终为绿色建筑的复制和推广,做出温州理工学院应有的贡献,这样就达到了社会-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我们的主要出发点。”由他领衔撰写的《我市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报告获得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

        绿色建筑是一个交叉学科,由传统建筑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技术。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绿色建筑现代产业学院,积极布局碳专业学科和团队建设,目前已申请获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绿色建筑相关科研基金项目。

“百日攻坚、双月攻坚”,实现新校绚烂开局

       温州理工学院是一所有20年办学积淀,刚刚独立设置的高校。2021年4月21日,温州理工学院从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成为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实现差异化发展,将贴近产业、服务地方,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作为办学目标。

       新转设学校迎来新的启航,也面临着新校区改造提升的任务。从2021年到2022年,学校利用两个暑假,以“百日攻坚”、“双月攻坚”为载体,实施校园提升改造工程,并将校园提升改造与绿色低碳校园建设协同推进。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校园规划和建设改造管理的全过程,致力于打造一所前所未有的未来时态的绿色校园,并决心将试点做成样板和典范。

校园建设“双月攻坚”行动动员大会

      

        学校召开攻坚动员誓师大会,学校党委书记钱强要求将新校区提升改造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发扬“克难攻坚,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温理工精神。攻坚战期间,学校党委书记钱强、校长周文龙等校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督查指导。副校长郑华每10日召开一次项目攻坚行动推进会,与各参建单位协商,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钱强督查滨海校区改造

       

       学校从一线教师中抽调了施工现场管理队伍,很多老师主动请缨,誓师会后即刻入驻工地;一些老师将家属送回老家过暑假,自己安心驻扎工地。学校后勤、基建的同志更是以校为家。很多教师并非建工专业,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譬如法琦老师用思维导图来管理施工,把每天的工作条分缕析。攻坚队伍的领导和队伍,正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劲头,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与浙南沿海的酷暑争斗,与时间赛跑,才得以克服工期紧张、工程量大、工序复杂,及沿海夏季施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打赢两个“攻坚”战役,确保了当年新生的顺利入学,迎来了新校绚烂的开局。

       温州理工学院目前实行双校区办学,分别为茶山校区、滨海校区,真可谓“大罗山下底蕴流传,东海之滨桃李芬芳”。我们可以相信,明年的春天,在东海之滨,我们将看到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真正绿色校园。

作者: 陈有为 编辑: 杨青青

审核: 胡珍 监制: 刘琳琳

相关链接:建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绿色校园 ——温州理工学院创建温州首个绿色低碳校园侧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