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傩戏面具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面具是由谁制作的  池州傩戏面具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池州傩戏面具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2024-06-29 0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傩戏网整理: 池州傩戏面具制作的过程、步骤,希望你能够了解傩戏面具,认识傩文化的魅力! “贵池文化旅游”公众号,  原标题“遗”览无遗看贵池 | 池州傩的核心——傩戏面具。

面具是古代巫傩文化的表现特征。在傩祭里,面具被用作与神灵直接对话的工具,并逐渐演变成渗透着精神力量的神灵,是神灵的形象、神灵的化身。面具被视作神的载体,无论傩仪、傩舞还是傩戏活动的全过程都围绕着面具而进行,是池州傩事活动的核心。

01 称谓

我国古代文献称面具为“魌”“倛”“僛”“假面”“套头”“大面”“代面”,在贵池被称为“脸子”“龙神”“嚎啕神圣”“傩神”“戏神”“社神”“菩萨”“菩老”等,抄本上也写作“鲍老”“老郎”,地方志上则写为“社神”。池州各傩神会的面具数目不一,不同的家族因安排演出的傩戏剧目不一,整套傩面具的数目也不相等,有十三枚、十八枚、十九枚、二十四枚、三十六枚及四十八枚不等。且数量的称谓也不相同,十三枚称“十三太保”,十八枚称“十八学士”,二十四枚称“二十四诸天”,三十六枚称“三十六天罡”,四十二枚称“四十二章经”等。至于每块面具,则各有名称,视傩事活动的内容而定,各村并不一致。各家庭因傩戏表演的对象不同,即使一套相同数目的脸子,其所雕刻的面具人物也各有差异。

02 制作

池州傩面具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伐木、雕刻、制胚、蒸胚、制漆、上彩、定色、成型等多个步骤,制作工具多,工艺繁杂,时间跨度长,通常需要多位艺人通力合作,历经数月方能完成。在每个村社中,傩面具制作工艺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艺人们各有自己的特色手艺和技巧,只传授给本社的男性子孙,不轻易外传。

傩面具制作艺人

池州傩面具多由枫杨树或白杨树木雕刻而成。取直径约 25厘米的树干,按一定长度锯段,从中剖开,趁湿雕凿成形,镂空树心部分,做成弧形内凹外凸形粗胚,用铁凿雕出面具的大致形态和轮廓,例如帽冠、发髻、耳朵等。再用木雕笔和小号刻笔雕刻出面具面部的具体细节部分,如眼、眉骨、颧骨、皱纹、唇齿等,形成傩面具的粗胚。用木锉、砂纸打磨雕刻好的木料粗胚,再将木胚放人沸水中蒸煮,取出置于阴凉干燥且通风处阴干6个月以上,使之定型,再用砂纸对面具进行磨光。接下来就是上彩漆。池州傩面具所上的彩漆,使用的是自制的土漆,即采集树脂,加热后软化、熔融,勾兑桐油,再加人老土等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材料,从而制成颜色各异的土漆,再用透明的桐油为傩面具“定色”。待阴干基本成型后,补充其他装饰。面具冠、发、面、耳齐全,在耳上打孔系绳,佩戴时只需在头上扎红色或黑色的方巾或帽子即可。最后将傩面具按固定的顺序排放在日月箱中,放置宗族祠堂里保存。昔时,一个傩神会雕刻新面具是件庄重的事,如果礼请工匠到村中制作,砍树前先请“先生”选择吉日,砍树时,族长、香首亲自到场,在树前烧纸、放鞭炮,向树作揖礼拜。树被锯倒后,立即从地上抓一把土覆盖于树的根部。目前,贵池尚存旧面具27枚,多为清代作品。这些面具继承了原始、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吸取与含化了明清时期民间美术、戏曲艺术、宗教形态等领域成果,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面具艺术。

03 开光

傩面具开光是让神鬼依附在与其相似或有某种感应关系的人或物体上面,是赋予面具灵性的认可。面具一经开光之后,便具有不可亵渎的灵性,与神灵等同。开光的仪式各宗族略有不同,在贵池,多由漆匠主持。这些漆匠曾拜端公、道士为师,学会一套仪式,具有为菩萨上漆、装金和开光的资格,民间称为“杵师”。开光仪式择吉日举行,傩神会的香首们参与,有“起猖”“驾猖”“跑五方”“收猖”“埋罐”“点光”等程序。仪式开始,将面具按一定秩序摆列于案前的竹编椭圆形团箕上,焚香礼拜,念起猖文表,迎请五猖降临,称为“起猖”。五个人身穿彩衣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跑五方,目的是与五方神联络。到了晚上,举行“收猖”仪式:众人在天黑后上山,找一块平地,用石灰画八卦,香首、族长们按八卦图形,站立于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诸位。其他人皆噤声,“杵师”则手拿瓦罐满山搜索。不论先听见什么动物或昆虫鸣声,立即作捉拿状,盖上瓦罐,吹响“猖哨子”。众人闻声,立即点亮火把,锣鼓铳炮齐鸣,表示已经收到五猖的信号,名为“收猖”。回到村里,听金鸡报晓,开始为面具“点光”。“杵师”画符烧纸,取公鸡血,兑以朱砂、金粉,依面具神的品位次序,蘸鸡血等的混合液点面具七窍。点毕,依次排列于神案前的团箕上。神案前,供面具神牌位,上写:“xx大社嚎啕戏神之位”或“本境嚎啕之神位”。点光毕,再跑五方,对面具唱赞颂词。最后,将收猖的瓦罐埋在社坛之下,称“埋罐”。天明后烧去牌位,将面具收箱,当晚便可演出。

04 分类

按神的属性分,池州傩面具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正神面具,形象正直、善良,如傩公傩婆、和合二仙、土地、皇帝等;二是凶神面具,形象威严凶悍、怪异,如阎罗王、判官、二郎神、魁星等;三是世俗人物面具,形象接近生活原型,如关公、赵云、刘文龙等;四是丑角面具,形象滑稽、风趣、幽默。

按制作方式分,池州傩面具可分为冠冕型与无冠冕型两类。有冠冕者根据面具人物的身份将冠帽与面庞刻为一体。如土地公戴员外巾,范杞梁戴儒生巾,包拯戴方角乌纱等,旦角则刻出发型与簪花。无冠冕型,自额顶整齐切断,并留一浅槽,以便佩戴面具后再将戏帽戴上。

按装饰方式分,池州傩面具分为有头部装饰和无头部装饰两种,新制面具基本都是有头部装饰的,有的是冠帽,有的是发髻,与人物面部形象浑然一体,生动逼真。在荡里姚的傩舞《舞伞》中,伞童的面具仅有三缕头发绘于面具之上,无立体发髻,演员便将黑色布条绑成两朵发髻状,配合满脸慈态的傩面具,煞是可爱。

按佩戴方法分,池州傩面具可分为“全脸子”与“半脸子”,分“通用”和“专用”两种。全脸子为冠长43厘米,长冠33厘米,宽皆26厘米,戴时全部扣在脸上,遮住整个面部,与脸形五官基本吻合,如茶溪汪村面具;半脸子略小,长37厘米或40厘米,宽23厘米。戴在前额上,与人脸呈45°角,在脑门上,只遮住面部的一半,露出嘴,以便演唱高腔时易于听清唱腔。演员为了保持形象,只好低头演唱;而傩舞不唱,多戴满脸,即将面具全部扣在脸上,如姚村面具。通用脸子多为正面人物,只分年龄、性别、人物类型,不分角色,由几个角色共用一尊。不同剧目中的同行当角色可共用一块脸子如《刘文龙赶考》中的生角刘文龙与《孟姜女》中的生角范杞梁,《刘文龙赶考》中的旦角萧氏女与《孟姜女》中的孟姜女,其脸子可通用。专用脸子多为特殊身份的角色所用,其脸谱谱式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为特定人物专戴,如二郎神、关羽、包拯、尉迟恭、玉皇大帝,等等。

05 装金

池州家族借鉴九华山众僧徒礼佛的传统做法,表示对面具傩神的崇敬,特给面具表层贴一层金箔,即装金。装金主要是针对面具中品位最高的,如刘姓的关公、二郎神面具为金色脸,茶溪汪姓的皇帝(天帝)、左右丞相为金色脸,清溪杨姓二郎神为金色脸等。

06 禁忌

池州一些宗族有关于亵渎面具而遭神谴的故事与神奇传说。例如,姚姓传说,太平天国运动时面具被毁,事后却发现一尊关公面具安然坐在祠堂祖宗牌位上面,于是被认为是“显圣”,从此受到更高的礼遇,关公舞大刀驱疫便改为其副将周仓舞大刀了。又如元四章传说,演《关公踩马》时,扮关公的人将面具扣在膝盖上,结果怎样也取不下来,认为是亵渎了神灵。老屋唐的《踩高跷马》是戴面具的,如果戴“关索”面具的扮演者不慎摔倒,便认为是当年的执事人将会死亡的凶兆。池州傩仪中的禁忌,除了一些是与冒犯神灵相关的“不敬”或“不洁”的观念外,还包括一系列与宗族相关的禁忌,家族中的男丁才有资格佩戴面具,入赘女婿或非本家族的人,也不得加入傩戏班。面具的禁忌,归纳起来有:1.非专人不得触摸面具,尤其是妇女。面具箱,不准任何人坐、跨越。演戏时不准妇女超越祠堂的天井(今已废);2.接触面具前必须沐浴更衣、烧香、礼拜;演傩戏前半个月,夫妻要分居;3.演戏时,演员须在神案(或脸床)前向面具施礼后,才能佩戴面具。荡里姚家族演员必须跪于盛置面具的神案前佩戴面具,老屋唐及阳春王踩马演员四人先向面具三拜九叩,进香、献酒后才能演出,并在高跷上由专人捧香盘装面具递给踩马人佩戴。四名踩高跷马的青年应穿新布鞋,新布鞋由母亲亲手制作,纳鞋底的旧布,不能用妇女的旧衣或男人的内裤料。在池州乡民心目中,面具是傩神化身,是不可侵犯的神圣实体。

07 摆式

在池州傩仪和傩戏演出时,各村都要把傩面具从面具箱中取出,由长者用干净巾以及用柏枝浸的水,将从龙亭中取出的面具擦拭后,按神的品位高低排列在竹编的晒箕上,此晒箕专为设面具用,称“脸床”或“龙床”。脸床有的放在舞台靠出场的一侧,有的放在礼堂神案上。不论一副面具属于一个家族的傩神会,还是几个家族的傩神会,都必须按世代相传的记录(称“总稿”)规定的次序摆放。各家族因面具数目、名称、比较偏重信仰的神不同摆位也各不相同。

来源/《戏曲活化石——池州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