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探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非遗课程内容 “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探究

“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探究

2024-07-07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孙琼芳 行卫东

【摘 要】“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将“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可采取“突出地域特色,贴近生活经验;丰富艺术实践,激发学习兴趣;探索学科融合,构建知识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学习真实发生;校内校外联动,深化协同育人”等策略,以培育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课程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3-41-04

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冲击与挑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简称“非遗”)为代表的传统工艺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也难以赓续。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在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下,教育工作者对此纷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成果中,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①过于注重知识与技法的传授,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②教学条件的匮乏与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非遗”类的美术课程流于表面与形式;③花费时间冗长,且受限于单课时,无法使学生深入探究;④静态再现较多,活态传承较少。基于此,通过深入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非遗”融入美术课程的路径探究提供行动指南。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改革背景下“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意义与路径,以期优化以往“非遗”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丰富当下及今后创新以“非遗”为代表的工艺类美术课程的更多形式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一、“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在课程标准中,工艺传承作为“设计·应用”艺术实践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美术语言,以四个学段不同的学习任务出现在美术课程的整体结构之中,分别为:体验传统工艺、学做传统工艺品、传承传统工艺、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融入“非遗”的中小学美术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

(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

《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是一个剧目、一种民俗或是一项手工艺,经过历史的流传与沉淀,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珍宝,既是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然而在多元文化与信息迸发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在成长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与文化,传统工艺却较少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此时,如果缺失了本土文化的滋养,那么将有可能会在文化认同上产生动摇。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工艺,能够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工艺,感受民族艺术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进而产生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品德品行、生活方式等,增进归属感与认同感,加强文化自信,在自觉中推动文化发展。

(二)发展核心素养,重视文化理解

在我国众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工艺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之中,如刺绣、剪纸、年画、泥塑、风筝等,其中都蕴藏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非遗”融入美术课程,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发展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树立多元文化视角与心态,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興趣,逐步完成对传统工艺艺术美的感受、欣赏、表现与创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我们确认学校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美术在给予学生的独特经验之中,以帮助学生获得视觉识读、造型表现、空间思维、想象创意、物尽其用、美感延展的能力为目的,以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以及文化理解为深度学习的目标。”[1]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非遗”工艺作为美术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基本目标,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的全过程,让美术课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主阵地。

(三)强化动手能力,延续工匠精神

针对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强调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非遗”美术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工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未来在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2]这是因为在工艺教学中需要的是具体行动思维,即一种借助于物体特征和动作进行的思维。由于工艺制作的过程和结果是不确定的,它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不断反思调试、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是学生锻炼思维、培养耐心、专注品质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侧重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取能够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和动手能力的传统工艺为代表。

工匠精神,即传统工艺人坚守一生的信念,它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格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的形成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非遗”文化传承人来讲,就是把这门手艺做好,将从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这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信念,是学生应当学习传承的精神品质。纵观古今中外,专注于创新和发明的匠人一直是引领世界科技水平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这种严谨认真、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之中,用行动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二、“非遗”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的路径

(一)突出地域特色,贴近生活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本土,饱含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与生长环境。目前,中国收录了10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更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不胜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可考虑本地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传统工艺作为课程资源。其次要贴合学生的生长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其一接触就可产生亲近之感,从而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选取“非遗”资源时,应避免思维局限于传统美术的类别之中,戏剧、民俗、体育游艺与杂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例如皮影戏的绘制、傩戏面具的绘制、社火民俗等。还可开发以美术学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符合当前以美术、音乐为主,舞蹈、戏剧、影视等兼具的艺术课程多样化、综合化趋势。

在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具有灵活性与丰富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依托于地方文化而形成学校特色。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作为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种美术课程资源,将其融入艺术课程体系,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传统工艺更好地走进课堂、走进学校。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学校条件、学生发展需要和自身能力,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平台、民俗文化馆等多种渠道全面搜集本地的“非遗”文化资源,并从中筛选,整合出积极向上且适合美术教学所用的资源和素材。另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中应当遵循核心素养的三个原则: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融入“非遗”的美术课程将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在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仅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发展需求,而且还真正做到对“非遗”工艺的保護和发展,实现从“遗产”到“资源”的活态传承。

(二)丰富艺术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工艺与当前时代存在着时间差问题,而在以往的美术课程中,有的教师会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传统工艺之间的衔接,导致学生兴趣不高,更无法产生热爱与自豪之情。在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

美术学科的特征在于视觉性与实践性,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民俗馆、艺术馆,拜访民间艺术工作室与“非遗”传承人等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与探访,拉近学生与“非遗”文化距离,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这项根植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生发对这项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感悟与敬仰。以皮影戏课堂为例,学生可观看皮影戏表演—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绘制皮影—动手操作皮影—表演剧目,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从而对原本陌生的“非遗”建立深入的认知与情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对民族艺术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理解力。

(三)探索学科融合,构建知识体系

在现实社会中会遇到复杂多样的情景和综合性问题,无法仅靠一门学科就能够解决问题。课程标准强调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理念,主张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人文科学的联系。以往“非遗”类的美术课程大多独立于各学科之外,而在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应摒弃固化的课程开发思路,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做到互融互通,将“非遗”项目与其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有效挖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科知识,形成“非遗”美术课程学习方式的新样态。

以传统风筝主题为例,蕴含着丰富的多学科元素(见表1):①语文学科元素,如与风筝相关的古诗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可选择有关风筝的中国画作品来辅助教学,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徐渭的《风筝图》等。②风筝骨架的扎制离不开数学学科元素,其中会运用到几何等知识,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很好的结合在一起。③传统风筝的图案多蕴藏着美好寓意,如蝙蝠代表“福”、鸡代表“吉”、金鱼代表“年年有余”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以及在精美的传统风筝工艺下所饱含的匠心与智慧,这些是思政学科元素的生动诠释。④在风筝的视角下学习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木鸢到宋代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再到不同时期风筝功能的变化与改进,传统风筝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是每个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⑤风筝的起飞动力来自风力和牵引力,想要将风筝放得高、放得好,掌握科学学科元素必不可少。⑥放风筝本身就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有助于颈椎的锻炼和呼吸系统的健康,使学生能够在放风筝的娱乐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四)转变教学方式,学习真实发生

“非遗”美术课程在实践中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传统的单课时无法保证学生完整的体验与探究,可能会流于形式。在课程方案中的课程实施明确要求:“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因此应践行课程改革理念下素养本位的教学方式,以大单元、项目式开展教学,将知识与技能嵌入其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项目活动中担任“非遗推介官”的角色,从调研传统工艺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与现状,体验“非遗”工艺的智慧与艺术,到结合生活和社会情境,秉持着“守正创新”的设计理念,运用设计与工艺的知识制作传统工艺品及衍生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对“非遗”工艺的传承与创造。以“基于项目的‘非遗学习”为基础,美术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遵循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从强调学习什么转变为如何学习及如何运用所学,主要由专长习得、问题解决和高级思维构成对“非遗”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帮助学生经历富有意义的“非遗”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

以PBL项目式学习的皮影戏课程为例,旨在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在未来社会中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持续探究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情境、自主合作学习、批评与修改、评估与反思、成果公开展示。在此基础上,可将课程环节设置为了解皮影发展史—小组合作创剧本—起草皮影画样—精细镂刻着色—细心裁剪及连缀—熟悉皮影操作—展示和体验七个环节,将皮影戏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呈现,更突显自主探究性和高阶思维训练,借助驱动型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任务与活动的持续性探究。

(五)校内校外联动,深化协同育人

对于开放性的美术课程而言,除了通过“非遗”文化构建丰富的美术课程,还要注重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引发人们对“非遗”的内在核心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关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发挥“非遗”传承人的核心作用,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社区,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加大对“非遺”文化的宣传,如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或“非遗”传承人在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或担任艺术顾问、举办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创建“非遗”艺术社团等。还可以通过双师教学、特色课堂、教育传习、体验互动和交流展演等活动,实现“非遗”项目与美术教育、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校内校外联合,增添校园文化特色。同时,重视学生家长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其中,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功效。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通过自身的经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体会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思考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的价值意义,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并逐步形成自觉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最终在民族文化中树立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核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在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应对其充分重视并不断探索,引领学生从了解到热爱,再到自觉传承。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不仅赋予了“非遗”新时代的活力,而且对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初熹.增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素养的融入“非遗”的美术教育[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1(10):3.

[2]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2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23.

孙琼芳 /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从事美术教育研究;行卫东 /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画、美术教育研究(太原 030000)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9期)2016-11-09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非遗”走进高校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官渡古镇“非遗”联展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13期

基础教育研究的其它文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型的博弈困境与对策领雁工程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庆经验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思维的内核与价值探究以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推进乡村教师能力素质高质量发展“双减”政策背景下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情况调研报告电子白板环境下形成性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