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整理!护考必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静脉输液法的原理 超全面整理!护考必备

超全面整理!护考必备

2024-06-30 2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考点13】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中若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管,以免堵塞管腔。

【考点14】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位置较固定,且行径表浅,易于穿刺,可以输液,但不宜多次穿刺。

【考点15】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采用静脉营养疗法的病人应采用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考点16】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中,穿刺部位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进针。

【考点17】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中,用1%普鲁卡因在预定穿刺处作局部麻醉,用10m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以平头连接硅胶管,并排尽空气备用。

【考点18】护土巡视病房,发现病人静脉输液的溶液不滴,挤压时感觉输液管有阻力,松手时无回血,可确定此种情况为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考点19】静脉输液时若静脉痉挛导致滴注不畅,可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考点20】输液微粒可因巨噬细胞增殖包围造成肉芽肿,易微粒阻塞损害的有肺、脑、肝、腎等部位。

【考点21】静脉输液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考点22】发生急性肺水肿,乙醇湿化氧气的目的是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考点23】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若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考点24】大量输注库存血,可导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考点25】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方法。

【考点26】成分血有纯度高、体积小的优点,可节约血源,一血多用,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便于保存及运输。

【考点27】洗涤红细胞指红细胞经0.9%氯化钠溶液三次洗涤后再加入适量0.9%氯化钠溶液而成,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脏器移植术后病人、需反复输血的病人。

【考点28】白细胞浓缩悬液是指新鲜全血经离心后所取的白膜层白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

【考点29】血小板浓缩悬液要求保存于22°C环境,24小时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病人。

【考点30】普通冰冻血浆应用时先放在37°C温水中融化。

【考点31】干燥血浆使用时可加适量0.9%氯化钠溶液或0.1%枸櫞酸钠溶液进行溶解。

【考点32】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最适合输入的血液制品是新鲜血浆。

【考点33】静脉输血前应根据医嘱抽取血标本2ml,与已填写的输血申请单一并送交血库,做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

【考点34】血制品从血库中取出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一般应在4小时内输完。

【考点35】静脉直接输血是在静脉注射的基础上,加数支50ml注射器,3.8%枸櫞酸钠浴液。

【考点36】间接输血法的输血速度,开始宜慢,应少于20滴/分;然后观察10~15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滴速,成人一般40~60滴/分,老人及儿童酌情减少。

【考点37】正常库存血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为红细胞呈均匀暗红色,两层界限清楚,无凝块。

【考点38】若库存血中的血细胞呈暗紫色,血浆变红,血浆与血细胞的界限不清,有明显血凝块,提示血液可能溶血,不可再使用。

【考点39】在输血前、后及两袋血液之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考点40】为防止过敏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饮糖水或少量清淡饮食。

【考点41】在输血后期出现过敏反应时,应遵医嘱给药,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或给予异丙嗪、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考点42】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考点43】输血中发生溶血反应后,病人应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钠溶液,使尿液碱化,增加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以减少结晶,防止阻塞肾小管。

【考点44】出血倾向是大量输血后的反应,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静脉穿刺部位的皮肤出现大块淤斑、手术伤口或切口处渗血、牙龈出血等。

【考点45】患者,女,30岁。于昨日行剖宫术,术后出血较多,医嘱1000ml库存血静脉输入,输血后病人突然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伤口渗血增加。病人可疑发生枸櫞酸钠中毒。

【考点46】输血时若发生枸櫞酸钠中毒反应,应每输入库存血超过1000ml时,可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以补充钙离子,减少低血钙的发生。

更多干货知识,微信搜索公众号“人民医学网”添加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