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折射着客家历史文化光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花瓷素描作品图片 青花瓷:折射着客家历史文化光辉

青花瓷:折射着客家历史文化光辉

2023-12-12 1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陈列橱柜里,青花瓷产品总是胎薄如纸、光影通透、晶莹透玉、明净素雅、造型优美和图案古朴,可谓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和声如磬,让人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感慨。大埔青花瓷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如2010年大埔县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青花瓷之乡”称号,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埔青花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出身于泥土的青花瓷,竟然羽化成仙风道骨的唯美极品,让人无不折服。在“山中山”的大埔县,千百年前是人烟稀少的荒蛮之地,客家先民开基创业以来,孕育出众多的良才俊彦,可谓车载斗量,俊采星驰,溢彩流光。如孕育出明朝茶阳“父子进士牌坊”的父子进士饶相、饶与龄,清朝百侯“一腹三翰院”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兄弟三人,曾经“富可敌国”的“民族工业之父”、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父子两总理”的李光耀和李显龙,香港慈善家、“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同期四位省主席等等。出身于崇山峻岭、穷乡僻壤大埔县的客家人,声名如雷贯耳,足以说明客家人己成为一种光彩夺目的品牌。

陶瓷文化与客家文化,皆具有客家风骨美。

陶瓷产品非常光鲜,但都是从不起眼的泥土演变而成的。在美丽的外表下,很少人能想到它们曾经受过多大的苦难。泥土要变成陶瓷,要经过繁杂的工序。比如青花瓷的制作,首先是采集瓷土、拌泥、拌浆釉,第二是拉胚成型,第三是绘画上釉,第四是燃烧制成。这四道工序中的每一道工序都细分为几个环节、几种方式或技术,如第一道采集瓷土、拌泥、拌浆釉工序又细分为采瓷土、放车碓、踏泥、洗泥、干泥、洗浆釉;第二道拉胚成型工序又细分为打饼式和手拉胚式两种方式;第三道绘画上釉工序又细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技术;第四道燃烧制成工序则要将做好的瓷胚装进匣钵,再放进窑中起火燃烧,烧熟冷却后才是成品。

大埔瓷土资源丰富,矿类有高岭土、长石、石英、粘土等,瓷土中伴有稀土族元素,蕴藏量计有3.5亿万吨,紫砂陶土计有1亿多吨。大埔的高岭土含铝量高,是生产仿古砖的上等原料。大埔是广东四大陶瓷产区之一,“高陂瓷”久负盛名,素有“陶瓷之乡”、“南国瓷都”的美誉。据考证,大埔制陶史,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瓷器生产则始于宋末元初,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千百年的薪火传承中,勤劳智慧敢于创新的陶瓷工匠们“点土成金”,创造了许多与艺术相结合的人间瑰宝,积淀了丰富的陶瓷文化,形成了大埔陶瓷独特的风格。改革开放前的千百年来,大埔以高陂、光德、桃源等地为主的瓷业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人工挖瓷土、挑瓷土、就地生产陶瓷的古老局面。比如光德镇,陶瓷业始于南宋,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第一道工序中的采瓷土,是非常艰辛的。开采瓷土,名曰开泥,当地流传“开泥阿哥埋莫死”的歌谣,这是过去采瓷土作业出生入死的写照。采泥工人靠一支铁钎和一支贯嘴,挖掸山皮开好长方形穴口,挖成拱门形空洞,采挖到瓷土后装上畚箕担出空洞口坪地堆放,等人力挑去各厂。采泥工人每天上午到达泥洞时,要在安放有山神土地爷神位上冲好二杯清茶或白酒,燃着香烛跪拜山神土地爷,祈求今天做工平安出入。然后沿泥洞,一个坎位安入一碟茶油、放上灯心草燃火照明,相距一丈内放一盏,洞越深就放越多盏灯,挖泥到上午11时左右就收工,据说子午卯酉“地牛转肩”(地震),泥洞中如有危险处就会“跌蓬”(崩塌),开泥工人把这一准则牢记在心。2000年后机械化生产,传统打洞挖泥土的危险作业方式才得以废止。采瓷土只是陶瓷生产头道工序的第一步,接着要经过揉泥、拉坯、修坯、画坯、施釉和烧窑,才制成陶瓷产品。陶瓷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和美术品。传统制瓷的成形方法都采用可塑法成形,既是将粘土等原料掺和一定量水分,制成可塑状态的泥团,然后用手工或者印膜塑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的塑坯体,待干燥、装饰等重重工序后,放进窑炉经过高温煅烧,便成了瓷器。

千百年来,从采瓷土的艰辛,到陶瓷产品制作过程的劳苦,到陶瓷文化的闪亮辉煌,与客家先民千百年来荜蕗篮褛,历尽艰辛五次迁徙,从中原迁徙到东南阴霾不开的蛮荒之地,从故土迁徙到异邦的荆天棘地,一旦找到赖以谋生的安身之地后,便开始了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漫长岁月,而且总是开僻出崭新的春天来,进而形成客家文化这一温暖人间的瑰宝,历经磨难获得成功的过程是何其相似!由此可见,陶瓷文化与客家文化,皆具有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灵肉悲壮美,皆具有文明之风、耕读之骨的客家风骨美。

青花瓷,折射着客家历史文化光辉。

写到这里,我停笔欣赏起家里收藏着的三个青花瓷小花瓶来,觉得小花瓶闪烁出出很大的光芒。这“玲珑剔透万般好”的青花瓷小花瓶,我从未有过用来插花的想法,因为其淡淡的鹅黄色里己插满客家人文理想的花朵,插花是多余的,“插花应使花羞色”。

“坯工日夜画青花”,早传春色满人间。作为“中国青花瓷之乡”,大埔开发了一批批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青花瓷产品,如客家建筑艺术系列、客家民俗风情系列等新型釉下青花工艺瓷等,将客家传统文化元素与传统青花瓷工艺巧妙融合,发掘、提升、彰显了陶瓷文化与客家文化之间固有的共同的美丽品质。从深层次而言,陶瓷文化本身包涵着客家文化,而且属于客家文化的范畴,说陶瓷产品融入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其实是提炼本身己有的客家历史文化,并得以发挥出来。正如古人所说的“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就是说,客家迁徙史和开基创业史,是一部色彩斑斓的客家文化史,其丰富的内容要客家后代去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些融入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青花瓷,正是对客家文化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的光彩夺目,让这些青花瓷提高了身价,而畅销海内外。客家民俗风情系列青花瓷,画有客家人“耕读”、“过番”、“回家”等青花素描图,生动地再现了客家历史文化片断,如茶具等还采用客家土楼、围龙屋等造型,客家风情浓郁,因其民族性特别突出,而蜚声海内外。

如果说青花瓷出身于泥土,这泥土在炉火高温中羽化自己,成就了“霁红霁翠比琼瑶”的美丽身段,并淋漓尽致地折射出客家历史文化光辉,那为华夏文明画卷增添绚丽色彩的客家历史文化,正是化身于青花瓷的传奇和珍宝。客家文化是古老汉族文化老树上绽出的新枝,在这郁郁葱葱的新枝上,已经挂满了色彩斑斓的果实。

缕缕青花,记忆着客家南迁的伟大壮举。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并隐居于深山之中,原生态地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远离世事纷争的深山里刀耕火种,耕读传家,播种客家文明,催生出浸染乡土情结的客家文化。青花瓷的缕缕青花,生动地表现了乡土情结浓厚的客家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少客家人,远离乡土数十载,尽管儿时生活是那么贫困,但对故土的思念又是那么甜蜜。乡土情结,灌注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客家文化之中。缕缕青花梦,承载着千百年历史记忆,缠绕着美丽乡土情结。“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就是从高陂瓷乡走出去的客家赤子,他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创业初期是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因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才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田家炳先生事业发达后,倾身家支持家乡建设,在全国捐建了一百余所学校。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2886的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这颗小行星闪烁着永不熄灭的光辉。青花瓷折射出的客家历史文化光辉里,这颗小行星的轨迹无比清晰。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客家历史文化展示的瑰宝。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埔青花瓷,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崇高荣誉。大埔青花瓷的 缕缕青花里,记忆着客家千百年南迁、开基、创业的伟大壮举。

“蓝缕箪路启山林,寸寸山村尽化金。”翻开客家史可以看到,客家先民扶老携幼,背负中原文明,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战激流天堑,渡黄河长江,越武夷南岭,扎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男耕女织,发展生产,安居乐业,播种文明,展现出一幅生动而精彩的自给自足的耕读文化图。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先民来到这荒山野岭,为了维持生计,便依山建房,开山凿田。坡度平缓处则开垦大田,坡陡狭窄处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大本营地区交通阻塞,满目丘陵、山脉,是东南丘陵的集中地。这里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相交接,形成中原大地与东南沿海相隔离的天然屏障。正是在这天然屏障的心脏里,孕育出养育东南大地人民的赣江、汀江和梅江三条大江。在这三条江及其众多支流的两岸,小盆地星罗棋布。客家先民由北而南迁移,终于找到了较为理想的落脚地。这里一个个小盆地,经过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开发、建设,形成了一连串车水马龙的集镇和炊烟袅袅的村庄。至此,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有割舍不断的渊源而又相对独立的具有显著特征的客家民系形成了。接着,客家又藩衍湘川云贵,横渡海峡,遍布五洲四海,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民系。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指的就是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和苦难,迁居闽粤赣,进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发展的史实。

从泥土中托生出的青花瓷,闪烁着人文秀区光芒。

客家地区崇文尚学、尊师重教的民风,使客家英才辈出,世代相传,灿若群星,溢彩流光。例如,清以前仅梅县中进士者67名、翰林16名,而相邻的大埔县人口虽少于梅县人口三分之一,中进士的却有58名、翰林15名。朝廷派来广东督学的吴鸿称:“嘉应之为州也,人文为岭南冠。”嘉应州知州王之正(清乾隆年间)也在州衙前的照壁上题写“人文秀区”四字匾额,以示本地文风之盛。客家精英中,既有独领风骚的艺坛巨匠,又有学术领域的一代宗师;既有杰出的书画家,又有才气横溢的散文家、诗人……他们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编织成一片流光溢彩的绚丽图景。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梅县考察时曾赞叹客家:“文物由来第一流”。客家地区文化发达,主要标志:一是文人多,著述多。以梅州为例,仅收入《梅州客家历代乡贤著述目录》第一、二集的就达1200余种,实际远不止此。仅大埔一个县的明清时期的著作,在民国《大埔县志•艺文志》列名的就有243种。二是文化艺术丰富多彩。除了以诗歌见长的书面文学和书画艺术外,还有客家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品种繁多、内容丰富而有特色。

从泥土中托生出的青花瓷,其折射出的客家历史文化光辉,让客家人这一品牌闪烁着穿越千百年历史、穿越千万里河山的光芒。

【作者简介】邱汉章,系大埔县老区促进会常务理事,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杨应彬同志著作《小先生的游记》再版序言二的作者,广东省源流杂志特约作者(2013-2014年“十佳特约作者”、2017-2018年“优秀作者”、2019-2020年“优秀作者”,2019年梅州市革命老区宣传“特优”通讯员),现服务于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2019年梅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大埔分会会长),2018年大埔诗社理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