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引导青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年学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1000字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引导青年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引导青年

2023-03-22 1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坚实后备力量,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生力军。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与培养、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并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担负时代使命,青年责无旁贷,这就需要广大青年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正确性的标准,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和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坚持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蓬勃的朝气,不断将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究其原因,关键就是十分注重青年一代的培养,善于根据时代进步、国家发展和党的事业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前,整个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迎来了发展变革调整的关键期。这是一个需要广大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与智慧的时代,也必将是一个为青年实现自己价值理想提供广阔舞台的时代。

  要想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广大青年中知于心、润于行,一方面需要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本身,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抓好理论教育,深化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在阅读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将其与具体的社会现象相结合,读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认清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广大青年还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个人理想追求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导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增加他们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青年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