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市北区与北岸城区!胶州湾第三条海底隧道线路首次曝光凤凰网青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岛市黄岛区新闻消息 连接市北区与北岸城区!胶州湾第三条海底隧道线路首次曝光凤凰网青岛

连接市北区与北岸城区!胶州湾第三条海底隧道线路首次曝光凤凰网青岛

2023-04-07 0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早在2021年,就有网友提出希望计划建设青岛胶州湾第三海底隧道。目前,根据最新发布的《青岛市中心城区地名方案(2021-2035年)》公告显示,第三海底隧道已经标志出来规划建设,连接市北区和红岛高新区。

缩短市区与北岸城区往返时长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又名胶州湾隧道,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全长7800米,其中路域段3850米,海底段3950米。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2010年4月28日全线贯通。

近日,根据最新发布的《青岛市中心城区地名方案(2021-2035年)》公告,显示青岛向北将再增一大关键路网:胶州湾第三海底隧道。该隧道将市北区和红岛高新区串联了起来,大大缩短了市区前往高新区的路途,并且对高新区中西部片区的交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连接市北区与北岸城区!胶州湾第三条海底隧道线路首次曝光

目前红岛街道内部的交通体系很不完善,内部东西南北各一条线路,四条线路内其中有三条线路是要收费的,而不收费的线路常常出现交通拥堵、车流量大、通行时间长等问题。而高新区多为制造业创新发展集群,市民前往高新区上下班的居多,因此红岛尤其高新区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新区发展的棘手问题,第三海底隧道的规划建设将成功破解该难题。

根据青岛政务网所发布的示意图可见,青岛胶州湾第三海底隧道与胶州湾跨海大桥-红岛连接线还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示意图可看到第三海底隧道大概位于胶州湾跨海大桥南侧,从红岛连接线西侧进入红岛片区,一路北上到达青岛高新区西片区,最终在红岛火车站东侧连接青兰高速。连接市区部分的出入口大概位于市北区欢乐谷滨海城片区附近,位于李村河入海口南侧区域。

第三海底隧道建成后,红岛高新区及剩余北岸城区与青岛市区往来时间会缩短不少,往返市区与北岸城区更加便捷。

切实为市民提供福祉

早在2021年,就有网友提出了希望能从西海岸维多利亚湾引出第三条海底隧道。从山东路、福州路那一块区域过海连接黄岛端维多利亚湾区域后高架往北经同江路、汉江路可以去新安老黄岛,往南经连江路、长江路可直达长江路、唐岛湾一带,进一步拉近青岛主城核心区浮山湾和西海岸核心区唐岛湾片区,使黄岛加速融入青岛主城区。

但是,当时交通局就给予了否定的答案,具体的答复如下:

结合青岛市及新区规划,目前跨胶州湾通道主要有胶州湾隧道、胶州湾第二隧道(在建)、胶州湾大桥、环胶州湾高速、地铁1号线(试运营)、地铁2号线(规划)、胶州湾过海铁路(规划)七条线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跨湾需求,并促进胶州湾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您提出的第三条海底隧道(山东路、福州路区域连接黄岛端维多利亚湾区域)线路,经研究,维多利亚湾小区位于前湾港区末端,受港区货运交通需求、港区用地布局、船舶通航等因素制约,隧道出洞口需配置快速路连接线,维多利湾区域暂不具备设置隧道的条件。

如今将第三海底隧道的起终点分别置于市北区和红岛高新区,也可以规避黄岛维多利亚湾区的不具备设置隧道条件的这一短板,同时也可以缩短从市区到红岛高新区近一小时的路程,缓解高峰期车流量大的难题,切实为市民提供福祉。

推动青岛环湾交通一体化发展

2020年10月29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正式开工,青岛迎来“双隧时代”!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是西海岸新区与青岛主城区之间的第二条全天候跨海通道,对于缓解新区与青岛主城区之间的交通压力,带动和提升新区北部区域及向西延伸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主要需要克服超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断裂、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法隧道海中对接等世界级难度挑战,所以特许经营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目前,青岛市区连接西海岸新区的第二条海底隧道正在紧张建设中,工程全长17.48公里,总投资157亿元,预计2027年底前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长度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海底道路隧道,并有效缓解跨湾通道交通压力,促进两岸同城化发展,成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新的战略支撑。

作为一个海湾型国际化大都市来说,青岛亟需在环湾交通一体化上进一步谋篇布局。

因此,胶州湾第三海底隧道的建设有利于红岛片区的发展找到新增长点,进而引领全区的统筹发展和梯度发展。并且青岛胶州湾三隧链接了南部市北区的欢乐滨海城、李沧区的青岛北站交通商务区,及北部的红岛经济区,使得北岸城区与市区的往来更加密切,这不仅推动了青岛环湾交通一体化发展,提升胶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更有助力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