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雷布雷德伯里侏儒 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

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

2023-06-12 0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美国科幻迷们经常玩这样一个游戏,他们把众多美国科幻作家的名字分别刻在一副骨牌上,然后每个人用这副骨牌叠一次金字塔,并要求每个人把自认为最优秀的科幻作家放在金字塔的顶部。结果,有四个人经常占据塔顶,他们便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久负盛名的“四大才子”!

  一   美国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海因莱因 

  买房子在任何年代任何地方都不会是件容易的事儿。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有一个32岁的美国人,从海军因为“永久性病残”退役,虽然有病残津贴,不算太穷困,但买了房子之后他发现自己必须寻找新的家庭经济来源。恰在此时,一家科幻杂志刊出了一则科幻小说征文比赛的启事,奖金是50美元。从小就是科幻迷的他决定争取这50美元的奖金,可是,当他写完他的处女作后,却觉得它应该值更多的钱,于是把它寄给了当时最著名的科幻杂志《惊人故事》。《惊人故事》的主编坎贝尔慧眼识金,当即以70美元买下了这篇小说,它就是《生命线》(Life-Line),“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的成名作。詹姆斯·冈恩这样评论这件事情:“海因莱因在32岁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与此同时,坎贝尔则找到了他的明星作家。”

  海因莱因1907年7月7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成长于堪萨斯城。1929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随后在美国海军服役,曾在驱逐舰和航空母舰上担任职位,升至中尉,1934年因病退役。军队生活给了海因莱因重要的影响,除了一身疾病外,他还强烈相信忠诚、领导能力等与军人有关的品质。

  二战全面爆发,海因莱因到海军从事航海机械方面的工作,并拉了年轻的阿西莫夫一起研究压力服和雷达。1945年,战争进入尾声,海因莱因开始重估职业走向。这期间,他有四篇重要作品在《 星期六晚邮报 》上发表,其中《地球的绿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rth)发表于1947年2月,这是美国主流文艺杂志第一次发表科幻小说。

  1947年海因莱因与第二任妻子离婚,次年娶了第三任妻子法吉妮亚·多瑞丝·格斯坦费尔德(Virginia Doris Gerstenfeld)。法吉妮亚是一位化学家,通晓7国语言。她不但与海因莱因白头到老,而且还是他作品中很多聪明、极端独立的女性人物原型。

  有了贤内助, 海因莱因的科幻创作进入第一个稳定期。从1948年到1960年,海因莱因共写了14本青少年青少年科幻小说。这些科幻小说以青少年为主角,既有娱乐性,也有科学性,不但青少年喜欢,成人读者也喜欢,真正的老少咸宜。《银河系公民》《穿上航天服去旅行》《斯通一家闯太空》是其中的佼佼者。海因莱因的青少年科幻小说影响极其深远,其中部分读者成长为新一代的科幻作家,比如乔治·R·R·马丁和康妮·威利斯。

  在写青少年科幻的同时,海因莱因还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人科幻,包括描写外星鼻涕虫入侵地球的《傀儡主人》、表现一个末流演员扮演超级政客的《双星》、与时间旅行相关的《进入盛夏之门》等。1959年《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被编辑认为太有争议而拒绝出版。海因莱因认为这倒是解除了青少年科幻对他的束缚,开始“以我自己的风格写我自己的东西”,写出了一系列有挑战性,重新划定科幻界限的小说。这就是海因莱因科幻创作的第二阶段。

  《星船伞兵》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人类与虫族大规模战争的科幻小说,但作者的写作重心不在战争上,战争只是背景,而在政治观念上:公民权需要平民参加军队为国服务之后才能获得。这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支持的人说该小说宣扬了爱国主义,反对的人则指出,该小说充满了大国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甚至是为法西斯招魂。

  1961年出版的《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是海因莱因最具轰动效果的作品。在这部长达800页的小说里,作者描写了一个人类宇航员的后裔史密斯被火星人养大,等他成年后回到地球,发现依照地球法律,自己是火星的拥有者,而无数的阴谋家对此虎视眈眈。虽然史密斯拥有超人能力,但以他的火星思维方式,根本无法理解和应对人类社会的复杂诡异。幸好有学者巴尔·哈肖像父亲一样引导着他,为他指出这个世界的荒谬,而史密斯渐渐发现自己的命运和基督一样……这部充满了政论的小说,既抨击了地球文明和清规戒律,又阐述了作者对社会文化的独特见解,其中激进的观点完全迎合了当时反文化的潮流,以至于被嬉皮士当做人手一册的圣经,仅在美国就卖出了七百万册。

  “这本书打破了科幻小说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使这类作品从此成为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同时,在崇尚偶像破坏和自由性爱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文化象征。”美国《图书馆杂志》这样评价道。因为出版社对最初手稿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争议,该书很长时间以删节本发行,直到作者去世后的1991年完整版才得以出版。

  1966年的《严厉的月亮》(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被认为是海因莱因的最佳作品。故事发生在2075年,那时,地球对月球殖民地的暴政日益加剧,当地居民在中央电子计算机“麦克”的带领下奋起反抗。这部科幻小说无疑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太空版,作者再次借小说人物之口,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小说对计算机“麦克”自我意识的描写也为人称道。

  1970年以后,海因莱因经历了一系列的健康危机,养了两年多的病才恢复健康,但病刚好勤奋的他马上提笔写作。由此海因莱因进入科幻创作的第三阶段。1973年出版的《时间足够你爱》(Time Enough for Love)又是一部800页的巨著,以回忆录的形式忠实记录了2360岁的主人公的恋爱经历。

  1977年,他因为一根阻塞的心血管几乎中风,之后接受了最早的心脏搭桥手术。同年,他在美国国会两院特别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以亲身经验作证,证明空间技术的副产品对老年体弱者的帮助。术后,海因莱因的精力再次旺盛。1980年之后,已过古稀之年的海因莱因又创作出《野兽的数字》《穿壁猫》《超越日落的航程》等五部小说。

  1988年5月8日,81岁的海因莱因患肺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于睡梦中去世,安坐于科幻星空上。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还在组织早期材料写作《世界神话》。

  海因莱因的同行人,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这样评价他:“从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起,海因莱因便被惊叹不已的科幻小说界奉为当代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他终生保持了这一荣誉。”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也毫不掩饰自己对海因莱因的赞誉之情:“海因莱因不仅仅是美国科幻小说家中的翘楚,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直至今日,他依然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一块金字招牌。”海因莱因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一生创作了十多部短篇科幻小说集和三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海因莱因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带头冲出了杂志的封闭圈,把现代科幻小说带入了图书领域。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间,他以图书形式共出版了22部小说。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从1974年起开始不定期颁发“科幻大师奖”,海因莱因是第一个荣获“大师”称号的科幻作家。

  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他归纳了如下法则:

  法则1,必须动笔;

  法则2, 开了头,就得写完;

  法则3, 控制改稿的冲动,除非编辑发话;

  法则4, 必须把稿子推向市场;

  法则5, 不停地投寄,直到卖掉。

  二  写作机器: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出生在苏联的斯摩棱斯克,父母都是犹太人。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极其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只允许阿西莫夫看《科学奇妙故事》,因为这本由雨果·根斯巴克主编的杂志题目里有“科学”两个字。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了《惊人科幻小说》,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一年后的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真正使阿西莫夫成名的是《日暮》(1941年)。后来,阿西莫夫总结说:这篇应坎贝尔之邀写出的短篇科幻小说“《日暮》是我写作生涯的分水岭……科幻小说界忽然认知我的存在,对我认真看待。年复一年,事实如此明显,我写出了一部经典。”1968年,美国科幻作家协会票选《日暮》为“史上最佳科幻短篇小说”。

  《日暮》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阿西莫夫的创作热情。1942年,他开始以罗马帝国兴衰史为蓝本,撰写大名鼎鼎的“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基地”系列包括《基地》(1942)《基地与帝国》(1945)和《第二基地》(1948)三部曲,以及后来写的前传和后传。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亿,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这时,心理史学家哈里·谢顿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建立基地,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可以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

  “基地”系列以前所未有的篇章书写银河系上千万年的历史,深深地震撼了那个年代的读者。有一则无法证实的消息说,本·拉登之所以把他的组织称之为“基地”,就是因为看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本·拉登是最忠实的阿迷。

  《第二基地》写完的时候,阿西莫夫获博士学位,次年到波士顿大学执教。稳定的工作十分有利于创作。1950年,阿西莫夫开始了“机器人系列”的创作。

  阿西莫夫不是第一个写机器人的科幻作家。他的贡献在于为了能演绎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漂亮故事,他和主编坎贝尔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是“机器人三定律”:

  1,机器人不可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

  2,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

  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

  围绕着这三大定律,阿西莫夫讲述了一系列巧妙的机器人故事。其中一些短篇机器人小说收集在《我,机器人》(I,Robot,1950),和《机器人续篇》(TheRestoftheRobots,1964)之中。较后期的则见于《二百周年纪念的人及其他故事》(TheBicentennialManOtherStories,1976)。在短篇小说成功的基础上,阿西莫夫以机器人为主题创作了两部长篇:《钢窟》(TheCavesofSteel,1953)和《赤裸的太阳》(TheNakedSun,1956)。

  在“机器人”系列中,阿西莫夫特别强调和推崇碳/铁文明和平共处。因此,在他笔下,机器人不再是欺师灭祖犯上作乱的反派,而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阿西莫夫关于机器人的科幻小说不仅在科幻迷中间,就是在专业科学家中间也产生了极大反响。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美国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明斯基曾经邀请阿西莫夫前去参观他的研究,但被阿西莫夫拒绝,理由是担心自己的想象力“会被这些令人讨厌的现实所压抑”。

  1958年,阿西莫夫保留副教授职称并退职专心写作,因为这个时候他写作方面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在大学执教的薪水。但这个时候他的写作重心转移到了科普上。他在《冒险科幻小说》及其他杂志的科普专栏上发表作品,然后双日出版社定期把专栏文章收集成册,整理出版,几十年下来,竟有三百多本之多。他的科普作品同样让人百读不厌。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1982年,阿西莫夫重返科幻世界,继续写作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进而把两个系列合二为一,出版了《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基地前奏》和《基地缔造者》等近十本小说。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阿西莫夫已经是一个艾滋病患者——1983年12月,63岁的他在进行心脏绕道手术时,输血感染到了艾滋病毒。但阿西莫夫从来就不是一个肯向命运屈服的人。他用写作来抗争。他说:“我写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样;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就会死去。”阿西莫夫“一生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

  1992年4月6日,阿西莫夫在感染艾滋病毒9年之后,因艾滋病毒感染并发症所引起的心肾衰竭,在纽约大学医院逝世,安坐于科幻星空上,享年72岁。

  阿西莫夫一生勤勉,每天工作8个小时以上,没有周日,从不度假,几十年间出版了600部作品,据估计他还至少写过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类别除了哲学类以外,几乎涵盖整个“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要求。

  艾萨克·阿西莫夫曾经这样简述自己的经历:“我决定从化学方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我做到了;我决定娶一位非同寻常的姑娘,我做到了;我决定写故事,我做到了;然后我决定写小说,我做到了;以后我又决定写论述科学的书,我也做到了。最后,我决定成为一位整个时代的作家,我确实变成了这样一个人。”

  三  诗意科幻:雷·布雷德伯里 

  2010年8月,在美国著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 出现了一首MV,名字叫《Fuck Me, Ray Bradbury》,浏览次数很快超过了100万次,并被迅速转发到其他视频网站上,总浏览量根本无法统计。该MV由作家兼喜剧演员Rachel Bloom自编自导自拍自演。Rachel Bloom现年23岁,是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她解释说,看过《火星编年史》之后,她被作者在其中展现的智慧所倾倒,很想和作者有一个亲密的约会,所以,在该作者90岁生日来临之际,她献上MV作为生日祝福。《火星编年史》的作者,正是MV题目中的布雷德伯里,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

  雷·布雷德伯里(RayBradbury)原名雷蒙德·道格拉斯·布雷德伯里,1920年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座小镇,很小的时候就成了科幻迷。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通过巴库、罗杰斯的漫画,以及《惊奇故事》杂志,我看到了未来无形和空想的世界。”布雷德伯里回忆说,他11岁就开始业余创作,第一次写作用的是一卷卖肉人用来包猪肉的纸——他拉开其中的一头开始写作,并把写完后的部分再卷起来,整个故事用完了一张纸。后来布雷德伯里获得了一架玩具打字机,这个玩具帮助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

  1934年,布雷德伯里随家迁居洛杉矶,在洛杉矶中学毕业后就没钱继续深造,于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他28岁毕业于图书馆。布雷德伯里对图书馆的迷恋浓缩成一句格言:要是你不去图书馆,那么干脆就连学也别上了。

  迁居纽约的最大好处是使布雷德伯里有机会结交更多的科幻迷,并参与科幻组织的活动。他的首篇获得印刷的短篇小说是《霍勒波岑的困境》,发表于1938年的《幻想!》杂志,那就是一份科幻爱好者的杂志。1939年他自费出版了自己的科幻迷刊物《福图瑞幻想曲》,那时他是白天卖报纸谋生,晚上写自己钟爱的科幻小说——布雷德伯里就这样在自己的科幻之路上执著前进。直到1941年,他的《钟摆》才终于在《超级科幻小说》杂志上发表,这是他第一篇获得稿费的科幻小说。

  布拉德伯里在1942年创作《湖》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接下来的那几年里,他放弃了出售报纸的活儿,开始全职的写作。1945年,他的短篇小说《大布莱克和白色游戏》(The Big Black and White Game)被选为全美最佳短篇小说。同一年里,布拉德伯里游历遍墨西哥,为洛杉矶县立博物馆收集印第安人的面具。接着他的作品开始出现在《惊骇》以及《行星故事》等科幻杂志上,这些作品大多是华美的太空剧,它们虽然都有科幻小说的要素,但似乎更像是幻想小说。1947年布雷德伯里将它们重新整理,结集成了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集《黑暗的狂欢节》(DarkCarnival)。

  从1945年开始,布雷德伯里开始在《绅士》《女士》以及《矿工》等非科幻杂志上以科幻作家的身份发表作品,并因此在以后的1947年和1948年两次荣获欧·亨利奖。布雷德伯里在这一时期发表的300余篇科幻作品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首发在科幻类杂志上,他为科幻小说生存空间的扩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6年发表的《百万年野餐》(TheMillionYearPicnic)是布雷德伯里最成功的短篇之一,引发了作者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浪漫故事。1950年,布雷德伯里将26篇独立成章又有内在联系的短篇故事结集,构成了著名的《火星编年史》(TheMartianChronicles)。

  《火星编年史》确立了布雷德伯里作为著名科幻小说作家的名声。它既是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它没有通常科幻小说坚硬的技术内核,贯穿全书的是梦一样的感受。

  《华氏451度》(Fahrenheit451,1953)是布雷德伯里第一部真正的长篇,它进一步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才华。这部作品讲述了在一个集权统治的未来,所有的书都成为违禁品,消防队的任务就是烧毁图书——华氏451度是纸张的燃点。一个叫蒙塔格的消防队员开始质疑自己的职责。这是一部充满象征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担心。

  《霜与火》是另一篇布雷德伯里的短篇杰作。在小说中,作者设定宇宙间有一个无名的星球,由于冷热交替迅速,星球上生命的新陈代谢快得不可思议,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只能存活8天。面对生命的短暂,人类只顾寻欢作乐,一代又一代过着野兽一般的生活。这时,主人公西姆出世了。他不甘心继续沉沦,立志要拯救人类,于是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传说中的“宇宙飞船”……小说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带着时光匆匆韶华易逝的悲哀,还有哲学上的思量,正好反映了布雷德伯里创作风格的三个侧面。

  六十年代以后,布雷德伯里的减少了科幻创作。七十年代,布雷德伯里甚至连续七年没有发表科幻小说。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诗歌、戏剧、剧本和散文。有趣的是,他的诗也极富科幻色彩,比如他的一本诗集就叫《机械老鼠和机械人在机械城里团团转》(1977)。这些非科幻作品进一步巩固了布雷德伯里知名作家的地位,他是在主流文学界最具影响的科幻作家之一。

  作为一个多产作家,布雷德伯里在科幻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短篇方面。他的代表短篇集还有《图解人》(1951)《太阳的金苹果》(1953)《忧郁症妙药》(1959)以及《去唱奇怪的歌》(1979)等等。

  古怪的是,布雷德伯里的科幻小说却从未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直到1989年,布雷德伯里获得星云大师奖。

  “我在很多别人的诗中找到写短篇小说的灵感。事实上,有好多次我从诗中取一句,把它变成了短篇小说。诗是我的一个爱好,诗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中心……”雷·布雷德伯里在谈论他的创作时曾这样说。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位声名显赫的科幻作家成功地将诗意融入科幻小说,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梦幻交织,充满韵律感的奇妙世界。其作品不仅在科幻界大受欢迎,将他称作“艾伦·坡创始的美国幻想文学的正统继承人”,而且赢得了主流文学界的广泛赞赏。

  布雷德伯里的诗意科幻有着超越时代的魅力,历久不衰。本篇开头那则新闻,那曲MV,不过是再一次证明了布拉德伯里的魅力。

  四  异形与超人的始祖:A·E·范·沃格特  

  1979年,科幻恐怖片《异形》上映,因极其新颖的设定和恐怖的效果而大受欢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赚得盆满钵满,正高兴着了,一个老头找到他,说雷德利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要求雷德利赔偿,不然就法庭上见。后来,双方达成庭外和解,雷德利不情不愿地支付了一笔补偿金来结束官司。要知道,那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美国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的范·沃格特。

  对于黄金时代什么时候结束的,学者们多有争议,时间差距在10年以上,但黄金时代开始的时间,大家还基本上统一在三十年代末。甚至有学者精确地指出,黄金时代开始于1939年7月号的《惊奇故事》,因为那期封面故事是《黑色毁灭者》,范·沃格特发表的第一篇科幻小说。

  A·E·范·沃格特(Alfred Elton van Vogt)1912年生于加拿大的魁北克,他的父母是荷兰人。8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读神话故事,到了12岁,神话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他了,几乎是注定一般,这个时候他看到了科幻小说,从此沉迷,难以自拔。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沃格特中学毕业后,做开始工作,之后他才开始写作生涯。最初他为一些通俗杂志创作小说,包括真实的忏悔录和爱情小说,还有广播剧本。但这种纯商业的写作令他无比苦恼,7年之后他决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最喜欢的科幻小说领域。这时他已经掌握了不错的写作理论和技巧。

  沃格特的科幻写作并不顺利,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说《野兽的天空》被坎贝尔退回重写。第二篇科幻小说《黑色毁灭者》终于在1939年7月在《惊奇故事》上发表。

  在一个荒芜的行星上,最后一只食肉动物“科尔”在饥饿中逡巡。“猎犬号”行星勘察飞船在这里着陆,外表像猫一样温顺的科尔被带上了飞船。

  当“猎犬号”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时,被装进兽栏的科尔开始袭击乘客。它手段残忍,重重一击就可将人的头颅敲碎,然后从人的身体里吸取钾元素。这个怪物可以轻易地逃出装着电锁的兽栏,超声枪也奈何不了它。

  船长克莫顿担起了拯救“猎犬号”的重任。人们历尽波折将科尔关进了机械室,但科尔却乘机夺取正在修理之中的救生艇,逃出了“猎犬号”。科尔万分得意,可它背后的“猎犬号”却突然消失,几分钟后突然出现在科尔乘坐的救生艇的前方……

  千奇百怪的宇宙怪物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幻想空间,沃格特的这部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科幻创作。前面提到的“异形抄袭案”,雷德利·斯科特所“抄袭”的,正是《黑色毁灭者》。

  《黑色毁灭者》使沃格特在科幻界一举成名,巨大的成功使沃格特大为兴奋。1941年,他干脆辞去在加拿大国防部的工作,成为一名专职作家。1944年,他和妻子E·梅恩·赫尔——也是一位专业作家——迁往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好莱坞居住,以便更好地融入美国科幻。这时,他的名字已经被坎贝尔列入“重要作者”名单。沃格特非常勤奋,此后多年,他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小说产量。

  20世纪40年代,沃格特先后又写了三部关于猎犬号行星勘察飞船遭遇各种宇宙怪物,与之厮杀的故事,大受读者欢迎。与后世《异形》之类的科幻恐怖片相比,沃格特笔下的怪物并不恐怖,至少不刻意表现恐怖。那些怪物,更多的是人类在宇宙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具体化身,而在整个故事中,一直洋溢着黄金时代所特有的对科技和人性的信任。1950年,《猎犬号宇宙飞船》(The Voyage of the Space Beagle)得以结集出版,这成为科幻迷的万众欢呼的事情。在1953年,坎贝尔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小说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梦,科幻小说包含了对技术、社会的希望、梦想和恐惧(因为有些梦想是梦魇)。”显然,这话用来形容沃格特的《猎犬号宇宙飞船》正合适。

  1946年,沃格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斯兰》(Slan)开始在《惊人科幻小说》连载。小说中写了一种叫“斯兰”的人种,他们比一般人更聪明,力气更大,反应更敏捷,毅力也比一般人强,并有一种察知他人思想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从头皮上长出来的、隐藏在头发中的卷发有关。人类对斯兰人极其恐惧,企图消灭斯兰人。这个故事是从一个斯兰孩子的角度来展开的,那个叫强尼·克罗斯的孩子在故事开始时只有9岁,他想逃脱人类的追捕,因为人类不仅想要消灭他,还想获得他的力量……

  沃格特在《斯兰》中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人类如果像每篇神话里的主人公一样,只要知道人是什么,人有什么能力,以及如何去运用它们,那么面对可怕的、莫名的危险,人总是拥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有时是不容置疑的力量。

  《斯兰》对超人类科幻的影响极其深远,它没有停留在对超能力的描写,而是着重探讨了常人与超人的关系。六十年代超级漫画兴起,很多漫画作者都承认从《斯兰》那里获得了营养。《斯兰》的成功使沃格特进一步奠立了自己知名科幻作家的地位。在以后的几年里,他至少与罗伯特·海因莱因齐名,而且民意测验显示他比海因莱因还受欢迎。

  他的代表作还包括以异次元为主题的《伊夏的武器店》(The Weapon Shops oflsher)和描写了奇异而荒谬的假想世界《非A世界》(The World of A)。

  1952年,在《终点:宇宙!》(Destination  Universe!)出版后,沃格特暂时停止了写作,开始致力于另一位科幻作家罗恩·哈伯德的“排除有害印象精神疗法”理论的推广与倡导工作。这一工作事实上极大地败坏了沃格特的名声,因为在他协助下,罗恩·哈伯德于1955年在华盛顿成立的科学教,后来堕落为臭名昭著的邪教,其流毒直到至今都还没有清除干净,至于“排除有害印象精神疗法”根本就是伪科学的典范。

  1959年,沃格特重返科幻文坛,相继发表了《精神牢房》(The MindGage)、《狂暴的人》(Violent Man)、《同卢尔战争》(The War Withthe Rull)和《猛兽》(Beast)等作品。

  据沃格特说,他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来自于梦境。在多年的创作生涯当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独特的习惯:他常常设法让自己每隔90分钟就从梦境中醒来一次,好把梦境记录下来。读过沃格特的科幻小说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他作品中确实有种变幻莫测的梦幻特质。

  沃格特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逻辑性,他在物理学、数学、生物化学以及其它许多学科领域里纵横驰骋,任意将它们纳入他的故事之中;他才思敏捷,想像丰富,将一个个类似于神话的世界展现在科幻迷面前。

  因为种种原因,沃格特在深受读者欢迎的同时,在科幻学院派中鲜有支持者。但时光荏苒,经典终究是掩藏不住的。1995年,沃格特被美国科幻作家协会授予大师奖。1996年,他被认定为最早进入科幻奇幻名人堂的四位作家之一。

  2000年,沃格特逝世,安坐于科幻星空上。(授权转载)

  摘自萧星寒《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