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雄激素性脱发定义及分类 雄激素性脱发症状

雄激素性脱发症状

2024-06-28 18: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病?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又称雄激素性秃发、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秃发、早秃、雄性秃、男性型脱发、遗传性脱发等。

在脱发类型中最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通常认为与遗传、雄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时期,男女都可发生,男性更多见[1]。

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和女性中的临床表现略有差异。男性一般表现为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蔓延,额部发际后退,头顶头发脱落。女性症状较轻,多头顶头发稀疏,前额发际线不后移。

目前,雄激素性脱发还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植发、激光等方法,控制或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雄激素性脱发常见吗?有种族差异吗?

雄激素性脱发常见,患病率有性别、年龄和种族差异。

白种男性更多见。

在亚裔男性和非洲裔美国男性中相对少见,且起病的时间也较晚。

可以在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发病,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

男性常发生于 20~30 岁,30 岁前脱发的约有 30%,50 岁前约有 50%,60 岁增加到 57%[1]。

我国男性的患病率约为 21.3%,女性患病率约为 6.0%[1]。

雄激素性脱发和人们口中常说的脂溢性脱发是一回事吗?

一般来说,脂溢性脱发等同于雄激素性脱发。部分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脂腺会分泌较多油脂,因此有时会称「脂溢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对于中国人来说,分哪几种类型?

根据男女性常见的脱发特征,临床分为[1]:

男性型脱发 女性型脱发

此外,部分学者使用「雄激素依赖性女性型脱发」和「非雄激素依赖性女性型脱发」来区分雄激素过多导致的脱发女性与雄激素水平正常的脱发女性[2]。

雄激素性脱发采用哪种分型方法?

BASP 分型是一种男女均适用的分级法,该方法分类形象,实用性强,且易于记忆和掌握[3]。

该分型法根据发际线形态、额部与顶部头发密度进行分级,包括 4 种基本型(basic)和 2 种特殊型(specific),结合基本型和特殊型得出最终分型。BASP 分型的名称便是由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

4 种基本型 L、M、C 和 U,代表前发际线的形状,每种类型再根据脱发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而 2 种特殊型 F 和 V,则代表特定区域(额部 F 和顶部 V)头发的密度,每种类型再根据脱发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L 型:表示前额发际线无后移; M 型:相比中央发际线,两鬓角区发际线后退更明显,呈对称性,类似字母「 M 」; C 型:相比鬓角区两侧,前额中间发际线后退更明显,类似字母「 C 」; U 型:表示前额发际线后退至头顶后,类似字母「 U 」,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F 型:表示头发密度普遍降低,前额区最明显,多见于女性; V 型:表示头顶部显著稀疏,较前额区更明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