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师法自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雄安新区简介视频 【UAS】师法自然

【UAS】师法自然

2023-06-29 1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悦容公园的山水之道

👉中华营城、写意山水

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求是:传承中华营城的理念,打造 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城市风貌。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在此背景下,悦容公园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实施建设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应运而生。悦容公园位于雄安新区中轴线的北延伸段,容城组团与容东片区之间,总面积约230hm 2 。作为雄安画卷展开的起点,肩负着传承经典、面 向未来的时代重任。在雄安新区未来70%的蓝绿空间中,悦容公园无论是区位还是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悦容公园区位

悦容公园传承与创新新时代园林景苑范式所秉承的 山水之道,即中华营城,写意山水。遵循平原建城的基本原则,不在平原堆砌大型山体,而是用写意山水继承与发扬中国园林营苑的山水精神,塑造城园交融的秀美景苑。遵循生态文明之道,发挥生态山水的科学效应。内部整合丘、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重塑近自然的多样性生境体系。外部连接新区蓝绿网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突出区域生态与城市功能的复合。

悦容公园鸟瞰

👉中轴承礼、人文山水

作为雄安新区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公共空间,悦容公园用中 国园林的写意山水之法,延续与收束雄安的绿色“千年轴线”。北部微丘起势,平地起蓬瀛,延太行绵延之势。公园西北高,东南低,绿脉向南延展,与区域地势走向一致。公园理水方面,引南拒马河活水入园,顺地形之势,水脉蜿蜒与“绿脉”交融相生,形成“一河两湖”之水系格局。“一河”为生态河,“两湖”为园林湖。水脉一路向南,经雄安新区中轴,汇向白洋淀。

悦容公园承礼中轴线

山水轴线虚实相生,共叙人文山水。园林之实轴延续雄安 中轴线,在公园南苑打造呼应轴线的园林空间,园林标志性建筑——塔、阁定位在山水之间制高点,主次分明。山水之形呈“水旱双龙”交融之势,蓝绿交织,形成生生不息的悦容山水文明之脉,延续中轴的千年气韵。

蓝绿交织的山水之脉

👉生态优先、科学山水

注重山水的科学性是悦容山水的另一营造重点,悦容山水南 北向延续中轴,突出文化性,东西向织就蓝绿生态之脉,着重生态性与科学性。蓝网绿脉连通两大城市片区——容城组团和容东新区,构建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依托全园的山水基底,实施了4大生态策略:弹性调蓄的河流消落带、8种复合型的生境、多重生态功能的海绵花园、拟自然化的植物群落。

💧“一河两湖”的水系布局

水系由北向南自然流动,呈现“一河两湖” 的水系布局,公园内河道平均宽度为30m,平均水深为2m,总体蓄水量达75.7万m 3 。“一河”为 弹性调蓄的生态河,“两湖”为丰富多彩的园林湖,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仿自然之理的河流消落带

全园规划设计长度为5000m左右的河流消落 带,河道驳岸断面形式主要采用草坡入水,消落带的宽度控制在9~75m,成为陆地和水系的过渡带。河流形态仿自然河道之形,形成多样的河流地貌特征,如岛、渚、湾、滩涂等,为生境创造环境基础。消落带的植物群落选择可耐受一定水淹的湿生植物,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河流消落带

💧公园水系联动街区客水

悦容公园水系联动城市街区,可承担容城 片区两个街区的客水流入,满足城市区域排涝需求。公园河道提供了河流标高在7.5~8.5m之间的水系调蓄空间。在30年一遇24小时暴雨时,河道水位也不会超过限定值,确保地块不受涝。

💧生态净化保障公园水质

公园的水质将达到三类水的水质标 准,透明度达1.5m以上。建立生态效益长久且稳定的水生态系统,通过水生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实现水体净化。采用多级削减的海绵花园体系,通过源头控制、集中性海绵花园处理等多重措施,对进入公园湖泊内的水质进行系统控制。

3 承古叙今的山水理法

公园传承中国园林的造园智慧,以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为核心,构建“一河两湖三进苑、千年绿脉显九园”的总体格局。“三苑”分别为北、中、南苑,其中北苑——林泉得趣、自然朴风;中苑——大地诗画、园林集萃;南苑——山水续轴、景苑胜概。“三苑”的园林山水理法各有特色,自北向南,体现了自然生态向都市景苑的园林风貌演进。

👉北苑山水——岗连阜属、林泉藏幽

北苑位于悦容公园最北部,山水脉络 呈“一河沁两岸,两水环微丘”的结构,通过描摹山林、湿地、田园等自然风貌,刻画了隐于林泉的自然朴风,似有真意的山林意境。地形走势承“岗连阜属、脉络相贯”一法。公园北部微丘脉络起势,山脊线主脉起势于西北侧,主脉、次脉、支脉分级相生,起伏有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山势高点,片植油松,借山之高势,取万壑松风之意,塑松风园;在凹谷之地,借四周地形之围合,以“谷”为特色,取幽谷环翠之意,塑环翠园。

北苑山水理法

北苑之理水,贵在于藏,林泉藏幽。 自拒马河引水至北苑,呈形态各异的洲、渚、荡、岛,有朴野湿地的特征,颇具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意境。水面似隔非隔,障露有致,疏柳横斜,景色悠远,烘托了北苑幽深旷野之趣。

👉中苑山水——旷奥相顾、聚分有致

中苑位于全园中心,中苑山水脉络 呈“双湖合璧,众星拱月”的结构。中苑山水相依,延续北苑地形脉络走势,至景苑中部,地形高耸,形成全园制高点。在城市主要风景视廊交汇处,安置风景塔,控制全园。主脉迤逦,支脉蜿蜒,一主一次,两脉形成两山环绕主湖。地形走势相互咬合,开合变化之间塑造出旷奥相顾的空间。

中苑山水理法

中苑山水格局

中苑主峰左急右缓,在山坡陡坎处筑以崖壁,开一山谷造园,凹谷内 部营造松鹤飞瀑之园林胜景,此景取意宋画《溪山行旅图》,结合塑石现代工艺,模拟山崖气韵,崖、岫、岗、嶂、壑、谷、穴毕备,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地形虽不高,确有奇险之峻。与外侧主湖面形成鲜明的反衬,尽显园林空间之丰富。

松鹤飞瀑

中苑理水讲究“以和为势”“聚分有致”,河流 蜿蜒至此聚合成湖,蔚为全园水景湖面之旷达。东西向主湖聚中有分,以突出湖岸之半岛,架桥以划分水景空间,增加水景层次,使视景线变得狭长、幽深而渺远。岸线、岛屿、矶滩等细节但求古意,避免过于平顺,融入山林背景。理水讲究“水情动、静皆宜”,符合自然之规律。谷中有瀑,以显其势,山中有涧,以闻其声。水之态势,因山而活,得一山涧而造园,取名“清音园”,立意为“山水有清音”,闻其声,畅其情,以感“高山流水觅知音”。

中苑理水对水形赋予了美好寓意,登塔俯瞰之,中苑双湖呈现“鹤鹿同春”之形态,寓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意。

👉南苑山水——山臃虚腹、一池三山

南苑位于全园最南部,其山水布局具备礼仪属性,中 心湖区以湖光山色承中轴之礼,山水布局则呈现“一脉山水,两岸园林”的结构。

 南苑山水理法

南苑中轴对景的地形体量相对较大,主峰高大完整,有气势,以求雄伟之感;次峰起伏绵延山脉,以求俊秀之姿;配峰拱卫在前,以求层次丰富,达到前不掩后,高不压前,顾盼照应的视觉效果。河谷藏于山凹之处,坡谷相辅,虚实相生,正如山水画理论“山臃必虚其腹”,取主山河谷间变化的虚实空间,谷壑、河湾更增加写意山水的神与意。河谷走势顺应湖山主视线的长度,以增加容景湖景深之层次。

南苑理水采用中国园林“一池三山”的经典园林格局,湖中轻点三岛,取“蓬莱仙山”之意。水中三岛,两主一辅,互为呼应。仙岛点缀园林建筑,景观廊桥、亭桥与湖中岛屿相连,更突显了湖上园林仙境般的氛围。南苑溪水理法尤具特色,微丘之中,以“曲水流觞”为立意,塑曲水园。溪水走势仿兰亭书法之笔锋,一水穿枫林成自然之溪,一水寻石矶塑九曲萦回。汇人文之溪,人文与自然在林间溪水畔激荡、交融。在公园主入口悦容台前,引一泓花间叠涧,塑“百花漫洲”景点以迎宾,叠水潺潺,汇聚成池,溪水两岸百花争艳,春色如许。

南苑容景湖

南苑春泽亭

百花洲叠涧

4 诗情画意的山水园境

悦容公园整体采用园中园的布局模式——一棵龙腾树、三篇园林诗、九个风雅园。“九 园”邀请全国知名的园林大师共同创作。气势磅礴的全园山水脉络犹如一棵龙腾树,“九园”就像凝练中国园林精粹的果实点缀其中。

 “九园”概况

在全园山水脉络中形成了峰、岭、谷、壑、岗、溪、滩、潭等不同地貌,为大师园的创 作提供丰富的山水基底,也提供各具特色的园林边界。九园九境,或开合,或聚散,充分生长在自然山水地貌之中。

造园必先相地,大师园的创作,随形就势,立意皆出自园林地貌。“九园”取名:松 风园、桃花园、环翠园、白塔园、芳林园、拾溪园、清音园、燕乐园、曲水园。园林的山水特征定义了“九园”核心园林气质,诸如松风园——松间六事、风雅守真,园林处于山岗,万壑松风中,以松间六事为园林雅集活动;桃花园——桃林深处、阡陌人家,园林描摹现代桃园,以河谷之间的阡陌田园为造景核心,延伸出现代田园生活的重构;环翠园——芳华翠盖、幽谷之境,以园林缩尺读取谷中太行八陉之特色,形成师法太行的山居意象;拾溪园——双溪枕水、水口掩秀,园林因山就势,以山水禅隐为线索,筑禅隐文化之境;白塔园——白塔鸦鸣、群园入胜,塔园共构,以地势高点塑风景地标,携“九园”共谱华章。

“九园”的创作,大都重视山水提炼与写意,融汇南北造园的精粹,传承并发展了中国 园林文化艺术,实为悦容公园的点睛之作。

5 结语

悦容公园是新时代一次大的造园实践,提出了根植于中国园林文化的开放共享的景苑 范式。在山水理法上,首次在大规模的开放空间采取“写意山水”的山水理法,在山水功能上充分结合了现代城市的生态要求与排涝要求,解决城市问题。在园林意境上尝试了古今交融、以中为主的园林创作,园林不仅结合了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彰显了中华风范的景观风貌。悦容公园一经建成开园,即收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被誉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特色标志性空间,为雄安新区的中国画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N]. 河北日报,2018-04-22(2).

[2] 贺风春,周安忆.新时代中国园林营造法式探索[J].江苏建筑,2021(2):9-12.

[3] 城市住宅编辑部. 探析以自然观为核心的中国园林营造法式——访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设计大师贺风春[J].城市住宅,2021,28(8):28-31.

[4] 韩建中.中国园林叠山的传承与发展——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叠山之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09(11):64-68.

作者信息

张毅杉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贺风春大师工作室所长

贺风春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设计大师

本文刊登于《城市建筑空间》杂志

2022年第5期

END

今日责编:李炎

/ 城市建筑空间·云学堂/

喜欢的话,点击下方【在看、点赞、分享】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