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形成与命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隶书在什么朝代出现 隶书的形成与命名

隶书的形成与命名

2024-07-14 2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既然有古隶,就会有一个今隶。今隶也是我们今天说的八分书。

相对于篆书而言,古隶近,这个近的意义是指残存有篆书的痕迹比较多、比较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字法里面篆法比较多。第二,从笔画来讲,比较草率、不规范,篆书的藏头护尾给打破了,隶书典型的波画还没出现,蚕头燕尾尚未形成。第三,从体势上面,它接近篆书,以长方或方形为主。

第二个阶段,今隶是怎么回事呢?从古隶到今隶,是不是说今隶完全是对古隶的一种规范呢?不仅仅是这样。它和后来的发展有关系,两个原因。

第一,在汉朝,隶书逐渐成为官方书体。过去说秦书有八体,到了汉朝的时候,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官方书体,朝代的更迭带来了它身份地位的改变。我怀疑和刘邦本身的地位低贱有关系。他带着一帮穷哥们儿起来造反的时候,不可能用那种他没有学过的篆书。虽然说那个时候官方的书体是篆书,但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被使用得广泛,其实并不多。因为秦朝比较短暂,而且识字的人并不多,于是这个时候隶书摇身一变成为官方文字。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座的父辈那一代,识字的都不多吧。那个时候,认识字的人可不得了。所以汉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现在大家都认识字,那种敬惜字纸的心、字和文化对人的约束性反倒没有了。

第二,是当时的工具、材质所带来的。工具是什么呢?毛笔。有人认为,在中国的上古时期,毛笔就出现了,距今六千年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出土的彩陶,那上面画的图案,一看肯定是软笔画出来的,因为那个线都很长。中国特别讲究线条,线条成为中国艺术主要的形式,所以最终书法的出现,和我们的工具有关。到汉朝,毛笔也高度成熟了。一种说法是散卓笔已经出来,一种说法是披柱法的笔出来了。我个人比较倾向披柱法的毛笔,它中间有一个笔芯,外面有辅毫,弹性和韧性增加了,带来的是什么?是可以写相对来说复杂的笔画、更长的线。原来那种一小撮毛的笔适宜写短线,稍微一写快,就写出类似古隶那种短粗的线条,所以毛笔的改进是一个。

第二个,最主要的是材质变化。到了汉朝,采用古隶作为官方书体,第一要对它进行规范,第二用的比较多,所以这个时候再发布命令,就不再使用诏版这种材质,而改成竹木简或者叫木牍。简,是指长而窄的竹片或木片。它的高度是二十多公分,左手拿,右手在上面写,上下移动的空间正好是这样一个高度,很方便。竹简是凸出来的,这样写的话,就带来一个问题,我这个毛笔在弧面上,突然一落,重了,形成蚕头;然后一拉,要提起来,细了;右边一滑又重了,所以蚕头燕尾的形成,是由于毛笔、竹简的特性所带来的。

第一,本来就想写得随意,结果一带带出来,于是蚕头燕尾在书写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加上官方使用,就把它给规范下来,隶书的蚕头燕尾以及波画就是这样出现的。第二,因为竹子一丝一丝竖着的纹路,使纵向笔画很容易滑下来,写的时候还使不上劲儿,不容易规范,于是这种情况下,它的纵向的竖画,都是短的、写不长。第三,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如果是篆书,比如“天下为公”,长着写,有点浪费空间。怎么办呢?尽量写扁一点。所以隶书在体式上,由于材质、由于节省,逐渐给压扁了。但是压扁以后好像不美观,有点小气,于是开始不断地向两边展开,把笔势给它横向舒展,显得大方,于是向两边去的笔画,全部在竹木简的形式下,变成往两边分出去,我们称之为八分书,是从体势上来讲的,这一类隶书是今隶。今隶逐渐摆脱了篆书的结构、篆书的字法、篆书的线条,从线条走向了有蚕头燕尾的笔画,也就是把毛笔的性能在这种材质上顺势发挥出来。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隶书,都一定是这样的,我们讲的八分书在哪里最多呢,是在西汉时期出土的简牍里面,也就是汉简里面它是一个常规形态,尤其是居延汉简、武威汉简里面。

最后一次规范

到了东汉时期,文字各方面规范了,官方的标准也出现了,书写方式固化下来后,对隶书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隶书的艺术化,主要体现在风格的形成。

秦朝或者秦末以古隶为主,西汉以今隶为主,到了东汉,隶书的艺术化出现。因为汉字有了一个规范的模式后,每个人在写它的过程中就开始出现不同的书写方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递进过以后,写出来的隶书千差万别、风格多样,所以这个时候写碑,每个人都可以写出标准的隶书,但又个性十足,书写隶书的世家也出现了。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既有《曹全碑》的风格,又有《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等等各种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一是有家族传承,另外一个是在不同的材质上进行。

比如今天有人说,错把《石门铭》当《石门颂》带来了。这两个碑确实差不多,但是《石门铭》是楷书,《石门颂》是隶书,两者的线条是一模一样的。当地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就是在石门这个地方,有一个家族是专门给人家写碑的,随着朝代更迭、书体不同,他的书写方式是一样的,写的时候按那个材质,逐渐形成了在摩崖上书写的方式,构成一种家族风格。同样,可能比较规范的像《曹全碑》这样的,正儿八经为一个官员立块碑,他写的时候会越接近官方隶书的标准形,《张迁碑》写得比较粗犷,《礼器碑》写得规范……就是越在官方里面正式的碑,越接近标准形。

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写,还是太混乱,我们现在能够看得到的三百多块汉碑,都是风格各异,就是从这个地域化的、风格化的书写,又开始陷入了新一轮的混乱,于是就出来一个人:蔡邕。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他做了熹平石经。

东汉熹平年间,有感于天下学子写字比较混乱,于是蔡邕花了八年时间,把当时学子要读的经书,用标准隶书规范化地写了一遍,刻成46块石碑,立在鸿都门学的门口,作为一种标准,从此以后按照这个标准写,才不算错字。所以当时天下学子都来这个碑跟前,抄、拓。以至于鸿都门前这个地方“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交通堵塞。不是他的书法写的好,被迫的。比如教育部说,明年考试就考这一百个英语单词,你会怎么样,大家也会跑到教育部门口,咔嚓咔嚓拿个手机把这些单词拍下来。

这种规范的石经字体,有人叫八分书或者今隶,误以为隶书从这里才开始规范,不是的。这也是为什么隶书的名字始终有差异。由于蔡邕对隶书进行了再一次的规范,当时的人就认为,是天下学子的楷模,所以称这种叫楷体,但这个楷体其实是隶书的楷体,是隶书的范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书的楷书,这个规范以后,隶书就基本上彻底定型,而越是定型的东西,它的生命力也不够旺盛,所以后来真书出现,迅速从隶书里面羽化登仙。(九)

讲解/于钟华 整理/彭闽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