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深度解析+剧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隐蔽的意思和解释 《隐秘的角落》深度解析+剧评

《隐秘的角落》深度解析+剧评

2024-07-06 1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隐秘的角落 (2020)8.8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辛爽 / 秦昊 王景春

最近,全网热议的《隐秘的角落》被公认为今夏最好看的青春悬疑剧集之一。主创团队创新采用电影的拍摄手法讲述故事,一定程度上抬升了网剧的艺术水准,豆瓣上一度飙升至约9分的好成绩,收获满满好评。未来类似的12集规格的短剧集应该会慢慢流行起来。

被称之为妥妥 “ 爆款 ” 剧作的背后可没少下功夫呢。可以看出剧本、摄制、美术布景和演员们都十分用心地将情节“ 真实化 ”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代入感尤为强烈。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牵引观众一起洞悉人性最深处的弱点与光辉。

这部透过孩童视角洞悉人情世事,具有深邃意义的作品最终能够和观众见面,我们不由感激近年来严苛审查的高抬贵手。让我想到一句特别在理儿的话: “ 我们的电视剧市场需要诚意和那些本该存在又不得不消失的故事。人间百态,黑白相生,黑暗不该粉饰,而是要从黑暗里追光。”

首先从故事本身来看,它讲述了三个心存天真纯良的孩子闯入纠葛复杂的成年人世界与邪恶力量对抗的博弈过程,初心让人怜惜且动容。双向结局映照了寓意张东升的笛卡尔故事背后的灵魂拷问:“ 你愿意相信童话还是现实?”

我相信每位观众都有自己内心的答案,看透过现实世界的黑暗与绝望还愿意相信童话的人,内心深处一定也会有某个温暖善良的角落。正如主创们一样,因为都希望三个孩子能平安健康的成长,续写友谊的篇章,所以温柔地将现实残忍的结局在画面中处理得尽可能温馨美满,没有泯灭善良观众最后的希冀。

剧中出场即坏人的反派角色张东升“ 推下岳父岳母坠崖 ” 的情节作为本剧中最大的激励事件,进而引发连环杀人案件。我其实对他最多的是同情,其次才是谴责。

张东升作为为人师表的高智商奥数老师,又何尝不想过着正常人爱与被爱的幸福生活呢?他也曾试图过孝顺长辈,努力工作给爱人宽裕的生活条件,也一直想有个和普普一样可爱的女儿。却心之所向,无一实现。

他之所以选择了极端的犯罪道路,和我们这个追求精致的利己主义功利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他沐浴“ 洗白 ”,摘下平日里显得衣冠楚楚的假发、眼镜,让真实的自己对镜自视时,中年的诡异面庞与老龄的“ 秃顶 ” 顽疾碰撞在一起的画面,瞬间令观众毛骨悚然。我想这种强烈视觉冲击营造的正是一个重要隐喻镜头。

第一层含义是其嬴弱的生理特征和来自职场与社会的压力。结合他常扶腰的人物动作与妻子在家的郁郁寡欢,不难得知他至今还没有孩子的原因。事业方面,明明是一位热爱数学、天赋极佳的优秀教师,却人到中年只能混到一个连编制都没有的代课青铜段位。一旦离婚,一无所有。

第二层含义,在他杀人后我们才看到他的狰狞面目。对镜戴假发的动作,代表他过去极力想要活成别人期望的文质彬彬的好丈夫、好女婿、好老师模样。以及想要尽快掩盖自己夜长梦多的罪恶行径,恢复正常生活的平静。

第三层含义,我们回顾下张东升作为入赘女婿的屈辱岁月。他在亲友面前的卑躬屈膝、在单位里的无人问津和对爱人背叛后的无力挣扎……这种头顶的“ 秃 ”,其实也无声地控诉着当他的自尊长期被世俗的偏见与恶意无情践踏后,留在他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痕与烙印。

那个拿水枪挑衅张东升的小男孩一共在剧集里出现过两次,毫不隐讳揭示了他窝囊潦倒的低下社会地位。

第一次在象征苦闷生活穹窿的电梯里,他只当是孩子的顽皮戏弄,便低头离去热心招待爸妈。桌上的红壳鸡蛋与他的绿色菜篮形成视觉上的别扭反差,暗示了妻子的出轨和婚姻的不和谐,而张东升此时很可能还被蒙在鼓里。

第二次当小男孩出其不意地指着他说“ 我是警察不许动 ” 时,他已跳出羞辱的桎梏,站在电梯外居高临下恶狠狠地损毁了水枪。此处也暴露了张东升杀人后,彻底对法治权威的蔑视。

综上,可恨的人亦有可怜之处。尖锐冰冷的社会环境日益扭曲了他的人格,于是他痛定思痛后决定挥刀向着伤害过他的所有人施以报复。说到底,冤冤相报,力的作用永远是相互的,语言的暴力也是最能杀人不见血的利器。

这个从无房无车无事业,还即将被扫地出门的赘婿,到眼看就要得到婚姻完整和财产继承资格的男人,却被三个孩子玩耍时无意间拍摄的犯罪视频打破了他本以为可以息事宁人、走向人生巅峰的假想。于是后续的系列悲剧开始发酵于这场设计得百密一疏的高空杀人游戏......

然而人性的矛盾无法一叶知秋,张东升也曾多次徘徊在良知与邪恶的双轨之间。至少在长达十余集里的剧情中不乏对三个孩子痛下杀手毁尸灭迹的机会,比如下毒。人到中年膝下无子,亲人都被自己“ 团灭 ”后,生活里只剩下形影相吊的漫长孤寂……对孩童的渴望与喜爱,和他仅存的一点良知还是提醒了他最后相信孩子们一次,这也是保全自己,重新开始的唯一路径。

可惜纸终究包不住火,他彻底的疯狂后,还是走向了一条杀人偿命的不归路。在手机短信里看到严良他们从取款机里取了3万块钱的时候,电视里正在放着一部电影,电影的人物台词“ 本不想伤害你们,是你们逼我的 ”。这里对应了张东升的心理活动,也就在此刻作下了要烧死他们的决定。

索性孩子们将计就计,为了救从未正式在剧中出现的人物——普普的弟弟欣欣,决定舍生冒险,结义对抗邪恶。“ 警告信 ”等情节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善念与童真。

“ 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也变成怪兽,因为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人性的基因本复杂,天真纯良与自私怯懦在同一颗心灵亦可并行不悖。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便是小男孩朱朝阳,一个听起来和东升一样积极向上的名字,当然那是理想的层面。

回到现实中,尽管张东升多么卖力工作,朱朝阳多么专心学业,前者还是亲人世俗眼中的“ loser ”,后者也还是同学口中惯骂的“ 假正经 ”…… 不论他们如何想要证明自己,都始终只能生活在社会人眼中格格不入的边缘。他们的内心一样藏有着隐晦暗涩的秘密与为了自保而不可告人的真相。

因此,他们俩是剧中思维最接近的一类镜像人物,唯一的区别就是自保的手段不同。朝阳是孩子,他可以选择封锁内心甚至谎言来守住秘密; 东升作为成年人,自以为可以在法治的盲区拎起屠刀捍卫尊严与爱情,甚至是保护自己的学生。一个是另一个的萌芽成长期,一个是另一个的成熟犯罪期。只不过朱朝阳还年轻,到了人生的岔路口还有回旋的余地。而张东升早已黑化,成为杀戮魔鬼,何其悲哀!

他们的交集里,唯一让彼此慰藉的便是那句“ 他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也或许正因如此,二人内心才有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惺惺相惜与恻隐之情。继而朱朝阳成了张东升黑暗生活里唯一的精神寄托,他希望他纤尘不染出人头地又渴望他成为另一个自己的罪恶延续......

说到演技层面,一直看了秦昊老师很多部文艺片,塑造的角色大多都是内心戏十足,人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显著,一个眼神、一个神态都是千言万语。脸上风平浪静,内心活动却波涛汹涌,溢于言表。用细腻精湛的演技把人性的复杂性、双面性呈现在观众眼前,堪称近乎完美的“ 无冕之王 ”。他的表演理念: 希望演员的名字能够永远藏在角色之后,也是我特别赞同的。

此外,这部戏的每一位演员的演绎水准也都相当到位。一个杰出的演员,他根本不表演,他只是在生活。张颂文、王景春老师便是如此,角色的真情流露,最为真实自然,牵动人心。

三个小朋友都因成长背景异于常人而有着与自身年龄段不符的心智与气质。严良有着过早被社会化打磨的凌厉狠劲,却仗义正直;朝阳有着传统学院派的孱弱淳朴书生气,却不乏阴险;普普有着中和他们二人从始至终的机敏狡黠。小演员们可塑性极强,人物刻画得也完全贴近原著的味道。

小男主朱朝阳从最初对好朋友的仁至义尽、恃强凌弱的憋屈隐忍到不择手段的密谋报复,再到后来对所作所为的良心发现等心路历程让人叫绝。最终庆幸在严良、普普的鼓励下,让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打开了心灵的窗户,勇敢面对妹妹的坠楼事故。这也是剧集结尾处最漂亮的一道人物弧光。

说到这里,如果故事仅停留在呈现表层现象的大圆满happy ending的话,那么它的思想内核也终将趋于庸常之列。这部作品真正细思极恐、后劲上头的底层真相在于,当剧中其他人的秘密都逐一揭开面纱后,最后的高能情节其实才是全剧所暗喻的“ 最隐秘的角落 ”。

我们思考下朝阳读到普普的信泣不成声的背后,除了对好友离世的痛心缅怀,是否还有自己与两位小伙伴的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内疚?复制卡的欺骗、邮轮码头的背叛……注意,那封信是他第二次拉开抽屉后才敢翻开的。

关于严良和普普最后是否活下来了,此前观众是有一定争议的。我们回忆一下第十集开头的狐狸与三只小鸡动画隐喻。从画面看上去似乎是狐狸吃了三只鸡,但是结合最后的剧情来看其实并不是狐狸最终活了下来,因为张东升最后死了,活下来的只有朱朝阳。此处鸡老大代表着严良,鸡老二代表着朱朝阳,鸡老三代表着普普,狐狸代表张东升。普普死于哮喘不治而亡,严良死于邮轮甲板。

追溯到男孩死前和张东升约定第二天见面的时间地点这场戏把故事逐步推向高潮。挂了电话的朝阳和妈妈在家的寻常生活情境,便是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暗含了巨大信息量。

家常便饭,一股劲儿埋头吃鱼的模样透露了他即将奔赴“ 鸿门宴 ”的心虚紧张。在父亲死后,脸上竟还能咧出笑容和妈妈分享暑假班第一名的喜悦。随后到卫生间里拼命刷小白鞋的不安,外化出他多么希望暑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朝阳。妈妈愁容满面的凝视里,她是否也在喟叹眼前这个男孩的冷血陌生,反思自己以往对教育和陪伴问题的忽视?

剖析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个性与心理的塑造,可以把问题放到朱朝阳的成长背景看。我们一味追求孩子学习优异的过程中又是否真正关注过孩子的身心健康感受?家里从始至终让人深感压抑的大面积暗绿主色调,渲染了男孩父母对彼此的情感背叛与主人长期低落郁闷的生活情绪。

剧中朱永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家里看朝阳的情节,几句稀松平常的对谈,便能看出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父爱的严重缺失。他的童年就这样一直悲催地活在大人的欺瞒与家庭的破裂之中,导致了内心异常的封闭与自卑……久而久之,在学校里也从不和同学相处交流,一心学习博得好成绩成了他引起母亲关注的唯一方式。

《坏小孩》的原著作者紫金陈便是朱朝阳的原型人物,这是他从小生活的原生家庭感同身受的写照。

回到剧情,到底有没有第N张复制卡?日记里的记录是否是真相?码头邮轮上那句“ 你沿着走廊走就能看到我了 ”,结果张东升根据电话里的引导,走廊尽头里看到的人竟是严良。而事发之时朝阳独自坐在走廊的另一头安然等待……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 ” ,便是一切的答案。因为这把多米诺骨牌最后无情倒向了他自己和父亲,导致他永远失去了这份久违的亲情。

从胆小怯懦到暗藏祸心的人物转变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是否还记得弱小的朝阳第一次骂脏话、第一次学会打架?那句“ 不要给对手留机会 ”,深深印在了男孩的脑海。开启朝阳对暴力认知的启蒙者正是“ 社会派 ” 代表青年严良。如果一开始看完录像后,如朝阳所愿报警抓获张东升,是否这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而第一个阻止他这么做的人还是严良。这里已经埋下了他怨恨的种子。

接下来,我们重点复盘下对朱朝阳阴暗心理产生最大影响的坠楼事件案发现场。

从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普普暗黑系视角出发。为什么对于一个刚认识不久的朋友朱朝阳被同父异母的妹妹欺负如此有同理心?还主动上马教训朱晶晶?

联想到她在朱家拨打弟弟的电话,明明是七位数的座机号码却只按了四位。而她口中描述的欣欣这个人物是否还活着?岳欣和岳普,谁更像女孩儿的名字?患病的人究竟是自己还是弟弟?勒索杀人犯而来的医疗费目的又作何用……

剧中闪回的普普和家人的全家福画面,弟弟和去世的爸爸妈妈一样是幻象的暖白光背景,三人的关系显得更加亲密,不难想象夫妇二人重男轻女的育儿思想,才在有了普普后冒着独生子女政策的风险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而备受冷遇的普普挡在镜头前的身躯逐渐盖过了弟弟,正和朱晶晶死后朝阳从父亲车里颤颤巍巍的尾座上直接坐到了平时属于妹妹的副驾驶,上位手法如出一辙……二者相似的家庭状况,让女孩将这种对庶出子女的怨恨发泄到了朱晶晶身上。

为了掩盖真相、保护自己和伙伴,至死也没有把朱晶晶的死亡过程告诉最亲的大哥哥严良,而是用了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措辞轻描淡写略过。

最后留给朝阳的信里,如果从正面解读是救赎男孩的灵魂。如果从反面解读,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她作为坠楼事件的始作俑者却把所有责任干干净净地推脱给了朝阳,让男孩感怀于心的同时又终生内疚呢?其心思之缜密,城府之幽深完全不亚于终极大Boss朱朝阳。二人的名字暗藏玄机,可谓日月交辉,旗鼓相当。

再来看到年龄最小尚未懂事的另一个女孩朱晶晶。凭什么可以趾高气昂地欺负朝阳,不假思索、出口连篇就能离间自己哥哥和父亲的情感?这难道不是素日里凉薄自私的大人在小女孩心里言行的倒影……

那个女儿出事之后就毫不吝惜用尽各种手段对付朝阳母子的后妈。这种被害妄想症又何尝不是素日的争宠夺爱卑劣伎俩落下的病根呢。

三人口舌交锋的危急关头,出于安全顾虑和朝阳的善念,还是多次使他焦急召唤妹妹从窗前下来止息战火。直到晶晶喋喋不休、咄咄逼人的气势迫使他恼羞成怒,冲动难遏,才酿成大祸。

第12集中朝阳回忆起普普一闪而过的画外音“ 她要摔下去了 ”和朱晶晶坠楼当时白色裙子被挂在障碍物上的画面,可以推理在女孩临死前其实是有最后的获救机会的。

或许男孩出于害怕失去这个世界上唯一关怀自己的父母之爱和对妹妹的嫉妒,最终在愤怒的驱使下选择了见死不救……更甚者是否和开头第一幕张东升杀人的手法一样助推了被害者?毕竟他们是全剧最相像的两个人。他在对抗他,他也或许在成为他。两个人都爱数学、都爱笛卡尔、都喜欢白衬衣、都被世俗所偏见、都渴望得到亲人全部的爱……

这几段戏拍的特别意味深长,细节处可见编导场面调度与视听语言的深厚功力。在案发现场的情节里,画面影调从现实主义画风突然转换到充满朦胧迷幻感的暖色调滤镜值得深思。

朝阳在说出警方逼问的供词时看所有人的闪躲眼神和急促呼吸,仿佛在审度全世界投来的道德审判。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勇气正视镜头,即这个法治社会的运行规则。

至于男孩后来和警方阐述了什么,除了结尾那句令人锥心的“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的说辞之外,我们都可以诉诸想象。导演的留白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观众内心相信什么便会看到什么,仁慈的人感知到男孩追悔莫及的善念,缜密的人觉察了男孩内心仇恶恐惧的黑洞。

我们再回顾到严良回光返照般出现在学校操场的情节。他身着从未在剧中穿过的白色T恤,学校大门敞开的瞬间,一个人走进来找到朝阳,从最初的怨念到最后的释怀,和从前看朋友的无邪眼神已经大相径庭了。而整个过程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学生注意到这一幕。画面的暖色调白光和人物的强背光走位,暗示着这个干净的男孩仿佛去往天堂的离世。另一层面上,也代表他在邮轮出现的情节为朝阳的心理暗室照进一束阳光,让他没有彻底成为黑化的魔鬼。

朝阳看似装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却又频频回头的内心中究竟在恐惧什么?孩子潜意识里的复杂生怯到若无其事的神情转变让人脊背发凉、不禁生畏……

因为我们在朝阳身上看到了第二个死去的张东升的影子。前者病态扭曲、手段残忍,后者阴狠可怕、步步为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所有的当事人都相继意外离世,每每午夜梦回,想起少年时这个世界上唯一把自己当朋友的两个小伙伴,朝阳的内心是否又会泛起翻涌的涟漪?这些秘密也许明天就会真相大白,也许将遗憾地尘封在男孩心底最隐秘的角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隐秘的角落,剧中人如此,我们普通人亦然。

周春红出于在职场寻求庇护也好空闺情感上的落寞也罢,她亦默默真心爱过主任。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在男方求婚的时候断然拒绝,不然当得知主任另寻新欢时又怎会情不自禁潸然落泪呢。

朱永平在王瑶的指使下,带着录音笔约会套话儿子。最后回家听录音不巧发现儿子开过拉链的声音,此时觉察到女儿的死因大概率和妻子的猜测吻合时,看着晶晶的照片猛扇自己耳光。儿子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手刃儿子,将其送进监狱。真相的痛楚他只能藏在心底,最后化为告诫儿子重新开始的遗言。

陈冠声为公为民,做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警察,他的内心却也有隐隐作痛的遗憾一隅。所以晚年一直想要照顾严良,单名一个“ 良 ” 字体现了他与兄弟望其走正道做好人的良苦用心……

“ 阳光越强烈,阴影越强烈。但反过来,隐秘的角落最终还会有阳光照进来。” 从主创的初衷看来,剧集相较于原著对“ 恶 ”的探讨已经手下留情了许多。作品还是有不少积极向上的元素调整,至少我们看第一遍的时候,最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些真善美的东西。人之初性本善,应该是大多数人相信的真理。

所以,剖析了不忍直视的人性黑暗,我们当然也可以选择相信童话的温情圆满。欣慰于孩子们不负所期,未染罪恶,像小白船的理想国中那样纯洁无瑕的美好。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才是他们灵魂最终的徜徉地,晨星是灯塔,照亮回家游玩儿的路……

善意地去假设如果张东升不是长期处于被社会所唾弃的边缘底层,体会了太多角落里的丑恶黑暗,他最希望一切可以重来。做一名合格的丈夫、优秀的老师,说不定还会和三个孩子成为良师益友,收养他喜欢的孤儿普普。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和学生们谈论数学题和笛卡尔……

如果时间倒回到严良和普普第一次在剧中找到朝阳的画面。我相信男孩还是会为好朋友打开大门施以援手,因为真挚的友情不会骗人。和他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是他整部剧里唯一可以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嬉笑打闹的日子,没有欺辱、孤立与讽刺。三人义结金兰,肝胆相照……这也是男孩整个少年时代里最灿烂的记忆。

朋友看完这部作品,和我感言: “ 童年是欢乐的代名词,可我们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 《隐秘的角落》无疑是致敬那个消失的年代里最具怀旧色彩与人文关怀情愫的犯罪剧集之一。 故事鲜血淋漓,却也温暖至极。所传递的思想价值像一面光洁而硕大的镜子,让我们每个人深省自我的内心与社会公德。

那么,你是否也被生活的阴暗面伤害过呢?张东升那句 “ 信任是要付出代价的 ” 话仿佛言尤在耳,在某段糟糕的经历里一语成谶,成了我们吃一堑长一智的箴言。人性与恶的距离,可谓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世间万物因果轮回,善恶是非自有业报。或许我们都曾受过伤,但我相信内心澄明的人终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最后,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健康地成长; 愿我们内心每一处角落都能向阳而生,善待自己,温暖他人。

后记:

这部好剧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很多,

国产悬疑有如此橙色真心很赞 !!

所以解析的地方我尽量写的比较详细,

哈哈 作为一名19线编剧的“拉片”职业病……

Anyway个人观点,谢谢你看完鸭!🌸

嘿! 暑假又到了,一起爬山吗?⛰️

纯郊游的那种 ~ ~ ~ 😎 😎

“我希望一切可以重来。”

“你不是希望我将来做个好人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样才算好人。”

“只有你真正强大了,才能够帮助别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