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应该怎么买?材质、大小、容量,4个角度教你挑到对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瓷碗如何选择好坏 盖碗应该怎么买?材质、大小、容量,4个角度教你挑到对的

盖碗应该怎么买?材质、大小、容量,4个角度教你挑到对的

2024-06-29 2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实测,发现快客杯身上,仍旧沿袭不少茶壶的缺点。

比如,壶口偏窄,不如盖碗的碗口大。遇到干茶体积偏蓬松的茶叶时,投茶入壶会有洒出风险。

比如,出水口相对固定,不像盖碗那样能自由调节开口角度。

比如,在倒出茶汤时,出汤速度偏慢,不如盖碗干净利落。

对刚入茶圈的新茶客来说,如果担心盖碗泡茶烫手,先买来快客杯练手无可厚非。

用惯盖碗泡茶的老茶客,会觉得快客杯的局限多多,不如盖碗得心应手。

盖碗泡茶虽好,百搭又实用。

但谈起盖碗挑选,圈内有这4点争议,值得辩一辩。

《2》

一、材质是选玻璃好,还是陶瓷好?

当然是陶瓷好,茶具里,瓷器才是主流!

玻璃盖碗和白瓷盖碗相比,有不少不足之处。

最明显的地方是,玻璃盖碗泡茶很容易烫到手。

因为玻璃的导热速度实在太快。

往里注入沸水后,热量也会迅速蔓延。

短短数秒内,沸水遍及之处,碗内碗外都很烫。

像赤焰不绝的火焰山,温度很高。

哪怕手法没错,抓握在两侧碗沿上,也会因热蒸汽影响,导致碗沿变得很烫,让人在泡茶时无从下手。

另外,经过上手实测发现,在泡茶过程中,玻璃盖碗太“滑”。

玻璃材质通透,表面光滑。

清洗时,轻轻擦拭就能干干净净,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

正因材质表面过于光滑,玻璃盖碗在合盖倒出茶汤时,合盖角度容易打滑。

像用菜刀切菜,刀把打滑,容易切伤手。

在合盖倒出茶汤瞬间,若盖子打滑,合盖开口顿时变大。

不仅会导致茶叶随着水流,一起被倒出。

还会因为茶汤倒出洪峰过于湍急,滚烫热茶部分倾洒在茶盘上,一不留神就烫到手!

玻璃盖碗看起来,虽说具备简约风的现代美。

但稳妥起见,泡茶还是用白瓷盖碗好!

《3》

二、碗壁厚的盖碗更能防烫?

网上有主播介绍,盖碗泡茶要是怕烫,那你就选厚一点的。

碗壁足够厚的盖碗,用起来更有安全感。

厚实得像一堵墙的盖碗,能有效拦截盖碗内的沸水热量,抓握起来不怕烫手。

以过来人的身份看,这番话听起来虽然漂亮,实际泡茶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碗壁越厚,从物理角度上的确能隔绝大部分热量,但这对泡茶没有好处。

用三指握碗法时,大拇指和中指需要抓握在两侧碗沿上。

注意了是碗沿,即盖碗的碗口往外撇出的地方。

大多数时候,碗沿宽窄适中的盖碗,只要将手指抓握在碗沿上,就能远离滚烫的碗身,不必再担心烫手。

碗身/碗壁厚不厚,对泡茶防烫手没有实际意义。

不仅如此,在盖碗的“厚”与“薄”之间,更建议选后者。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碗壁太厚的盖碗,拿着不轻便。

注水后会显得笨重,泡茶过程较为费力。

另一方面,碗壁厚的盖碗,散热效果不如碗身轻薄的盖碗来得好。

担心盖碗泡茶烫手,选碗壁薄一些的会更好!

《4》

三、喝茶人多要不要用大盖碗?

在朋友那喝茶,看到他新买了个青花大盖碗。

估摸着,容量得有180毫升左右。

和标准白瓷盖碗一比,显然是庞然大物。

呀,你怎么买了这么大的盖碗?

朋友的答复是,专门买来待客用的。

因为他们的设计所,经常会有客上门,在场喝茶人数常会超过六、七人。

这种情形总感觉盖碗容量不能太小,不然泡出来的茶水不够分。

朋友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也用不着非买这么大的盖碗不可。

担心在场人数多,茶汤不够分,大可“两冲并一水”。

选一个容量大一些的公道杯,连泡两冲茶汤进入公杯内,再去分茶。

这种二合一的做法,简单又轻松,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是大盖碗,反而会不实用。

因为大盖碗笨重,泡茶时拿久了容易手酸。

手腕劲稍有不足的人,容易拿不稳。轻则盖碗泡茶手抖,重则失手打翻盖碗导致烫伤,着实不可取。

因为大盖碗的碗口直径宽,若是手指不够修长,很难稳当抓握在盖碗两侧。

对绝大多数茶客而言,大盖碗存在难驾驭、不顺手的问题。

因为大盖碗会稀释茶味,影响茶香,聚香效果差。

一泡5克的福鼎白茶。

一泡5克的正山小种。

一泡8克的武夷岩茶……

它们在冲泡时,用标准盖碗冲泡,茶水比例正好完美。

若是换成大盖碗,则会面临“一泡不够,两泡嫌多”的尴尬!

《5》

四、碗口是选“大”还是选“小”?

网上见过一种修长细高型的盖碗,远远看去,很像摆在茶桌上的花瓶。

因为它的碗口偏窄。

这种碗口窄小的盖碗,冲泡条索细巧、造型紧结的茶叶,尚且能够兼容。

但遇到老丛水仙、寿眉散茶时,那就难办了。

投茶过程中,多有不便。

干茶容易洒出来不说,还会出现放不下的困扰。

即便勉强之下,能将干茶塞进去,但注水又很麻烦。

蓬松的干茶堆得高高的,没过碗盖的碗口位置。

注水在干茶叶片,容易往茶盘洒出一圈水。

不如用“大肚子”盖碗来得稳当。

常见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肚盖碗,包容性更强。

虽说模样看起来不如细高型盖碗那样身材窈窕,略显敦厚。

但泡茶时,宽大的碗身能兼容下更多茶叶。

即便遇上梗叶张扬,叶片蓬松的秋寿眉散茶,也能完美包容!

《6》

前段时间,在网上买了个玻璃高脚杯。

说实话,那个高脚玻璃杯是精致好看的。

但平日喝水时,却很少拿出来用。

买回来后,一直放在柜子里陈设。

因为那个高脚杯,连接杯底与杯身的只有极细的玻璃棍。

像欧洲贵妇曾经热捧的束腰裙,腰身极窄,盈盈一握。

如此纤弱的造型,头重脚轻,稳定性不高。

可供远观,用起来始终不踏实,生怕摔碎。

联想到买盖碗,也是同样道理。

盖碗是茶具,是日用物。

比起精致、美观、能撑场面,更重要的是实用。

若是为了装饰茶桌,倒不如直接摆个花瓶,挂上一幅画!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