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陪伴机器人商业计划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陪伴型机器人商业计划书 老人陪伴机器人商业计划书

老人陪伴机器人商业计划书

2024-06-26 1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老人陪伴机器人 商业计划书,老人陪伴机器人介绍,2,用户 50岁以上老人 功能 生活陪伴+家庭协助,产品构成 机器人终端:简单人机互动,定时提醒、安全监控、远程视频交流,定制化Android平台。 适合老人的交互系统:适合老人的语音、手柄等交互方式。 后台管理云平台:云端管理,远程升级、大数据处理。 扩展应用:辅助类、娱乐类、沟通类应用无限扩展。 智能手机客户端:一组供老人家属使用的App。,互联网,为什么要做老人陪伴机器人,3,问题多、受关注,儿女的痛点,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智能化老人产品满足情感和生活需求,老龄化是当今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老人的需求越来越得到社会关注 缺乏儿女的关怀和沟通,是老人情感生活问题之一 现有针对老人的智能产品很少,并且普遍功能单一,操作复杂,没时间:80%儿女无时间陪伴陪老人,只能交保姆或老人自己生活 没精力:儿女需要工作,无太多时间陪伴老人和沟通,智能陪伴:可以搭建和子女的沟通桥梁,并且能够通过人性化互动起到疏导老人孤独情绪作用 生活助理:协助或者提醒老人做一些日常家庭事情,智能互动、家庭沟通、自主巡查、定时提醒,老人陪伴机器人市场及前景,4,全球有6亿6

2、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国老人高达2亿 中国老年人用品市场份额将上升至2万亿元,作为老人服务的入口平台,成为生态系统级的产品 老人陪伴机器人+传统老人用品=老人用品电商平台 老人陪伴机器人+服务平台=智慧养老全方位服务平台,老人陪伴机器人产品销售与服务 攻占万亿规模的市场,抢先市场份额 建立市场的认知和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利润,市场规模,近景,远景,老人陪伴机器人核心功能,陪护:陪伴式看护 随时远程视频照看 自动安全告警 智能生活提醒,陪玩:陪伴式娱乐 聊天 社交 互动视频,5,陪行:智能行进 智能壁障越障 智能导航,核心功能:智能陪伴,儿女的实时替身,老人的智能助手,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 新的模式和架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颠覆传统机器人 机器人的智能和管理放在云端,能力无限、开发升级容易 机器人终端简单化,降低机器人的成本,更实用,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可能,可行性,互联网/局域网,机器人终端(本体)负责运动控制、传感、人机交互,机器人云大脑负责智能(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数据管理与分析、应用管理,典型使用场景-陪伴,6,儿女随时随地指

3、挥机器人远程视频,查看家中情况 远程控制机器人运动,监控全方位、无死角 随时与老人视频通话,了解详情 随时一键救援 设定智能生活助理,例如给做法提醒、用药提醒等 设定告警规则,有问题机器人及时通知保姆 机器人可自主运动,并可以自动拍照录像,儿女可以随时随地用远程视频,查看老人现状 跟老人远程通话聊天 远程陪老人下棋等娱乐,数据和视频记录,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供儿女查看 识别家中场景,自主运动 简单智能应答 家庭自主巡查,生活看护,社交和娱乐,更智能、人性,针对老人的专业设计,7,交互:自然、简洁 语音、手柄交互 减少复杂操作 误操作提醒/回滚 简洁清晰的UI界面 拟人化语音提示,可靠:避免损坏 加固、防水设计 避障设计 隐藏式电气接口 配重、着力点设计 模块化维修,健康:避免影响健康 老人可以接受外型 无尖锐边缘 环保材料,根据大量调研和前期产品反馈,针对老人做了大量专门设计,产品特点和亮点,扩展性强 更多更好的应用扩展,随时陪伴 老人和儿女的自然纽带,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每天陪老人多一点,适合老人 界面简洁好操作;采用简单语音交互特点的设备机器人,价格便宜 普通家庭买得起,智能 不断成长

4、的人工智能,能识别语言、人脸、动作、场景、规划路径,产品特点,8,亮点: 智能互动式陪同伙伴,产品架构,9,机器人云大脑,机器人应用商城,用户通过商城购买机器人应用和配件,支持第三方应用,用户通过App与云大脑交互,控制机器人,机器人由云大脑控制,应用配件,机器人本体,手机App,云端是产品的核心,机器人云大脑是机器人的控制中心 云大脑可以开放给第三方开发各类机器人应用,核心平台-云机器人操作系统(CROS),10,机器人底层由云机器人操作系统(Cloud Robot OS,CROS)管理 由机器人终端操作系统和云大脑操作系统构成 终端负责传感、运动、交互以及音视频 云端负责智能、应用管理、数据管理等功能,互联网/局域网,定制的Android,传感器控制,语音系统,运动控制,视频系统,控制消息总线,表情控制,终端控制接口,终端视频接口,终端语音接口,智能交互接口 (R U I),终端数据接口,数据融合,语音协议 视频协议 数据协议 控制协议,IaaS+Paas平台,语音系统,视频系统,控制消息总线,语音识别,终端控制接口,云端视频接口,云端语音接口,客户端交互接口,云端数据接口,数据融

5、合,数据转发,应用管理,人脸识别,动作识别,场景识别,路径规划,机器学习,开发接口,产品功能及路线图,11,Y1:第1代产品开发 完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Y3:第二代产品开发&平台化 在第一代产品基础上完善云大脑,实现更智能化、人性化的机器人 完善平台,形成以机器人为入口的生态系统,远程视频 远程通话 录音录像,简单人机互动,录像分享,附加的增值服务:激光笔、智能家居等,行为分析,定时提醒,语音识别,智能问答,自主运动,服务平台,自主巡逻,迭代开发,老人电商平台,更多授权的第三方应用,人脸检测,Y2:第1代产品完善 整合应用和内容;并根据用户反馈持续改进功能、改善用户体验,CROS1.0,CROS1.x,CROS2.0,自学习,商业模式:用互联网的思维做陪伴机器人,12,机器人销售,机器人增值应用服务,机器人应用和数据服务,云大脑平台授权使用,近期(3年内)主要营收来源,远期(3年后)主要营收来源,用户群培育 前期依靠有价格竞争力的机器人硬件+捆绑免费应用吸引客户 终端用户群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平台免费使用和升级 基于用户连续使用数据和大量用户群数据的增值应用 产业生态拓

6、展 老人用品展示,推广,销售平台(机器人是承载平台) 高端智能类老人增值服务(云大脑是承载平台) 以机器人为中心的配件产品 创建“潮流”品牌 与品牌渠道合作,让“机器人进入家庭”“家家都有机器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与智慧养老产业结合,占领家庭 互联网化营销:粉丝社区、线上线下活动、事件营销等,营销渠道,第一类:通过政府渠道建立用户认知,第二类: 合作和OEM、铺开渠道,第三类: 拓展互联网渠道,形成运营能力,分时、分批逐步搭建、完善渠道平台,竞争分析,14,格局分析: 整体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目前市场大部分产品都集中在儿童市场 老年人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可占有先机 发挥自身技术积累和跨界产品优势,尽快形成竞争壁垒 间接和潜在的竞争,有机会转化为合作伙伴,公司优势,15,依托中科院机构长期的技术积累 国内最早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团队之一,已打通各环节 熟悉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支持创新的端+云架构机器人,端+云架构使机器人成本和开发周期成倍降低 机器人终端主控部分利用成熟方案 已打通制造供应链,深圳制造,成本全球最低 依托品牌渠道,降低营销成本,前期产品积累了大量用户反馈 有跨界产

7、品经验 在用户体验、健康安全等做了大量设计,新架构使机器人硬件极简,更可靠 硬件等由深南电路等长期合作厂商生产,具有通信级可靠性 前期产品积累了丰富的结构、电装经验 产品经过专业的测试和认证,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产品优势,质量优势,有机器人公司的产品和经营经验,掌握用户反馈 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和全球知名企业的职业经历 技术背景跨机器人、智能系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有机器人、教育和移动互联网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顾问团队 有云端开发和运营技术支撑,机器人创业经历、产品技术跨界背景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团队优势,现有基础-“沃的宝贝”家庭机器人,16,家居控制,远程视频,远程遥控,上网搜索,动作检测,个性表情,多媒体控制,内容互动,自动充电,人脸检测,语音识别,为胡锦涛、路甬祥、科技部等领导和中国联通等企业做演示。 展会上受到企业和媒体极大关注,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是国内首款移动互联网家庭服务机器人 集成了多项技术,打通了各技术环节,现有基础-“伊瓦”陪伴机器人,17,打通了外观、UI、结构、模具、PCB加工、组装、测试、元器件供应链等各个环节 整合、移植了一批应用和内容 销售1300多台,获得大量用户反馈,现有基础-云媒体推送分享平台,18,打通了云架构下的设备管理、内容互通、多屏互动 实现了多种设备的云端管理、大数据采集 产品上线运行,服务于联想、曙光、北医三院等多家用户,云标牌、云分享、云相册,资金需求,19,完成产品设计研发;布局渠道,扩大量产和销售;实现盈亏平衡;着手第二代研发,上市,小批量量产;建立销售渠道;实现销售目标,平台持续完善;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8年,主营业务:老人陪伴机器人及应用服务 融资需求:原型产品,200万元;批量产品,300万 阶段目标:,初始轮,A轮,B轮,财务安排,20,定价策略:机器人(含核心应用)15002000 盈亏平衡:第三年 股权比例:团队65%,投资人20%,预留15%左右 退出方式:?,Thank You !,

《老人陪伴机器人商业计划书 - v1》由会员xinq****97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陪伴机器人商业计划书 - v1》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