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除法计算表 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

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

2023-04-14 2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

《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1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x

最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

课题

分苹果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

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笑笑和淘气正在讨论一些数学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

(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根据上图信息,你能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吗?

(学生回答)

(2)解决问题:

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a、学生独立思考。

(提示: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

b、小组内交流。

c、集中交流。

(说出结果,并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生2、6+6+6=18,可以放3盘;生3、18-6-6-6=0,可以放3盘。

(3)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竖式除法的写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a、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b、尝试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c、教师提示。

d、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生小结:

18是被除数,表示有18个苹

认真听,引起学习兴趣

 

看图,找信息,汇报

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分析、理解

独立完成

汇报成果

理解每一步含义

 

进一步认识理解思考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e、果;6是除数,表示每盘分6个苹果;3是商,表示分3盘。

②教授写法,学生试写

a、学生介绍,教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b、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

先写被除数18,然后写除式,3要与8对齐,然后写积18)

c、为什么3与8对齐?

(4)填一填,说一说。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

(2)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圈一圈、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

(3)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A学生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B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说题意,列算式,订正

题是什么意思?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强调“圈一圈”

独立完成,汇报,集体订正

 

回忆本课内容,谈收获

 

分苹果

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18÷6=3(盘)

3

6√18

18

-------

0

教学反思

课题

搭一搭

(一)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

重难点

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wWw.Xkb1.cOm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

准备

课件、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搭正方形的画面。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搭正方形。

 

二、引导探究:

1、组织小组讨论: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搭3个,剩1根,不能再搭打下去,引出有余数除法。

2、认一认,想一想

13÷4=3(个)……1(根)

3

4)13

12XkB1.co

1

 

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余数。

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各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

 

激发本节课学习兴趣

迅速进入情境

准备13个圆片或小棒

每个同学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

 

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结合具体操作活动,确定单位并相互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当小棒根数为14~20时,除数和余数是怎样变化的,它们有什么关系?

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数验证结论。

 

三、巩固提高

1、摆一摆,填一填。

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过程。

 

2、做一做,填一填。

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余数和除数关系的探究过程。

 

3森林医生。

帮助学生克服在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错误:

余数比除数大,写错单位。

四、总结

学生操作(用学具摆一摆)。

再列出除法竖式,完成搭一搭、填一填。

发现:

余数一会大一会小,余数要比除数小,并探究原因。

 

右题可以用圆片代替果子摆一摆,也可以用圆圈代替果子画一画。

 

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再列式计算结果。

 

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

 

 

搭一搭

(一)

13÷4=3(个)……1(根)

3

4)13

12

1答:

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

 

课题

搭一搭

(二)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余数含义,学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经历搭房子的实际操作过程,体验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和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

方法

合作与探究

教学

准备

学具小棒若干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

出示书中情境图

(出示课件)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搭一搭,填一填?

(二)探究新知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2.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书中图片

异口同声回答

学生动手搭一搭、填一填

边搭边说

小组内进行

说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13/5=2…3

看一看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1)平均每人分到()块积木,还剩()块。

(2)结合分物过程,和同伴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3)分别写出除法算式

(4)最大能填几?

(5)想一个可以用“10/4=2…2”解决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举出实例

 

搭一搭

(二)

16÷6=2盘)……4(个)

课题

搭一搭

(一)、

(二)练习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能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

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

方法

对话交流、玩中学

教学

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

3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你是怎么想的?

3×( )<22  4×( )<37

( )×2<11  ( )×5<38

2.用竖式计算除法.

 27÷5=38÷6=47÷9= 

重点指导:

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忘在横线上写余数.

二、综合练习

1、判断。

(1)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做差。

()

(2)在除法里,商一定比除数小。

()

(3)15里面有几个4?

列式为

15÷4=2……7()

(4)30÷6=5,表示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

2、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

还剩几只?

3、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学生独立试填,集体订正

 

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先手势判断,再指名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4、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

还剩几个?

三、拓展训练

1练一练:

24÷735÷671÷817÷2

余数是3的算式

余数是5的算式

余数是1的算式

2、练一练:

1、□÷□=3……2,除数最小是(),当商是3时,被除数是()。

2、□÷5=4……□,余数可能是几?

把算式写完整。

(能写几道写几道)

3、□÷○=8……6,○最小是(  )。

4、□÷7=6……○,○最大是()。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齐练,指三名学生板演,并说明算理,集体订正。

 

根据得数的余数把算式分类,可以计算,也可以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指名说出理由。

 

谈收获

 

搭一搭

(一)、

(二)练习

余数是3的算式余数是5的算式余数是1的算式

课题

一分草莓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教学

重难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

方法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

准备

电脑、课件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复习 

1. 提问: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 练一练:

10÷5     16÷5     

 18÷5     20÷5       33÷5

 

 二、探索新知 

1. 探究试商方法。

 

(1) 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

还剩几个?

 

(2) 列算式:

55÷8 

(3) 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 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

所有商6。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

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看课件找出信息

 

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小组讨论。

学生在情境图中圈一圈,交流体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思考:

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 讨论: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6) 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 填空:

P8“每7个草莓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

 

三、巩固练习:

 P9“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1题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2题先让学生想想方框里能填几,再想想方框里最大能填几,最后独立完成。

3题让学生交流竖式各部分意思。

分草莓

55个草莓平均放进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6

8√55

48

-------

7

答:

每盘放6个,还剩7个.。

教学反思

课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

重难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方法

回顾、反思、整理、应用

教学

准备

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

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3)列式:

22÷4=5(条)……2(人)

答:

至少要租6条船。

 

 

先独立思考,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你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

请用小棒或花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3、试一试。

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

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列式解决吗?

 

三、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

后指名回答。

条件:

每时租金9元。

问题:

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租船

22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人)

5+1=6(条)

答:

至少要租6条船。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一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教学

准备

情景图、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第13页第1小题

“()里最大能填几?

 

2、课本第13页第2、3小题。

“列除法竖式”

 

二、综合练习

1、课本第14页第4小题

 

2、课本第14页第5小题

 

A、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如何做题。

B、学生自主完成题目。

C、班内汇报交流。

先找一位学生详细汇报自己解题的全过程,然后再找学生简要汇报其它题目的答案。

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B、反馈。

首先找一位学生在班内汇报自己的试商方法,全班学生共同判断正误。

其余题目同位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A、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

B、同座俩人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C、班内汇报找一位学生在班内说说答案,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A、学生独立审题。

B、学生独立列式完成题目。

(要求学生列竖式解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课本第11页第6题

全体师生共同研究,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师做补充。

 

三、总结

说说在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C、班内汇报总结,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做出题目来的。

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A、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B、班内汇报总结。

C、第3个小题有些困难,估计小部分学生也能说出答案,让他们详细得表达自己的思考全过程。

 

说说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一

 

教学反思

 

课题

二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在熟悉的环境中正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下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四个方向。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体会物体监督位置关系,增强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

难点:

应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

方法

观察法、小组探究

教学

准备

教科书附页1中的记录纸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

活动一

观察体验——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吗?

1、说一说、指一指太阳升起的方向。

2、说一说、指一指其他三个的方向。

 

活动二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小组活动:

1、观察并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上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各自在记录纸上记下来操场上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并标明四个方向。

3、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讨论:

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到操场上

指名回答

学生一边说一边指

学生面向东方

尝试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指名让他一边说一边做给大家看。

同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小组观察说一说

 

写在记录纸上

回教室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组织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三

想一想填一填——有“现实”到“图纸”再到“现实”,认识地图,发展空间观念。

1、教师介绍地图的绘制

2、联系记录纸和操场上四个方向上的景物想一想说一说。

 

活动四

说一说——辨别相对的位置关系

面向不同方向,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三、巩固提高

1、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2、我说你做。

3、完成书第16页练习题3.

 

四、回顾总结:

1、生活中怎样辨认东南西北?

2、在地图上怎样标识东南西北?

为什么在地图上要规定方向?

 

学生吧自己的记录纸转动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交流。

学生放下记录纸想一想说一说

再把记录纸竖起来再想一想说一说。

同座互相说一说

 

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说其他方向。

一个学生说方向,另一个学生做动作。

完成练习3

 

回顾总结

 

二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反思

 

课题

二辨认方向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

重难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

方法

情境导入小组探究

教学

准备

小黑板方向板

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淘气要带我们区他的学校看看,你们愿意吗?

(出示情境图)

动物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出示课题——辨认方向)

 

二、探究新知

1、确定方向

图中还有乃些建筑物没有说过?

这些建筑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教师说明:

西南、西北、东南、东北表示方向的词语)

刚才我们又认识了四个方向,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淘气学校都有什么?

2、画方向板

现在你知道几个方向了?

请你试着在纸上画出方向板。

(小黑板出示空白的方向板)

组织学生展示画出的方向板

 

学生认真观察,获得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试试

 

回答:

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

小组学生探究,交流。

 

小组同学互说,汇报交流

 

学生在空白方向板上标出方向

 

汇报交流,大家评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三、巩固致使,实践运用

1、换角色做淘气,根据手中的方向板介绍自己的各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2、每个同学都来当淘气,向组内同学说说自己各个方向都有谁?

3、淘气看到同学们在这节课里表现的真棒,特想出道题考考大家。

我的家乡是首都,那你能猜出我的家乡是哪吗?

根据这幅图找出我家乡的位置?

(出示练一练的第一题)

4、出示练一练的第二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学校设计一张未来的规划图,校园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

简单的画下来,下一节课我们来比比谁的更有创意。

 

组内互说互评

 

学生认真倾听,回答。

 

学生观察我国行政区域图。

完成其他问题,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辨认方向

方向板

教学反思

 

课题

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

(一)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