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freebuds 4E深度实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降噪耳机是怎么降噪的 华为freebuds 4E深度实测

华为freebuds 4E深度实测

2024-04-17 0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前很多人私信问我,半入耳式耳机和主动降噪耳机应该怎么选择?如何平衡这两点的关系,有的朋友既想要舒适的佩戴感受,又想要主动降噪功能,但是这两者往往是对立开的,因为想要良好的降噪体验就得采用更合理的结构,所以大部分使用主动降噪的耳机都是入耳式的。

不过,华为freebuds 4e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采用半入耳式耳机结构的同时搭载主动降噪技术,这样就能在保证耳机在佩戴舒适的同时还可以使用主动降噪,虽然主动降噪的效果可能不如其他耳机,但是也总比没有的好~

作为知乎小小的实测答主,把这款耳机下单买来体验了,使用了一段时间,用一句话概括华为freebuds 4E的使用感受就是:舒适佩戴体验与主动降噪的最佳平衡点。

华为freebuds 4E实际体验如何?耳机外观同佩戴感受

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巧精致,耳机加上充电盒只有47g,我选择的配色是冰霜银,耳机和充电盒都非常酷炫,因为整个充电盒都是圆形的,所以握持在手里非常舒服,放在口袋里也没有什么感觉

因为华为FreeBuds 4E是半入耳式设计且单只耳机重量只有4.1g,耳机日常佩戴接近无感,非常舒服,有的时候甚至会忘记耳机原来就在自己的耳朵上,就舒适性方面,FreeBuds 4E的佩戴效果比AirPods还要好一些,因为耳机增加了机体的弧度优化,不仅仅提高了耳机的佩戴舒适感,还加强了耳机的稳固程度

所以这个耳机的佩戴体验真的没得说,妥妥的属于第一梯队,比自己的freebuds Pro还要好,谁让人家是半入耳式设计呢~

耳机音质如何?

既然是耳机,那音质也就不得不谈了,华为freebuds 4e搭载了AEM人声自适应技术,可以根据佩戴的状态来优化音质(作用效果的AirPods 3代非常“相像”)同时搭载了14.3mm宽音域的发声单元以及整套低音增强引擎,具体的作用效果就是中高频的表现会比上一代更好,同时低音效果也会更加震撼

实际听感来说,耳机的声场非常广阔,声音的解析力也非常不错,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坐在演唱会的正中间,去倾听听不同的乐器发出的细微声响,耳机的低频效果非常给力,一整套的“动次打次”,用来听电子音乐、重鼓点的音乐真的非常爽,而且出于耳机结构设计,不会有闷头感

总的来说:这个耳机的音质对得起这个价位,甚至让我觉得有一些惊喜,因为半入耳式耳机的低音效果一般是要比入耳式耳机差一些的,但是华为freebuds 4E通过升级发声单元弥补了这一痛点,这也体现了华为对于一款产品的打磨能力是非常细微的

耳机降噪体验如何?

华为FreeBuds 4搭载的是半开放主动降噪2.0技术,相比上一代降噪效果会更好一些,华为FreeBuds 4E提供两档降噪,分别是「轻度降噪」和「均衡降噪」。

降噪主要针对低频噪音和一些白噪音,在通勤的情况下用的比较多,不然可能会听不清耳机里面播放的内容,不过这个耳机对于人声的削弱效果比较差,且无法做到深度地降噪,只能说FreeBuds 4E的降噪效果的确比不上入耳式耳机,降噪的效果就相当于给耳机加了一副“耳塞”,不过作为一款半入耳式耳机来说,有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半入耳式耳机做降噪,做成这样的的确是头一回~

耳机的日常使用体验如何(交互、续航)

耳机交互采用的是滑动操作,可以敲击、长按、滑动,由点到面控制耳机,因为我是使用iPhone搭载这个耳机,所以我觉得耳机的滑动操作非常加分,可以自由自在地控制耳机音量,此外即使我使用非鸿蒙生态设备的产品,在耳机佩戴久了以后,会有语言播报让我休息一下,如果你是鸿蒙生态的话,可以用这个耳机实现各式各样的语言播报~

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功能是,如果在刷短视频的时候遇到好听的背景音乐,可以长按耳机启动听歌识曲功能,再也不怕错过好听的歌曲了~

AirPods 可以在所有的苹果设备流转,华为freebuds可以跨平台流转,但是支持两台设备

此外,FreeBuds 4E有一个非常加分的地方,这个耳机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设备,无论你是什么系统、什么设备,而且支持自动切换,整套操作行云流水。

耳机在关闭降噪的情况下最长可以使用22个小时,开启降噪后则为14个小时,同时支持快充,充电15分钟可以听150分钟,完全不用考虑电量的问题

耳机值不值得购买,相比同类型耳机如何?

我觉得这个耳机还是非常有诚意的,耳机做工非常好,整个产品透露着一股由内而外的精致感,并且这个耳机的性价比其实非常不错,既保留了半入耳耳机优秀的佩戴感受,又汲取了入耳式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

更多耳机实测、对比文章可以看这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