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端严 壮阔人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树勋书法 静穆端严 壮阔人心

静穆端严 壮阔人心

2024-06-30 0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庵 1.60cm%uD71.61cm

延安青年 2.50cm%uD72.50cm

魏文帝说文人不护细行,但我不信。我不信“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人生态度乃至认知方式不是“细行”。中郎说,“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而这达之于诗的“一切”说的都是文人的细行。因此,我用“文人的细行”来说黄陵刘树勋的篆刻。

当我们谈论一位艺术家时,一个比较流行的模式是首先说出身份,然后再说师承。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如下有关刘树勋的简介:“刘树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终南印社理事,延安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其)篆刻初学汉铸印、汉玉印,上溯周秦古玺,下探明清流派,对汪关、赵叔孺、陈巨来一路圆朱文印情有独钟……形成平和秀润、工稳典雅之风格。这样说的好处是一目了然,缺点是失之简单。”

古人说,与山水近,与市朝远。树勋不仅与山水近而且与帝陵近,海内外闻名的黄帝陵就在桥山。与山水近,使树勋的印如水赋形,平和秀润;与帝陵近,又使得树勋的印在羽扇纶巾间有了谈笑之风。因此,树勋的印首在儒雅,那是文化的力量。

其实,也正是这种力量使我相信,树勋的篆刻不是起于汉印,也不是成于汪关,而是开始于文化的根系,开始于他的读书郎经历。他不仅很小的时候就学古典诗词,而且读高中一年级时写的一篇文章就被冰心老人家编入了《作文精选》。有了这样的功底,树勋的印如少女似的花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山水近,与帝陵近,树勋得天时,得地利。幸运的是,树勋还与朋友近。树勋的朋友很多,朋友也不都是做学问的人,但是,他那些做学问的朋友还是让人长精神。据我所知,作为朋友,达人如赵熊、魏杰、贾平凹、陈根远者的手中都存有树勋的印。与这样的朋友互通有无,树勋的印也就在方为珪,在圆成璧了。

树勋的印,友朋宝之。魏杰的“补牢斋珍藏印”、陈根远的“抱梅山房珍藏瓦当印”都是树勋手下的活儿。如果说六桥花柳已经成了千古相思谱的话,那么,树勋的印便六桥花般地生长在朋友的心里。然而,花柳之外,我依然念想黄帝陵那独一无二的柏树。在我已是中年的人生经历中,还没有哪里的树木能如黄帝陵的轩辕柏那样在千里之外壮阔人心。

由此,不免想到,树勋的印如果再多一路“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的作品是否更好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那样的话,我的这篇文章就不能用“文人的细行”作题目了。不过,我也因此有了一种另写一篇文章的期待。那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必须等待,而且要和树勋一起等待。

(作者系陕西省国画院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

心清闻妙香

文/魏 杰

云梯山房 4.90cm%uD74.85cm

厦门大学图书馆藏 5.20cm%uD72.30cm

一花一世界 1.80cm%uD71.05cm

游于艺 20.75cm%uD71.45cm

和黄陵县的刘树勋认识已多年了,他只要来西安,总要到我家里来聊聊,当然主要是聊一些篆刻方面的事儿,还有他办《桥山》一些稿件的事儿。

近几年树勋担任了黄陵县的文联主席,又长期主编《桥山》,约稿、编辑等事务性的活儿多起来,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在篆刻艺术上的追求,不仅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作品,还多次获奖。

树勋的白文印从秦汉入,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特别是对汉私印一路风格有极深的研究,并能注入自己的理解,使这路印风在树勋手中表现出既端庄而又灵动的特点,面目一新。

树勋的朱文印从安持出,刻得静穆、端严,其作品无论结字还是线条,几无瑕疵,每每树勋让我对他的印提意见时,我只能竖拇指以赞赏。

艺术贵在入古出新,树勋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不时尝试以元朱文的刀法刻三代古玺,秀逸雅致,皆有可观。

树勋长期生活在黄陵县,相对于中心城市,在交通、信息及艺术交流上均欠发达,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养成了树勋静若止水之心态,同时也才能创作出如此安闲入禅的作品。愿树勋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奋力遨游,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终南印社社长)

编辑:王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