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解读之《陈情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情表怎么讲 《古文观止》解读之《陈情表》

《古文观止》解读之《陈情表》

2023-07-02 05: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古文观止》解读之《陈情表》

自古以来便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生活卫生条件艰苦,每一次的生离都可能是死别。因此,孩子为官或者从军,对家人来说都是一次肝肠寸断的离别,尤其是在长辈年高,无人照料而皇命不可违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在读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多次思考。

李官曾在蜀汉时为官,当刘禅投降之后,面对晋朝皇帝司马炎的征召,“诏书峻切,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不只是为不为官的问题,而是政治站位的问题。如果李密拒不从命,很可能被安上心念旧朝,不服新君的罪名。但如果不去,怎么拒绝,让司马炎相信李密说的就是真的?李密牢牢抓住一个“情”字,以情动人,以情证真,让司马炎亦为之动容。

李密在文章一开始就交待了自己的惨痛身世,父亲早亡,母亲改嫁,除了祖母,便孑然一身,形同孤儿。到很晚的时候才结婚生子,然而太小。当诏书下达之时,李密正处于上有九十六岁的祖母,下有蹒跚学步的儿子,都需要照顾。李密用非常沉痛的文字,表达了当时的窘境:“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密却被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为官,如果赴任,则祖母和幼子怎么办?可是拒绝,却不被允许,是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不知是否有人发现,李密在这儿有一个人没有提及,那就是他的妻子。为什么没有交待呢?一是可能有难言之隐,不方便说,二是故意没说,因为李密如果说有妻子在堂,那他就必须得赴任。从我的推测来看,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古代向来提倡以孝治天下,晋朝也不例外。李密敏锐地抓住这点,说祖母刘氏已经九十六岁,“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以非常沉痛的语气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认为“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从现实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不由司马炎不信。

李密害怕被人攻击心念旧恩,因此,他不惜自黑,说我以前在蜀汉为官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高尚的目标,只是为了有一个官做,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名节。李密的潜台词是说他并没有对前朝念念不忘,能够在新朝做一个比原来更大的官,让他受宠若惊。

为了给司马炎以台阶下,李密在文章结尾时说,如果让他得以为祖母养老送终,他愿意出仕为官。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祖母去世之后,李密出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以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为人刚正见称,后为汉中太守,因心怀抱怨,尝言“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而惹怒晋武帝而被罢官归田,老死于家中。

从后面李密在晋朝为官,并因为朝中无人而牢骚满腹来看,他在《陈情表》所说的应该是事实,他并非不愿意为官,而是放不下年事已高的祖母,而不是以此为推脱。我觉得,旧朝官员是否在新朝为官,并不能完全以气节而论,而应该看他们做了什么。箕子、微子都是纣王的兄弟,但他们都在周朝为官,而没有学伯夷叔齐。公子纠死而召忽殉难,但管仲却选择了投靠曾经的敌人,魏徵也是如此。然而上述诸人,其意义可能要大于所谓的气节。当然,为气节而死的人,比如伯夷、叔齐、文天祥、方孝孺等人,也应该被歌颂。是以《论语》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们过分宣传了忠孝不能两全的精神,以至于每次听先进事迹报告,好像都会出现老婆生孩子或者无法照顾孩子或者父母去世等类似大事不能回家的情况。有报道说夫妻为了支教,把年幼的两个孩子留在家中的事例,我觉得便有些过分。支教固然重要,是否只需要去一个就可以?别人的孩子是孩子,自己家的孩子难道就不是孩子?父母去世,除非有特殊使命或者特殊时期比如疫情防控,否则现在回家三两天,想来不是问题吧?真以为地球离开他就不转了?一般而言,所有的先进性,都应该建立在人性之上,否则便是矫情,玩弄高尚,纵然有鲜花掌声,也不是我所喜欢看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