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陇海线铁路抢修进度如何 郑铁传承

郑铁传承

2024-07-16 0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纪沧桑巨变,百年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为回顾郑铁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启航新征程,我们开设《郑铁传承》栏目,集中展示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郑铁老字号,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安全高效和谐美丽郑铁新篇章。

今天,为大家推送《郑铁传承》系列之——洛阳工务段《踏着英雄的足迹》。

一座桥,铭刻了英雄不朽的足迹。

三代人,书写了“登高攀高不畏高”的使命担当。

在陇海铁路上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大桥,它就是以登高英雄杨连第名字命名的杨连第大桥,也是全路唯一一座用人名命名的大桥。

杨连第大桥原名陇海铁路8号桥,1921年由法国、英国、比利时专家共同设计,历时4年建成。大桥高45米、长172.5米,东接槐沟隧道,西连陇海铁路最长的硖石隧道,四面峭壁环绕,有“陇海铁路第一高”之称。“铁路架在半山腰,火车飞驰冲云霄”是对这座英雄桥的生动描述。

杨连第大桥全景

杨连第大桥是陇海铁路的咽喉,战争中屡遭破坏。

1944年,为阻止日军进攻,国民党军队从陕县向西撤退时将大桥破坏。日本投降后,陇海铁路管理局汪庭霈工程师主持修复该桥。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且修桥材料缺乏,汪庭霈工程师设计了在原地架设木排架便桥的修复方案,就地取材,用木料搭建了32组排架。1946年8月,大桥恢复通车。

1949年8月,大桥的木排架在战斗中被焚毁,陇海铁路再度中断。为支援野战军挺进大西北,追歼西窜之敌,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团必须在3个月内修复陇海铁路8号桥。铁道兵工程部根据大桥破坏状况制定了抢修方案,计划加高大桥4号墩,凿低其余桥墩,再利用滦河大桥钢梁架设新桥。

1949年8月20日,铁道兵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开工抢修大桥,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让施工人员安全迅速地登上墩顶。当地流传着一句话:“8号顶,8号顶,失手掉成饼;8号端,8号端,上桥如上天。”

原计划是利用脚手架,或在两侧的山腰处搭建吊篮上墩。但是,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大量的工机具,而山区交通不便,材料一时难以运到,时间又非常紧迫,两种方案都被否决了。

部队组织全体战士集思广益,刚从天津北仓参军入伍的新战士杨连第几次到大桥下仔细观察,发现桥墩上每隔3米就有一块长50厘米、宽6厘米的铁夹板,可以落脚,而且铁夹板上有圆孔,杨连第便大胆提出:可以用带钩的杆子勾住铁夹板上的圆孔,顺着杆子爬上去,再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搭成单面云梯。

团首长批准后,杨连第在全团注视下,手持长杆第一个攀登,冒着随时坠落的危险,历时4个小时终于登上桥墩。在陇海铁路上工作多年的桥梁专家赞叹道:“战士中真有能人啊!”登上桥墩后,杨连第用铁锤一锤一锤地将混凝土桥墩凿低了2.06米,解决了困扰工程队10多天的难题,抢修工作初战告捷。

在杨连第的带领下,铁道兵战士们勇往直前

按照修复计划,共有4座桥墩需要凿低,总量达49.8立方米,靠手工凿除根本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如果近距离爆破,仅3平方米的桥墩顶面缺少隐蔽,会危及人身安全,而远距离电控爆破,部队当时又缺乏电线、点火器等器材,抢修施工再度遇到困难。

杨连第创造性地采用“小药包浅眼密爆爆破法”,将爆破装药量减小,使爆破碎块体积减小,加上木板遮挡点火等手段,一举解决了难题。3天3夜,杨连第机智勇敢地爆破了100余次,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按照他的办法,桥梁大队争分夺秒地施工。1949年10月18日,经过59个昼夜的奋战,大桥架好最后一孔钢梁,提前20天胜利通车。杨连第也因为冒险登高、英勇爆破荣立大功一次,并被授予“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

20世纪40年代新修通的杨连第大桥

1950年10月,杨连第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抢修铁路桥梁中屡建奇功。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弹片击中头部,不幸牺牲,时年33岁。

1952年6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连第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其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同年,原铁道部将陇海铁路8号桥命名为杨连第桥,并在该桥的西北侧修建了杨连第烈士纪念碑,碑面上铭刻着“杨连第烈士永垂不朽”9个金色大字。

纪念碑碑面分别朝着陇海铁路上下行方向,几十年来,许多乘坐列车往来的旅客,在路过杨连第桥时,都会透过车窗瞻仰高耸的纪念碑,列车经过这里时,也会用长鸣的汽笛,向烈士致敬。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杨连第烈士的登高故事传颂至今,“登高精神”也深深扎根人们的心中。杨连第大桥西南侧坐落着养护大桥的洛阳工务段杨连第桥隧工区,职工李玉斌一家祖孙三代守桥护路的故事,是一代代工务人员传承登高精神的缩影。

杨连第桥隧工区

20世纪50年代,桥隧工区条件比较艰苦,没水、没电、路不通,职工住的是土坯房,买菜要往返10公里,吃水要到1公里外的山下打。1957年,李玉斌的爷爷李德旺来到大桥上工作,这一守就是18年,直到退休。

工务职工当年更换杨连第大桥桥枕的作业场景

1975年11月,李玉斌的父亲李长贵也来到这里。1979年3月,李长贵结婚后,就把家安在了工区,用青春和汗水护卫着大桥的安全畅通,这一干就是30年。

李玉斌听着杨连第烈士的故事长大,和大桥有着割不断的感情。从小时候起,李玉斌就有这样一个梦想:将来一定要站在杨连第桥上,像爷爷和父亲一样,用检修锤保卫英雄桥。

2000年,李玉斌从部队退役,来到铁路工作。2008年,他主动申请来到杨连第桥隧工区,成为一名桥隧工。第一天上班,父亲就提醒李玉斌“你是一名党员,到了桥上,班要接好,工作要干好,更要把杨连第‘登高精神’传承好”。后来李玉斌才知道,这也是当年父亲到杨连第桥上班时,爷爷曾嘱托他的话。

李玉斌被称为“秋千哥”

杨连第桥地处峡谷风口,经常出现大风。养护桥梁需要定期对桥梁下的钢构架、托架等部位进行除锈、刷漆等空中作业。蹲在悬吊于大桥外的一块狭长木板上工作,稍微一用力,木板便会在半空中“荡秋千”。尤其是在冬季,大风加低温,桥梁检修养护更为困难,再厚的棉衣棉裤、防寒手套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若再遇到降雪则是难上加难,桥上桥下经常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雪都不会融化。

多年来,李玉斌时刻牢记爷爷和父亲的嘱托,发扬“登高精神”,精心养护桥隧设备。李玉斌先后获得“最美春运人”“河南好人”、郑州局集团公司“安全功臣”等荣誉称号。

“登高英雄”杨连第的事迹,李玉斌早已烂熟于心。李玉斌当起了杨连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义务讲解员,带领大家建设好教育基地,传承好登高精神。

李玉斌定期带领职工去杨连第烈士纪念碑祭奠、清扫,到杨连第烈士纪念馆讲述英雄故事,坚定大家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每年清明节前夕,许多游客和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杨连第烈士纪念碑前缅怀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李玉斌先后接待路内外参观人员1万多人,义务讲解300余场次。“每一次讲解不仅是对烈士的缅怀和纪念,而且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李玉斌说。

踏着英雄的足迹,几代铁路人高举精神的旗帜,用默默奉献和责任担当,保障着英雄桥的安全畅通,让精神之火代代相传。

杨连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VR全景网上展厅

素材来源:洛阳工务段

原标题:《郑铁传承 | 在“陇海铁路第一高桥”上攀登,靠什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