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中药】【中医百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附子的归经功效 五味子【中药】【中医百科】

五味子【中药】【中医百科】

2024-06-30 0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五味子 1 #

五味子2 1 # 名称

the fruit of Chinese magnolia vine

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北五味子 辽五味子 五味 辽五味 北五味 壮味 嗽神 玄及 五梅子 五味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中药方剂中用的是北五味子。

【原形态】

五味子,又名:面藤、山花椒。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牙,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分布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性味

味酸;性温

炮制 1.五味子: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2.酒五味子: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炖之,待酒吸尽,取出,晒干。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与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黄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 3.炒制:取净五味子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为度.《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已至申,却以浆浸一宿,焙干用。 性状 1.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2.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 五味子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经脉

肺经;心经;肾经

主治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注意禁忌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苁蓉为之使。恶萎蕤。胜乌头。 ②《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叨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③《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五味子的药方 ①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②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③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普济方》) ④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本草衍义》) ⑤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冬各三钱。水煎服。(《千金方》生脉散) ⑥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生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⑦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⑧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⑨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经验良方》五味子丸) ⑩治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试验方》) ⑾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编》) ⑿治阳痿不起 五味子、菟丝子、蛇床子各等分。上三味末之,蜜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三。(《千金要方》) ⒀治睡中盗汗 五味子一两。研末。以唾调作饼,敷脐上,以布扎定后睡,候天明取下,一二晚汗即止。(《医方一盘珠》) ⒁治口内生疮 五味子一两,滑石、黄柏(蜜炙)各半两。为末。每服半钱;干掺疮上,痛甚者,良久便可饮食。(《卫生易简方》) ⒂治赤游成片,赤者如染,肿毒渐渐引大 五味子去枝梗,焙干为末。热酒调下一钱,痛自消。(《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⒃治妇人阴冷,子门痒闭 五味子四两,为细末。每用以口中玉泉和如兔屎大,纳阴门中,热即效。(《妇人良方》)

【食疗方】

1.五味子炖肉

五味子50克,鸭肉或猪瘦肉适量。五味子与肉一起蒸食或炖食,并酌情加入调料。肉、药、汤俱服。

功效:补肺益肾,止咳平喘,适宜于肺癌肾虚型病人。

2.蜜蜂五味子

蜂蜜1000克,五味子250克,虎杖500克。先将五味子、虎杖洗净,用沙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以中火煎开后,改为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煎煮,滤出药液;另将药液与蜜汁倒入沙锅中,用微文火煎5分钟即可。每日3次,每次1勺,用开水冲服,可服30~60天。

功效:柔肝解毒,扶正祛邪。

3.杞味茶

枸杞子、五味子各等份。干燥后研为粗末,每次9~15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主治气阴不足的人,不能适应夏季的炎热气候,常于春夏之交,眩晕体倦,两脚竣软,心烦自汗,饮食减少,脉浮乏力,亦即古时所称"疰夏"(或作"注夏")的病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