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阳江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6-01 1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旧址遗址、革命文献、革命文物、革命歌曲、革命文学、革命故事、革命人物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氛围等以物质和精神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红色资源是全党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展现的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政治主导性、科学展示性、民族传承性、客观真理性的特点;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真实生动、感染力强、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教育特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包括隐性价值、教育合力价值、寓教于乐价值、审美价值、载体价值等。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决定了它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红色资源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而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红色资源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复杂格局。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圈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趋向于多元化发展。高校必须以先进文化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红色资源所蕴涵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铲除思想障碍、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强大动力。只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唱响红色文化的主旋律,才能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同,实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实现红色资源对社会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不可能自觉走进高校,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红色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红色文化氛围不浓。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未能认识到红色资源重要的德育功能,红色文化建设意识比较淡薄,从学校领导到师生都比较缺乏红色文化意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比较多的百色学院师生进行了调查,有将近52.35%的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红色教育资源”等概念模糊,定义不清;31.26%的大学生选择去革命纪念地的主要目的是旅游;19.56%的大学生是第一次听说红色教育; 只有15.85%的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的内涵和事例比较了解;14.53%的大学生经常到革命纪念地去参观。尤其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深刻了解认识珍贵红色文化的不多。另外,高校缺乏有关红色文化内容的课程设置,校园“红色广播”少,很少有关于红色教育的专题讲座;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片和红色书籍了解不多。有些高校开展了有关红色教育的宣传活动,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这一切说明高校对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或宣传不到位,红色文化建设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待加强,红色文化氛围有待形成。

(二)缺乏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目前,高校大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建设机构来组织领导红色文化建设,也没有制定有效的制度来规范红色文化的建设。红色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三)红色文化建设内容缺乏系统性。

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几个方面,高校红色文化应该渗透于这些文化之中而又自成体系。但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红色文化建设内容甚少, 极少把红色资源引进校园文化之中,更谈不上红色文化建设内容的系统性。

(四)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单一,针对性不强。

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去红色资源地参观游览、观看革命题材影片等单一的较浅层面,缺乏相应的、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计划方案、实施细则、效果评价等内容,没有深挖精神层面的红色教育资源,更没有形成整合全部红色资源的巨大优势。虽然组织学生亲身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实地参观游览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局限于对红色资源的表面感知,单一的实地参观使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够深刻。且花费的时间长,财力、人力较大,综合成本较高。观看红色革命题材电影则往往娱乐性偏浓,多限于改变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层面,不能更进一步结合影片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思想内涵等进行讲解、探讨和写出心得体会,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在笔者对百色学院大学生进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您经常采用的方式“ 的调查中,课堂学习占45.93%,看革命电影和小说占33.25%,实地参观革命纪念地占20.82%。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德育功能认识较浅。在“你认为红色资源可以促进哪些教育? ”的调查中,有26.86%的学生选择革命传统教育、23.88%选择爱国主义教育、23.88%选择民族精神教育、17.91%选择人生价值观教育。同时,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知道有“百色精神”的存在,但并没有深入了解“百色精神”丰富的内涵。

二、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建立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在红色文化建设中,学校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把红色文化建设列入学校文化建设中,进行总体规划。一是成立党政领导参与、中层干部组成的红色教育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建设活动。二是建立各种红色文化建设制度和激励制度。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使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经常化、长期化、制度化,从而保证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在红色文化建设中,师生员工的参与是红色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师生员工是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传承者,也是高校红色文化的受教育者和受益者。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师生员工参与的高校红色文化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再好的红色文化内容也得不到落实。近几年来,百色学院以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为基地,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建设与研究,取得了《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红色记忆》《左右江红色歌谣》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红色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要点,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主动性,系统地开展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活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实效性。

(二)构建高校红色文化的内容体系。

红色文化内容是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红色文化内容,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就是空谈。高校在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系统整合红色文化内容,把红色资源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引进校园,建立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库。近几年来,百色学院以百色起义红色资源为基础,成立了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邓小平早期廉政思想研究会,建立了红色图书特藏室,编著了《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红色记忆》《左右江苏维埃政权史》《左右江红色歌谣》等著作,整合了左右江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红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色文化内容建设应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红色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传统展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丰富主题上下工夫,在挖掘精神内涵上下工夫,在拓展教育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上下工夫,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

(三)积极探索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是以红色文化教材引领红色文化课堂,做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百色学院在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做到将百色红色文化教育有机地穿插其中, 将百色红色文化引进课堂。通过众多生动形象的百色红色资源案例教育,凸显了百色起义实事求是、民主团结、敢于负责、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是以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引领师生行为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是红色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平台。学校应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向外拓展红色文化外延,搭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百色学院注重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邀请红色研究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红色教育研讨及知识竞赛主题等活动,把红色主题教育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把红色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注重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百色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学习,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注重红色教育,组织新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举办革命传统教育讲座,举行唱红歌比赛等,使新生一进校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对贫困生开展“红色之旅”、“知恩知报”等主题教育活动,用百色精神和革命传统指引他们正视困难,乐观向上;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节日到纪念碑、纪念馆进行祭奠先烈、入党宣誓、党团主题教育等活动,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激励其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要求他们讲奉献、讲正气,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毕业生,充分利用百色红色资源开展艰苦奋斗教育,通过邀请革命老前辈来校作报告等方式,教育毕业生树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前途和国家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此外,百色学院还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平台,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实践红色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三是加强校园红色宣传栏、红色广播栏目、红色校园标语、红色校园景观等校园红色物质文化建设,通过这些物质文化建设展示红色文化,宣扬红色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四是开展红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已经成为第四媒体,是高校红色文化的全新阵地,在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中,应主动抢占网络制高点,利用大学生对革命传统喜爱和崇敬的有利条件,开设“红色资源” 网站,开发设计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软件,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用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抵制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分辨防御能力。红色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包括红色文物、红色文献、红色精神、红色文学、红色书画、红色影视及红色歌舞等,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中应使各类红色文化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强红色文化形式的吸引力,发挥感染、启发和激励的整体教育效应。

(四)红色文化建设与其他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繁多,如校园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等,更具体地说如党团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图书馆文化,等等。高校在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红色精神文化、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融入到校园各种文化建设中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筑起校园文化体系,进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吴先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