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笛改变音高的方法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2024-07-07 09: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正生老师试吹“汉魏长笛”

我们经过分析,欲制作汉魏长笛,可以从荀勖的泰始笛确定音孔位置的方法入手。

从荀勖“笛律”的讲述中得知,当时的长笛“同均”可奏“三宫”,即一支笛可奏三个调:正调、下徵调和清角调。这三个调依次等同于今日筒音为A之曲笛的D调、A调和G调,也就是匀孔笛的小工调、乙字调和正宫调;也就是筒音为D之洞箫的G调、D调和C调。因此,如何依据荀勖确定音孔的办法来确定匀孔长笛的音孔位置,是一个颇费周折的问题。荀勖的泰始笛,正调的筒音是角,后出孔之音是商,同匀孔长笛的音位是相左的,且后出孔同底孔的音程为大二度。我们在制作匀孔长笛时,第一孔同底孔的音程依旧是大二度,而后出孔同筒音的音程则定为大七度(小二度),将第一孔同后出孔的间距五等分,这就定出了六个音孔间距绝对相等的汉魏长笛的音孔位置。关于音调,如今我们不再纠缠于所制之笛究竟是属于黄种,还是大吕,只求制作能切合实际而能付诸实际演奏。

调式:DG;無念 制

以下我们接着讨论如何为汉魏长笛定调,以及如何为音孔定位的方法。

我们的意思是,如今民族乐器以D为中心,汉魏长笛是如同“尺八”一样的“竖笛”,因此可以将筒音定位为D(d1),音调就如同今日的G调洞箫;假若制作F调的,亦可将筒音定为为C(c1)。

G调的汉魏长笛,由于笛身比较长,吹奏端的内径可以选1.7厘米,长度约55—56厘米。汉魏长笛的音调与洞箫完全相同,洞箫的内径若1.6厘米,从吹孔至调音孔的长度不足52厘米。为什么汉魏长笛的管子要增长呢?一是汉魏长笛的尾端没有调音孔,二是吹孔比洞箫宽深,音调高,故应予以纠正。定好基音即可为笛确定音孔位置了。汉魏长笛好在尾端没有调音孔,上端通洞,略长可以调节。

该如何为长笛确定音孔位置?考虑到荀勖欲使长笛具有稳定的音高,演奏又能符合律吕,而泰始笛的设计脱离实际,我们就想借助荀勖的设想,对荀勖笛律作点修正。修正的方法是,确定笛体中声(筒音)的音高符合所欲制作之笛的“均”;原先笛体中声同第一孔的音程为大二度,同后出孔的音程为小七度,现改为大七度。校准笛体中声以后,计算出第一孔和后出孔(第六孔)的位置,将此距离五等分,即可定出汉魏长笛的六个音孔的位置。

由于荀勖笛律所制泰始笛的筒音不是宫,而是角,加上在确定音孔位置的计算中还得加进“管口校正”,公式列出繁琐且占有较多篇幅,故计算公式从略。

通过计算获知,设长笛全长为100%,那么第一孔占有效管长82.24%,第六孔(后出孔)占有效管长46.03%,82.24%与46.03%之差为(82.24-46.03=)36.21%,除以5,得7.242%。由此获得汉魏长笛六个音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此定位制作的汉魏长笛,音准不准?音可以准,前提是得注意吹口深浅同音孔大小之间的配合;能不能吹准,得看演奏者的音程观念和对这种直笛的掌控能力。我们认为,这种“还原”了的汉魏长笛,其音准应该比荀勖的泰始笛或吕才的尺八方便;它至少可以如同当时列和所使用的长笛一样,方便地演奏“三宫”——即转三个调;如今看来五个调,甚至七个调都能行!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匀孔(直)笛同匀孔箫笛一样,音是奏不准的。我们又要说,这是因为不了解它的特性。试问,日本的现代尺八,五孔,要求能奏准十二律(十二个半音),六孔的汉魏长笛要求奏三五个调又会有何难?

这种六孔的汉魏长笛,假若按照十二律确定音孔位置若何?答曰:有一点难度。荀勖按照三分损益律设计六孔泰始笛,筒音为“角”,尽管他说是遵循古制(理当是京房所定的“汉制”),但更多地是为了按孔方便:因为中指的根腱是与无名指相联的;假若筒音为徵,中指和无名指按孔就困难。

洞箫由于管子比较长,如今盛行八孔。那能不能依据荀勖的定孔方法制作出八孔长笛呢?能!荀勖的泰始笛筒音是角,吕才的尺八筒音是宫。假若将尺八的制作改为“黄钟立均、仲吕作(正调的)宫”,加上泰始笛的音孔定位,如此制作的长笛,其演奏指法就是今天八孔洞箫的指法,除了音色稍异而外,演奏方法并无差异。

现将八孔长笛的音位占管长的比例列表于下:

假若将以上尺寸同现今的洞箫比,会有很大差别。这不仅是因为下方没有调音孔,也是因为音孔位置虽然不同,但是通过音孔孔径的变化是完全可以补正的。只是有一点,后出孔的音孔位置高,修此孔是孔径绝对要控制;但只有在此位置,才能保证一孔双音,保证一支八孔笛能方便地转全五个调。

两支汉魏长笛为无念(奚张华)制作,陈正生监制。

(本文刊于《乐器》2019年9月号)

陈正生:定调泰始笛和唐代尺八的制作 「中乐图鉴」

陈正生,(1937年2月生)音乐理论家,笛箫制作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顾问。

退休前曾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编辑部副主任、责任编辑,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在上海艺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工作,在全国各种音乐杂志及台湾地区的刊物上,发表有关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学、乐器工艺研究(主要为箫笛制作研究),以及音乐考古方面的论文160余篇,深得国内外专家的好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