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德国士兵胸前的牌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学名叫“护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寿花的学名是什么 曾经德国士兵胸前的牌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学名叫“护喉”

曾经德国士兵胸前的牌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学名叫“护喉”

2023-07-11 0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曾经德国士兵胸前的牌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学名叫“护喉”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过德国士兵胸前带牌子的样子,就其外形的话,这个小牌牌看起来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小孩子脖子上佩戴的小银锁,只不过德国士兵胸前的牌子略微的大一些罢了。那曾经德国士兵胸前的牌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以前德国士兵胸前牌子的一些用途以及一些象征是什么!

这个牌子的学名叫“护喉”,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咽喉。“护喉”最早出现于十四世纪,当时男性贵族有在头上佩戴的头巾的习惯。虽然头巾于战争并没有说明直接联系,但是但是头巾的作用是保护头部,由此贵族们开始把头巾系在脖子上。后在不断研发过程中,“护喉”由一种简单的装饰品变成了军事装备,不过最后由于枪械的广泛使用,“护喉”不得不再次成为装饰品。

在没有枪械还未普及时,欧洲国家的士兵一般也是以刀刃作为武器。众所周知,刀剑无眼,对于人类来说,身体最薄弱的部位便是咽喉和心脏了。后来,为了能够预防伤害,欧洲的一些国家便开始制造“护喉”,专门放在胸前,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咽喉和心脏。随着枪械的广泛使用,士兵不再需要“护喉”来防范刀刃,其用处也大大减少了。随后“护喉”便被制作成了小徽章,再次成为了装饰品。

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战地宪兵正式被创建。一战时期,德国有很多战地宪兵,“护喉”是战地宪兵身份的象征,还有级别的划分,对于一般的普通士兵来讲,他们完全没有机会佩戴。后来因为德国成为了战败国,故而这只精锐也就解散了。二战时德国的战地宪兵的选拔更为严格。如果你想成为战地宪兵,那么你需要在专业学校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各种技能中会涉及到身份证的识别、渔业、林业等等。故而二战后期这类带有“护喉”的士兵成为了苏军直接射杀的对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