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近半年的高速接口终于来了!锐龙6000笔记本实装USB4接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锐龙6000接口 迟到近半年的高速接口终于来了!锐龙6000笔记本实装USB4接口

迟到近半年的高速接口终于来了!锐龙6000笔记本实装USB4接口

2024-07-17 2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2 年 1 月,AMD 在 CES 2022 展会上发布了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采用 6nm 制程打造,支持 DDR5 内存,最高 8 核 16 线程,频率最高可达 5Ghz,移动端平台先行。如果说处理器性能是正常升级的话,那么核显的提升就十分强了,搭载 RDNA2 核显,有12组CU,频率提升到 2.4GHz,甚至比一些独立显卡还强悍。

锐龙 6000 移动平台虽然绝对性能比不上 intel 12th 系列,但胜在拥有更高的能耗比,续航性能全面领先 intel 12th 系列,甚至达到惊人的十多个小时使用时长,而先进的核心显卡,让主打轻薄便携的超极本也能拥有战 3A 的能力。

外围方面,锐龙 6000 系列原生支持 PCIe 4.0 x8 显卡、x4 外设,满足高性能独立显卡带宽需求,并支持 PCIe 4.0 高速 SSD。另外有一个重大变动就是,原生支持 USB4 高速接口,以前速度最快的接口规格当属 40Gbps 雷电接口,但雷电是隔壁 intel 家特有的传家宝,这意味着 AMD 平台将首次迎来 40Gbps 高速接口。

2020 年 9 月,USB Promoter Group 正式发布了 USB4,传输带宽最高达到 40Gbps,接口类型为双向 USB-C,在充电性能方面支持 100W USB PD 快速充电。USB4 可以说整合了雷电3,并向下兼容 USB3.0 和 USB2.0,在性能、兼容性方面都极具优势。

目前距离发布已过去近半年,各品牌搭载 AMD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纷纷上市,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USB4 迟迟不见踪影。这些笔记本产品页中,USB 接口规格仍然标注为 USB 3.2 Gen2 (10Gbps)全功能接口,而并非 USB4 (40Gbps)规格。用户间都在猜测,是否 USB4 兼容性存在问题,导致高速接口跳票。

终于,6 月末,AMD 美国官网正式更新锐龙芯片组驱动程序,其中新增了五个驱动组件,包括 USB4 CM 驱动,版本为 1.0.0.19,目前仅支持 Windows 10 升级。虽然仍未支持 Windows 11,相信笔记本厂商会推出对应修改版,迟到近半年的高速接口终于来了。

因 USB4 驱动组件设计更新 BIOS,各笔记本厂商正加急测试并更新对应驱动、BIOS、操作指南,目前已知华硕灵耀 X13、联想 ThinkBook 14 G4+、ThinkBook 16 G4+ 率先放出新版驱动与 BIOS。

据海外博主 PCWorld 先行放出的测试数据,AMD 锐龙 6000 笔记本的 USB4 接口,连接雷电高速固态硬盘时,读取速度约为 2830MB/s,这速度已达到数倍 USB3.2 Gen2 10Gbps 的带宽,证实了锐龙 6000 接口升级是可行且有效的。

博主也测试了 USB4 接口连接显卡坞使用外置独立显卡,笔记本与显卡坞连接正常,图形处理性能获得大幅提升。

充电头网总结

AMD 锐龙 6000 迟到半年的 USB4 现在终于来了,USB4 接口物理形态为 USB-C,拥有 intel 雷电接口相同的 40Gbps 带宽,支持高清视频传输规格,支持 USB PD 快速充电标准,可以说终于配得上“全功能高速接口”的美誉。

如果说 intel 12 代处理器在游戏本领域杀疯了的话,本身续航性就优秀的锐龙 6000 实装 USB4 高速接口后,已成为超极本与全能本妥妥的最佳首选。并且 USB4 除了兼容雷电 3/4 设备外,还向下兼容 USB 规范,通用性更强。

考虑到现在虚拟货币矿难已开始,配个千元显卡用显卡坞就能让超极本获得游戏本一样的游戏体验,对于配件市场来说,USB4 全面普及后高速配件市场需求也会大增,硬盘盒、显卡坞这些产品将会迎来风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