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销量比例图 MS

MS

2024-05-21 16: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江刀鲚(Coilia nasus Schlegel)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鲚属(Colia),俗称刀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通海的江河如长江、钱塘江等均能见到。其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著称,为享有“长江三鲜”美誉之一的名贵洄游性经济鱼类。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江刀鲚资源急剧衰退,而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窘境。目前,国内一些科研院校和生产单位正在研究长江刀鲚的灌江纳苗和人工繁殖技术[1, 3],通过人工繁殖和池塘养殖来进行增殖放流,修复自然资源。

刀鲚性情暴躁,对噪音、闪光、人工操作等应激反应强烈,鳞片极易脱落,“离水即死”等问题导致测量、鱼苗捕捞、运输都比较困难,影响刀鲚的科研与养殖推广。麻醉剂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催产、测量、标记、运输等渔业研究和生产中,在降低鱼类对人工操作、运输等应激反应有很好的作用。麻醉剂的种类很多,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水产上的麻醉剂有MS-222、丁香酚、苯咗卡因等。廖国璋和庞世勋[4]将MS-222用于野生中国鲥采捕后的运输,使其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不用麻醉剂运输会导致中国鲥全部死亡。杜浩等[5]将MS-222、丁香油和苯咗卡因用于对养殖美洲鲥幼鱼的麻醉研究,使用麻醉剂后,使美洲鲥幼鱼运输成活率提高,且能进行测量等操作。黄洪贵等[6]将丁香酚用于对倒刺鲃幼鱼的麻醉实验,结果提高了运输成活率,并为采样、测量提供了保证。

由于野生捕捞长江刀鲚离水即死,未见麻醉剂在长江刀鲚采样、测量、标记、运输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随着长江刀鲚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3]以及人工养殖研究[2]的深入开展,麻醉剂在长江刀鲚采样、测量、标记、运输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显得较为重要。

本文采用MS-222、丁香酚对养殖长江刀鲚幼鱼开展相关麻醉效果研究,旨在探索:(1)2种麻醉剂在不同浓度下对养殖长江刀鲚幼鱼的麻醉效果,以期获得最佳麻醉效果的基础数据;(2)在2种麻醉剂安全浓度下麻醉后的养殖长江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以期为长江刀鲚幼鱼采样的可操作性提供参考;(3)用于长途运输的适宜剂量,以期提高长江刀鲚幼鱼运输的成活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鱼

采用2013年5月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人工繁殖培育成的一龄长江刀鲚幼鱼,体质量为2.5~3.0 g,体长为85~110 mm。实验鱼暂养于6 000 mm×2 500 mm×1 200 mm的水泥池内。

1.1.2 实验用麻醉剂

MS-222(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丁香酚(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橘黄色的油状液体,有浓重的香味,难溶于水,使用时先按1份丁香酚溶解于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后,再溶于水配制成母液,现配现用。

1.1.3 实验条件

实验温度控制采用空气能制冷制热设备(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两种麻醉剂在不同浓度下对长江刀鲚幼鱼的麻醉效果

经麻醉预实验,确定实验麻醉剂浓度梯度。不同浓度的麻醉剂对长江刀鲚幼鱼的麻醉实验,温度(25.0±0.5)℃条件下,MS-222麻醉剂浓度梯度设置为10、20、30、40、50、60、80、100、120、150和200 mg/L;丁香酚麻醉剂浓度梯度设置为5、10、15、20、25、30、35和40 mg/L。每个实验组实验鱼为5尾,每个实验组设平行实验3组。

实验前先将长江刀鲚幼鱼停食24 h,再将实验鱼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麻醉溶液中,仔细观察鱼的活动状态,过一定时间后,将麻醉鱼捞出放入清水中进行苏醒复苏,测定麻醉所需的时间和复苏所需的时间。

1.2.2 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对深度麻醉鱼体复苏的影响

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对深度麻醉鱼体复苏的影响:将经120 mg/L MS-222深度麻醉的长江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2、3、4和5 min后放回清水中,记录鱼体复苏所需时间和复苏率;经30 mg/L丁香酚深度麻醉的长江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3、5、7和10 min后放回清水中,记录鱼体复苏所需时间和复苏率。每个时间实验组各为10尾实验鱼,实验温度为(25.0±0.5) ℃。

1.2.3 麻醉运输实验

依据麻醉浓度实验结果,设置浓度为30 mg/L的 MS-222和8 mg/L的丁香酚进行塑料袋充氧密闭运输实验,每种麻醉剂实验设3个平行组,每组放入5尾实验鱼;对照组未放麻醉剂。在(25±0.5) ℃的条件下,充氧密闭的塑料袋漂浮在水泥池内,每隔1小时观察实验鱼的游动状态和鱼体情况。将塑料袋漂在水中模拟活水车运输12 h后放回清水中,观察长江刀鲚幼鱼复苏状态和48 h内的成活情况。

2 结果 2.1 长江刀鲚幼鱼麻醉阶段和复苏阶段的行为

在2种不同麻醉剂作用下,长江刀鲚幼鱼在麻醉和苏醒复苏阶段有明显不同的行为特征,见表1。据此可以区分不同的麻醉和复苏阶段。将实验鱼放入麻醉容器内,开始长江刀鲚幼鱼有冲撞袋壁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麻醉,幼鱼对外界刺激的能力降低,冲撞袋壁的行为能力减少,但鱼体仍然能头朝下正常游动(A1阶段);接着鱼体失去平衡,头朝上,时而有翻肚的游动(A2阶段);进而幼鱼会停止游动,侧躺于袋底,不再连续性游动(A3阶段),这种状态被认为是鱼体进入麻醉状态。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鳃盖张合停止,麻醉鱼停止呼吸(A4阶段),这种阶段为深度麻醉状态。经过一定时间的麻醉后,将停止呼吸的幼鱼放入清水中进行复苏,一段时间后幼鱼恢复呼吸(R1阶段),接着在没有恢复平衡情况下,鱼体开始游动(R2阶段);此后身体平衡恢复,对外界反应恢复(R3阶段);行为完全恢复正常,头朝下尾巴朝上游动(R4阶段)。

表 1(Tab.1) 表 1 麻醉及复苏各阶段实验鱼的行为状况Tab.1 Anaesthetic stages, recovery stages,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Coilia nasus Schlegel young fish 麻醉阶段stages of anaesthesia行为特征exhibited behaviors 0对外界刺激反应明显,鳃盖张合频率及游动正常 A1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降低,鳃盖张合频率降低,身体平衡性较好,游动缓慢 A2除强刺激外对外界反应能力弱,鳃盖有规律地缓慢张合,鱼体失去平衡 A3完全失去平衡能力,鳃盖张合微弱没有规律,鱼体不再持续游动 A4鱼体躺在底部,鳃盖张合停止 复苏阶段stages of anabiosis行为特征exhibited behaviors R1开始恢复鳃盖张合 R2鱼体躺在底部,开始断断续续游动,身体平衡性没有恢复 R3鱼体游动自如,身体平衡完全恢复,对外界反应恢复 R4行为完全恢复正常 表 1 麻醉及复苏各阶段实验鱼的行为状况 Tab.1 Anaesthetic stages, recovery stages,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Coilia nasus Schlegel young fish 2.2 麻醉剂的麻醉效果

在水温(25±0.5) ℃时,当MS-222麻醉剂浓度为5、10、20、30和40 mg/L和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5和8 mg/L时,长江刀鲚幼鱼在12 h内都未能达到深度麻醉,仅能不同程度地起到镇静和麻醉作用。

MS-222麻醉剂浓度为50、60、80、100、120、150、200 mg/L和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10、15、20、25、30、35、40 mg/L时,都能达到深度麻醉作用,随麻醉剂浓度的升高而麻醉速度加快,待实验鱼停止呼吸后,及时捞出放入清水中复苏,实验鱼经过鳃盖张合,恢复呼吸到腹部朝上间歇游动,随着呼吸正常到身体平衡游动,最后到完全平衡,长江刀鲚幼鱼头朝下尾巴朝上,盯着池底和池壁结合处自然游动。

当MS-222浓度50~150 mg/L时,在30 min内进入A4阶段,将实验鱼放入清水后,在3 min内都能复苏到R4阶段,见表2。通过回归计算,MS-222浓度与麻醉所需时间的相关关系式为:y=278983x-2.3129,R2 = 0.9763(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