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2023-08-25 1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地发展。伴随着这种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冲击的情况下,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节点。随着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与发展,对于依赖传统债务业务获取利差收益的商业银行影响深远。在这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之际,传统商业银行希望取得一个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快自我升级的脚步,在不良资产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文主要是探讨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给出一些相关的对策,使得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去应对不良资产所带来的问题。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互联网金融背景与不良资产分析

从进入20世纪初以来,互联网金融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经济深受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客户减少、存款减少的问题,利润增长点受到影响,急需转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当前的潮流发展,与时俱进,寻求突破和创新。这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立足于互联网金融方向不断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进入21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随着我国移动支付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我国的大部分人已经把移动支付变成了日常习惯,早已经习以为常,而我国线下消费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从日常生活到网购日用品,从线下购票出行变成了网上购票,在服装,食品,住房和运输等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我国的这些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互联网技术,加快了我国各个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升级,慢慢融入互联网技术。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产生了改变,这便是“互联网+”的概念。其实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讲,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互联网金融”。随着金融交易领域客户资源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增加,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

根据我国银保监会发布的相关监管数据显示,截至至2019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41万亿元,相比于比上年末增加了463亿元。第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比率为1.86%,与去年第三季度持平。银行业的信贷服务质量得到保证。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商业周期的不断调整,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管理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互联网时代有一个清楚地认识,无论哪一个行业都会面临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这股金融浪潮中,不同的行业不断的进行竞争。在这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传统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对不良资产方面产生了较为广泛地影响。作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上时代的选择则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行业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国的商业银行便需要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利用其商业银行本身的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对待这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竞争力。

在另一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影响和发展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商业银行在新的网络金融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2.2研究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想要取得相应的发展,就要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现实的数据分析来找到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上的优势与机遇,从而良好的面对市场威胁,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方面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思路。

 1.2文献综述

2012年,谢平和邹传伟提出了一个新的金融概念,“互联网金融”概念,其研究的重点是谱系概念。他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将带来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金融模式方面会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它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而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巴曙松(2012)指出,互联网企业将会进入金融市场,而不是金融投资者和业务补充者,哪怕是我国还处在分业经营、分业经管的这种情况下。然而,中国金融企业要想在未来的互联网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顺应当前互联网发展趋势,创造自己独特的优势。借助相关互联网平台,金融企业应当会大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空间。曾刚(2012)认为,互联网融资将会强有力的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扩大我国金融服务的范围。互联网融资比传统的融资更贴近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不断地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万建华(2013)提出,“先发优势,平台为王,赢者通吃”是数字时代的经济规律。他认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竞争无处不在。“赢家通吃”是这一时代的普遍现象。如果不能短时间内做到行业里面数一数二的话,就有可能走向消亡。龚晓林(2013)认为,在互联网融资不断冲击商业银行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加快创新发展,进行战略转型。曾刚(2014)通过区别网络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问题,给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业的之间关系作出较为清晰的解释。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和组织模式的转变,能够有效地转型与发展。邓晓月(2016)认为,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比之前其他的威胁更大。但是从服务客户这一方面来看的话,这是一种错位竞争。她认为,互联网融资的优点较多,比如成本低和效率高等。目前互联网融资规模仍然较小,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威胁还不大,不会在短时间内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根本性影响。黄丹(2017)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发展的现况分析,发现国外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发展的主要不是物理环境,而是基于内部软件互联网。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将推动整个金融服务互联网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是简述了一个自2012年以来有关网络金融的一些理论,特别给出了网络金融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模式,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互网络金融不良资产的研究总结,同时对我国及国外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进行总结,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持。对于不良资产方面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商业银行要想取胜,必须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此外,研究表明,在这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带来了新的问题,从而给出相关的建议。

1.3.2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论文的目录和选题需要,通过查阅互联网金融方面,不良资产方面,以及一些商业银行方面相关的文献来获取相关的资料,有利于自己可以更全面、客观、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出现的相关问题,从这一方面来分析与发现问题。

理论研究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并使认识的结果系统化的活动。首先,通过这些联系数据可以清楚地认识,我国互联网金融当前的发展状况,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还有我国的不良资产在这影响下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但也在不断地努力改进中。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不良资产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个新方向。在这过程中通过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不良资产这一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1.4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创新点

首先,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对相关数据和行业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不良资产的现状。

其次,根据对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其本身的优劣势、发展与威胁,分析了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出现的相关状况,提出了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可行方案。

1.4.2本文不足

由于我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相关的经验还不够到位,在一些相关资料与观点上仍然不够完善,本文不足之处在于对数学模型以及经济学的计量方法这一方面运用不够,缺乏一个相关的金融数据,也没有能够对已经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个更深层次分析,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深入研究的困难。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2.1互联网金融概念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如果我们从字面意义上分析它,那就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一般是指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网络通信技术,而“金融”的概念更为复杂。从广义上看,有关信用货币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但在狭义上,它意味着单一货币。这两个概念的结合就是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概念。但事实上,这种简单的组合并不能充分体现互联网金融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思,互联网金融它就是一个是兼具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思维的金融。

2.2互联网金融特征

2.2.1投资成本低

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自动识别相关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络平台来进行一个交易双方的匹配,可以更快速地来确定相关价格从而实现交易。它相较于传统的金融企业而言,其不需要中介。因此可以极大降低交易的成本,从而避免利润方面的垄断。它既可以避免金融机构开设营业网点的各类成本,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加快速找到自身所需要的产品。

2.2.2处理效率高

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应用,其本身的业务的流程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的操作。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不需要去实体营业网点,他可以节省了路上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在网点排队等待的时间,而且效率也更高。

2.2.3覆盖面积广

在当今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一名消费者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互联网上去寻找其需要相关的资源和产品,它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中,其直接的金融服务使的得客户来源基础更加广泛,在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这些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更从容地去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

2.2.4发展速度快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大数据的数据支持,另一种是建立相关的交易平台。现如今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据和平台也日益增多。

2.2.5监控管理弱

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金融而言,目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采集业务少,部分未纳入征信系统缺乏风险掌控机制,这些都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生了巨大的考验。从我国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容易产生一些如众贷网等P2P网贷平台的破产,出现服务暂停等一系列问题,它无法有效控制相关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解乏相关监管的限制,导致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低这一问题的出现,可以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任重道远。

2.2.6信用以及安全风险大

由于一些平台的不规范,其根本无法纳入我国的征信系统,造成了信息无法共享,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防范的机制,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善,这些都导致我国互联网金融容易出现恶意骗贷,套用他人虚假信息,拒不偿还贷款,甚至出现携款逃跑等一系列问题的诞生。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安全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例如黑客问题和网络欺诈问题等。

 第3章.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3.1内部原因

3.1.1.商业银行经营意识不强、风险防范理念淡薄

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式上以粗放型方式为主,将工作重心放在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机构设置上,不能在银行内部构建起严密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控制系统,因此,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意识和风险控制理念的薄弱,再加上受外部监管、政策、同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金融产品开发不足,客户群体都处在被动接受金融产品的状态中。

3.1.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

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在业务和管理上进行干预,另一方面,银行对风险、管理和效益意识不强,尤其是在贷款问题上,商业银行不能完全独立、自己做主。因此,对于部分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信用缺失的国有企业,银行不得不对其提供大额贷款。此外,部分企业通过企业的体制改革、改组的方式推脱银行债务。这些企业缺乏还款能力,长期拖欠贷款,而银行经营能力欠缺,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追回贷款,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增多。

 3.2外部原因

3.2.1政府不合理干预

近年来,我国在推行银行改革,要求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强化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但事实上,由于相关金融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某些地方的行政机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当地的经济业绩,采用行政性的手段强制商业银行满足企业的贷款要求,尽管部分企业没有相应的偿还能力,不能提供相关的资产证明文件。而且政府部门在干预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的过程中不承担任何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给企业贷款形成了一种“只见风险不见保障”的情况。

3.2.2金融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在监管的重点上,商业银行的内部监控和内部治理乏力,把监管重点放在了外部监管上。第二,在监管的手段上,商业银行监管方式较老旧和单一,缺乏效率和新意。第三,在监管人员上,商业银行系统中,专业素养较低、知识层次不达标和经验欠缺的人员较多。例如,部分银行负责贷款事项的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不够细致严谨,在贷款前对企业、客户的资产评估不完备,贷款之后的跟踪调查和后续管理没做好,导致这些企业和客户不按时还款或逃避债务。

3.2.3.银行间的无序竞争

部分银行为使任务量达标,乱拉顾客,导致有的企业有机可乘,在多家商业银行开户并贷款,且无力还款,造成多个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多,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严重影响了银行对风险的抵抗力。

3.2.4.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出台金融行业的法律,尤其是维护商业银行债券的法律法规。比如,《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之后,若未还清商业银行的贷款,银行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处置抵押物或要求担保人还款或进行财产保全和资金冻结。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商业银行的利益。此外,《担保法》中也有关于银行贷款的担保人为连带责任的规定,加大了银行收回不良贷款的成功率。然而,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并未涉及所有的失信行为,例如,债务人转移资产、恶意拖欠、逃避银行贷款的情况,银行并未有详细的法规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处理,部分企业或客户钻法律的漏洞,欠债、逃债,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多。

 3.3.不良资产形成的宏观因素

3.3.1政治制度原因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大多与我国宏观现有的经济政策有关,仍然存在较大风险。政府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仍然起着一个重要的导向作用。例如,建立相关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对企业逃避银行债务问题进行打击,促进银行释放不良资产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提供相关的政治支持。

3.3.2经济金融体制原因

体制性因素,包括社会资本结构失衡、行政干预金融机构运行、经济金融体系内部缺陷等,都是造成所谓的政策性不良资产一个重要的体制性原因。在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营运资几乎都是来自财政和银行,但财政与银行之前又一直有着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许多的财政资金都是来自银行,但并未及时将其归还给银行,就会导致银行不能按期收回贷款,形成坏账和呆账,使得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变差,造成银行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3.3.3法律制度原因

随着我国金融方面相关的立法不断发展,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在完善,但目前有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尚未形成一个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体系,仅仅只有一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相关法规,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相关的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合同中的规定不以为然,缺乏良好的还贷意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清收困难,即使胜诉也难以执行。

 3.4不良资产形成的微观因素

3.4.1企业自身方而原因

相对于企业而言,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改制是件好事,但由于有些企业本身就有着大量的贷款,为了坚强还贷压力,甚至出现了逃贷行为,它会有选择性地改制,恶意逃债。在这种情况下,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银行本身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改制,这些都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和银行贷款存在风险的重要原因。

3.4.2银行方面原因

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包括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信贷决策失误,从而产生商业性不良资产。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国企很难进行财务和投资省的限制,对相关的企业财务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无法对企业进行的项目进行一个高度评估,如果企业出现亏损破产等情况,就容易导致银行出现新的不良资产。

 3.5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形成原因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冲击下,各大商业银行为抢占零售信贷市场,不断加大相关网上贷款产品的研发和投放。但是,却出现了“短、平、快”的网贷产品逾期,甚至形成了新的不良资产的情况。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清收处置手段仍然较为薄弱,面对数额庞大的不良资产,受制于相关的人力与物力,商业银行自主清收水平仍然较难。互联网技术它可以丰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信息,减少信息获取的难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不良资产”的金融处理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监管和管理还不到位,并且一些互联网平台不规范对待不良资产上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在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第4章.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及措施

  4.1宏观方面对策

4.1.1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建设

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首先我国必须建立一个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来规范并改进相关资本进入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者一行为,然后就要要规范不良资产处置交易定价问题。还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依法进行严格地监管,警惕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及处置不良资产进行不良干涉等问题。

4.1.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为了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我们做到信息对称,建立一个良好社会信用体系,增加市场信息的流动性。建立一个商业银行客户的基木信息网络,提供一个客户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它能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及时了解借款企业的资信状态,从而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恶性贷款这行为要严惩,适当地调整社会合理投资行为。

4.1.3.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客户风险评价体系。必须加强对企业与个人的信用及财务状况的评估与调查,明了其经营的合法合规性。其次,需要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信贷资产质量的动态监控要加强,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方案,达到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最后,放贷后的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加强。避免商业银行原来那种轻管重贷行为,不断增强风险识别意识,避免商业银行的不良行为导致出现新的不良资产。

4.1.4.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在国外商业银行成功处置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不断探索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完善和创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新型管理模式,培养出我国在不良资产这方面的高新技术人才,提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能力,提高我国金融资产配置效率。

 4.2微观方面的对策

4.2.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每一次贷款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每一次贷款前,员工必须对企业经营状况、以往经验、当前市场状况、未来发展等进行仔细审查。明确了解知道企业其内部运行机制正常情况,诚信状况良好情况。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要加强培养其相关专业知识的素养,包括会计、证券、债券、股票、金融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经常展开业务培训,建立起一个优秀的资产管理团队。

4.2.2内部建立严格的贷款规则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也应该制定出相应的规则,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制定与完善办理贷款的业务流程。需要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岗位,时刻关注贷款业务的发展,密切关注业务的适当运作,及时解决问题,降低成为不良资产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进行细分贷款,根据风险程度大小的贷款来划分不同的关注度,避免其成为亏损贷款形成不良资产。

4.3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措施

4.3.1不良资产证券化

就是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它是互联网下解决我国的不良资产的一个有效方法之一。其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将一些不良资产进行重新整合,考虑其未来的收益,做出相关评价,并将其转化为证券出售给相关的机构与投资者。

4.3.2.不良资产债转股

就是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股权。简而言之,这意味着该公司仍在正常运营,但缺乏偿还商业银行贷款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将资产管理公司转换为该公司的股东或投资者。这样,资产管理公司就有能力控制公司和一定的股权参与公司的一些决策,使公司能够继续正常地工作和发展。

4.3.3.用互联网处置不良资产

随着我国互联网概念的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地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商业银行可能会在网上公布一些有关公司抵押不良资产的信息,以便拍卖这些资产,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不但如此,商业银行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去寻找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相关的催收业务,增加商业硬银行的资产收回概率,减少商业银行其本身的人力资源消耗。

4.3.4.不良资产重组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非竞争性资产重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延长企业的贷款期限。当企业无法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金额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暂时的资金周转不灵,在这种时候,商业银行可以执行与企业相关的协商业务,并可以相应延长贷款期限,要求贷款人在延长期限内偿还贷款。第二种是改变企业的担保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求改变抵押方式降低风险,大部分是增加抵押品的方式。

 4.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对策

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健康持续发展。尤其是出台相关维护我国商业银行债券和证券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其相关的法律法规。

避免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加大监管力度,内部和外部监管都要加强,创新其监管方式;避免各个商业银行间的无序竞争。

 第5章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意识仍不强,风险防范意识仍较为淡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政府的不合理干预;金融监管力度不够;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和法例法规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地增加,这不仅仅危害到银行业,甚至还威胁到我国整个金融系统。

所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起来,在宏观上完善我国的法律建设;完善我国社会体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新方式。在微观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减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债转股;用互联网处置不良资产和重组不良资产这些方式来消化我国之前的不良资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良资产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稳步前进,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银保监会,2019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20-2-17.

[2]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08).1-12.

[3]谢平和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J]2012(12).11-22.

[4]巴曙松,湛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中国农村金融2012.15-17.

[5]崔学敏,肖庆伟,杜海娇.“互联网+”背景下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探析.吉林金融研究 2018(10).25-29

[6]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闭.南方金融.2013(5).86-88

[7]曾刚.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比较, [J]互联网天地,2014 (1).74-76

[8]徐锻.经济下行、不良率攀升,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春天到了吗?ZAKER新闻 .

[9]汤雪峰.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0]刘青.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4(12)

[11]孙英丽.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2]鲁晓玮.商业银行“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再思考[J]银行家,2019(9)85-87

[13]王红.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对策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7(9).61-64.

[14]杨新瑜.商业银行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7(21)

[15]袁仁淼.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J].金融经济月刊,2017(8). 54-55.

[16]王娟.“互联网+”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分析[J]财经界2019.27-28

致谢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表以衷心的感谢,她为我的论文提供了许多中肯的且有指导性的建议。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修改到最后的定稿,她都在我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期间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没有她严格地要求和优秀的指导, 我不可能完成这篇论文。

其次,我要感谢在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帮助过我的同学,感谢她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最后,我还要感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在论文撰写中她们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在这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参考了一些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有关著作﹑论文,吸取了许多研究成果,借此表示真诚地感谢。限于自身的水平,毕业论文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探讨,欢迎各位老师和教授批评指正。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VIP月卡¥免费VIP年会员¥免费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25日 已付费?登录 或 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04481.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