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银河soho全景 人物

人物

2023-12-12 1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3 ~ 2010

广州歌剧院是扎哈在中国建成的第一个大型项目,也是扎哈的音乐建筑中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在广州珠江新城璀璨夺目的天际线上,它就是那枚最闪亮的钻石。不论是《今日美国》给出的“世界十大歌剧院”还是《每日电讯报》“世界最壮观剧院”的评语,都很难形容这座建筑在映入眼帘时带给人的享受。它美轮美奂又不咄咄逼人,更难得的是余周围高大建筑群相得益彰。2013年9月,广州大剧院获得被誉为“全球工程咨询界的诺贝尔奖”的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项目杰出奖。

广州大剧院的外形被称为“圆润双砾”——这个设计灵感源自于周边自然景观所带来的创意理念。该剧院里没有垂直的柱子,也没有垂直的墙,全部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使其外观呈现扭曲倾斜状,仅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其表层石材有四层结构,分别满足防水、保温、隔热和装饰的效果。

这座令人惊叹的音乐建筑中,除了设有1800个座位的大型歌剧厅和440多个座位的多功能小型实验剧场,还有三个总面积超过1100平方米的排练厅,以及餐饮、票务和停车库等配套设施,特别的是,广州大剧院与广东美术馆合作打造的当代美术馆也在其中。

北京 BEIJING

· 银河SOHO ·

建筑面积约 332,857 m²

2008 ~ 2012

银河SOHO以四座高度各异的流线型不对称圆顶建筑组成,外围柱自下而上呈弧线形。为了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每座楼体中央都有一个玻璃中庭。2013年,扎哈凭借银河SOHO的设计首次荣获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国际优秀建筑奖。

建筑位于北京东二环朝阳门西南角,是一个集商业和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体。设计借鉴了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

设计的另外一个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梯田,充满变化的楼层及平台将空间有机结合,如同山间的梯田绵延不断。每栋建筑单体均有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相融,呈现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给帝都的天际线描绘了灵动的一笔。

· 望京SOHO ·

建筑面积约 521,265m²

2009 ~ 2014

望京SOHO由3栋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组成,最高一栋高达200米,是从首都机场进入市区第一个高层地标建筑。三栋塔楼仰视时犹如三座相互掩映的山峰,俯视时宛似游动嬉戏的锦鲤,独特的曲面造型使建筑在任何角度,都呈现出动态优雅的美感。

塔楼外部被闪烁的铝板和玻璃覆盖,与蓝天融为一体,建筑与绿化带都被巧妙地与周边环境融合,区域内小径连绵起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闲场所。

· 丽泽SOHO ·

建筑面积约 172,800㎡

2013 ~ 2019

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它周围独特的城市肌理和地块情况,新的地铁隧道将地块对角线切开,丽泽SOHO也因地铁隧道一分为二,楼中央的中庭从顶层一直延伸到地面,将分开的两部分塔楼连为一体。随着塔楼结构的上升,围绕中庭的两座塔身如同DNA双螺旋结构一般盘旋而上,最终使得塔楼的高层能够与北京城正南正北的街道方向形成一致,也是致敬了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特点。

丽泽SOHO在建筑部分的外立面用玻璃幕墙进行包裹,而中庭处的幕墙则特别采用了隐框通透的效果,从外部也可以欣赏到它高耸的中庭和绚丽的虚实流线形态,也正是这样丽泽SOHO得以成为京城的又一重要地标。

丽泽SOHO的中庭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中庭记录,贯穿了所有办公楼层,提供采光、通风、室内微气候和各个方向的城市动态景观,可谓是全面整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维。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

航站楼 700,000m² / 地面交通中心 80,000m²

2012 ~ 2019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全 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它也是我国第一座"双进双出"的航站楼, 由于现有的北京首都机场不堪重负,位于大兴的北京新建机场有效缓解了首都机场的压力。

大兴机场航站楼的拱形屋顶以流动造型延伸至地面,形成六个交通指廊。在提供结构支撑的同时,此设计还在视觉上形成引导旅客的动线,并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再加上吊顶使用的特殊反光涂层,大兴机场需要照明灯具数量只有常规机场的十分之一,非常节能。

基于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大兴机场还配备了雨水收集和水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近280万立方米的自然水资源存储、渗透和净化功能。新增的自然湿地、湖泊和溪流起到洪水防范,还能抵御炎炎夏日的“热岛”效应,从而降低并适应当地自然微气候的影响。大兴机场的外层金属装饰屋面具备散热功能,在设计时,这层外皮预计能为内层降温4至5℃,而实际使用效果大大超出预期,降温超过10℃。

上海 SHANGHAI

· 凌空SOHO ·

建筑面积约 342,500 m²

2010 ~ 2014

凌空SOHO是扎哈在上海的首个建筑设计作品,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凌空SOHO共有4座建筑,分为12栋空间,被16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网络,多个楼层彼此互通,融为一体。这些结构叠放在下沉式广场上空,最高处落差约40米,俯瞰或仰望如置身大自然中的峡谷。面积超过7000平米的下沉式广场,不仅将地下商业区流畅连接,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公共休闲空间,广场南北两侧的水景楼梯与动感的地上建筑相映成趣,带来充满活力的氛围。

该项目的外观造型如同4列来自未来的列车,独特酷炫,其灵感源于它所处的城市位置——上海大虹桥交通枢纽区域。与周边环境进行自然或人文上的呼应,这也是扎哈一贯的设计理念。这流线型外观动感十足,带来好似“速度与激情”般丰富流动的空间变化。

长沙 CHANGSHA

·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

建筑面积约 120,000 m²

2011 ~ 2019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是湖南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由三块建筑相依而成:一个可容纳1800人的大剧院、一个设有500个可移动座位的多功能小剧场和一座展厅多达9间、面积高达1万平方米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足以承接世界一流的大型歌剧、舞剧、交响乐等艺术表演。

针对这座湖南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文化艺术中心,扎哈在其建筑造型上也特地呼应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湖南在历史上盛产芙蓉,有“芙蓉国”之美称,所以从空中俯瞰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可以看到其造型仿佛三朵芙蓉花盛开在梅溪湖畔。

同样地,艺术博物馆内部也是采取了芙蓉花瓣作为灵感,将展厅环绕中庭向周边伸展,这样的空间设计既能保证了极大的策展灵活性,又将优美自然的湖边景色引入到可见视线里。

南京 NANJING

·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

建筑面积约 465,000 m²

2011 ~ 2017

她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流动感”在她的设计方案中表现得十分强烈,仿佛产生了一个散发着巨大能量的空间,因显得无“重力”而诱人,在这个空间里

就仿佛看到了挣脱地心引力的飞动空间感,还可以感受到就好像是其的大脑的各种神经在同步运转。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建筑灵感脱胎于帆船,扎哈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在河西滨江风光带塑造了全新景观。作为中国最大的玻璃钢混凝土工程之一,也是中国首例采用逆施工法实践地上与地下同步施工而建成的超高层建筑,获得了2016-2017年度鲁班奖与2017年华 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其立体感超强的流线型设计,灵感源于历史永久的南京云锦:这种含有金银丝线的珍贵织物由专业匠人手工织造而成,绚丽精美,故有“寸金寸锦”之说。此外,这流畅的线条设计也将文化中心、新中央商务区、滨江公园及江心洲岛逐一串联。

香港 HONGKONG

·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 ·

建筑面积约 15,000 m²

2007 ~ 2014

由于可用的占地面积狭小且形状不规则,这座创新楼的设计与造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扎哈神来之笔版的创意下,这块香港理工大学的角落矗立起一座高达15层、使用面积1.5万平方米的倾斜大楼。正是这件作品,使扎哈又一次拿下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建筑大奖RIBA Award (2016)。

扎哈在这个设计里融合了塔楼和裙楼的典型特征,提出了流畅的组合方案:露天的门廊、四通八达的过道,还有开阔舒适的公用空间,从不同方位横跨创新楼的里里外外,十分方便出入。建筑室内的玻璃和开放的空隙提高了透明度和连通性,而循环路线和公共区域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互动,中空位置则引入了天然光纤和新鲜空气,并且予以一种延续感。如此空间结构下产生的学术气氛也利于将校内各个项目联系起来,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积极的多学科氛围。

当香港理工大学的这个项目被宣布的时候,扎哈很激动地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尤其因为它在香港,这是我的职业生涯开始的城市,我一直对香港有着深厚的感情。”

澳门 MACAO

· 新濠天地沐梵世酒店 ·

建筑面积约 147,860 m²

2013 ~ 2018

建筑形体类似一个方形的字母O,左右两座塔楼被两个有机形态的桥连接起来,建筑整体由网状结构覆盖,暴露的外骨骼网状结构如雕塑一样,优化了内部布局和建筑整体,凸显了建筑的动感和活力。两个有机形桥梁强调着塔中心的外部空隙,有780个房间总面积约15万平米,一系列的空隙融合天花板和屋顶,构成了充满戏剧性的宽敞中庭。

建筑中间的镂空部分突显了结构的复杂性和空间感,不仅外形上独具一格,内部空间更显特色玩味。在功能上,住房均匀分布在两排大厦的设计也使得尽可能多的房间拥有广阔视野,能住客欣赏到城市的美景。

空中廊桥横跨大厦中间的镂空部分,不仅创造出极具魅力的空中空间,也成为看向城市的窗户,将酒店的内部公共空间与城市连接起来。

扎哈·哈迪德

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哈迪德,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于是才会有超出现实思维模式的、突破式的新颖作品。感谢这样的扎哈,让我们目睹了一些看起来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

· END ·

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看完如果有收获,

就请 分享、点赞、在看 三连击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