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铁杵磨绣针”源于武当山之趣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造句 谈及“铁杵磨绣针”源于武当山之趣话

谈及“铁杵磨绣针”源于武当山之趣话

2024-07-14 03: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有句名言:“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说的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事,但在武当山磨针井,讲的即是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的故事。

相传昔年净国王太子15岁入武当山修炼学道,因意志不坚,欲出山还俗,一日走到这里,遇见一姥姆(紫气元君)坐在井边砺磨铁杵,太子甚感奇怪,上前问道:“磨铁杵何用?”曰:“磨针”。太子吃惊地说:“那不太难了吗!”对曰:“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太子顿时恍然大悟,遂转回继续修炼,功德圆满,得道成仙,后来人们便把姥姆磨针的地方叫“磨针井”,还在太子回心转意的地方,建了回心庵(今已不存),并在此处修建了一些其它建筑物。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1981年重修。为一座四合院式道院,现存山门、大殿、配殿、姥姆亭、北道院等建筑52间,建筑面积1543平方米。大殿内壁画《真武修真图》形象地叙述了真武修真,得道成仙的故事,画风古朴。其“铁杵磨针”一幅,更是笔墨流畅,意味深长。在磨针井院内,立有二根铁杵,均粗似碗口,乌黑光亮,以其点睛之笔将其传说的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殿旁有一方亭,人称姥姆亭。亭中有井,井上龛内置铁铸饰金姥姆磨针像一尊,姥姆手捧铁杵,侧身回首,似乎正在与人对话,正在讲述着一个千古永恒的道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磨成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称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从此以后,李白每天学习特别用功,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铁杵磨针这个美丽的传说,后成为一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其深刻的哲理赋予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成为武当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至于广为流传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少时一度厌倦读书、不求上进,遇见一个老婆婆(骊山老母)用铁杵磨绣花针,由此受到启发而坚持学习。则来源于南宋史志学家祝穆撰写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一书: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今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市青莲镇还在李白故居陇西院下一条小溪边,新建了一座磨针亭以资纪念。此外清雍正五年(1727年)版《江油县志·杂记》也有唐代彰明县主簿窦子明弃官隐居圌山修道未得,下山在仙女桥见一女人磨杵作针而得感悟,遂还山颐养三年后“白日飞升”的详细记载。

其实杨复俊的《易经传说》中写道,轩辕也有过“铁杵磨成针”的经历!“铁杵磨成针”这源于上古时期,当时并没有什么工具,所以人们都是用骨头来磨成针,用来缝制衣服。所以骨针都是磨出来的。后来人们制成了金属之后,就开始用金属来作为缝制衣服的工具。开始的时候是青铜器盛行,所以绣花针就是铜针。但是这时候铜针也不是磨的,因为铜的质地比较软,所以一般都是工匠将铜条敲打成铜丝,然后截取之后,来一端凿出针眼,另一端磨得锋利即可。后来在铁器盛行的时候,绣花针也就有铜质也就变成了铁制的。但是它们在制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在唐朝的李白可能是看到婆婆正在磨铁丝,而不是磨铁杵,当时婆婆跟李白所说的话,也可能是在逗小孩子玩玩而已。

其实这个故事在唐朝的时候并没有人记载,而是到了南宋的时候,被著名理学家朱熹收集记录在了《眉州·磨针溪》中。明代郑之珍《铁杵磨针》有记: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虽然说李白的铁杵磨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非常的励志,但是却是属于后人编造安在李白身上的。“补拙持恒情志一,功夫不负有心人。书声修竹萤窗里,术业专攻道义真”。该诗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无论做什么事请,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姚老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