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后的素材整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采访笔记怎么写好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后的素材整理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后的素材整理

2024-02-26 0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

 

      新媒体时代,新闻行业的发展日益加快,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新闻业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新闻内容的出现。对媒体而言,如果对你所获得的新闻素材不加以合理的整理,则新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媒体自身的公信力降低,影响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新闻采访后的素材整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作为记者、通讯员都知道,在写新闻之前,首先要确定采访主题,然后通过采访,找出相关材料,收集新闻素材,使新闻素材“回流”。这样,写新闻稿件的时候,所采访到的资料越是丰富,写作时就越是得心应手,甚至可以一气呵成。做到快写快发,新闻的时效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写出来的新闻自然是饱满的,说服力也强。

  反之,若手中的新闻素材匮乏,要想写出有分量的新闻稿,那是根本行不通的。有的记者、通讯员甚至想通过“合理想象”写新闻,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记者的功夫不要用在“合理想象”上,而要花在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中。在新闻事实上玩所谓技巧,只会弄巧成拙,因为读者、观众、受众都是聪明人。

  那么,新闻采访后素材整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要注意挖掘细节

  细节是你的指纹,在新闻采访中,细节是为主题服务的,而主题却要靠细节来支撑。

  记者在通过细节来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时可以借鉴以下这几个方面:

  1)细节可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动作。

  2)细节可是一个物件。

  3)细节可以是一段小的情节。

  4)细节可以是一幅画面、一个小的场景。

  5)细节可以是一颗小小的泪珠,一个细微的眼神。

  可以说,在新闻采访中,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小细节,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恰恰反映出大问题,这些全靠记者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新闻事件的把握控制能力。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果细节挖掘不够、不妥就会影响到稿件质量。只有一双善于再发现与再挖掘的新闻慧眼,才能写出不同一般的新闻佳篇。曾经有人说过:“最能唤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关注的是那些明确、具体、特定的细节。”

  2、要关注背景材料

  无论什么新闻,它所要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都属于背景,新闻的背景是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历史环境,是新闻的前因后果,与新闻本身密切相关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易理解新闻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突出新闻的可读性。

  3、要甄别虚假材料

  对记者、通讯员而言,面对掌握的多方面的新闻素材,如何拿捏和取舍直接体现其业务能力的高低。同时,还要对材料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善于对材料的真实性有判断识别能力。一直以来,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为新闻工作立下汗马功劳,获得社会的肯定,但也有个别的虚假新闻偶有发生,给新闻报道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在新闻采访后的素材整理过程中学会甄别素材,以如实反映事实真相。

  有是,在素材整理过程中会出现素材整理不透彻的现象,出现象“应该”“或许”“可能”等含糊词,这样会造成新闻不清,减损新闻的权威性。

  4、内容要贴近受众需求

  新闻素材如何贴近受众?一要报道内容上贴近,二要表达形式上贴近。但内容贴近是首要的。

  新闻应该是广大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要想满足受众求知天下大事的欲望,就要在需求心理上贴近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传统媒体以要闻做主打外,网络媒体多以头条新闻展现给受众。在素材整理中,要善于抓住受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做到排疑解惑,满足受众需要,和受众产生共鸣。

  5、要选择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新闻事实是受众想了解的,普遍关注的内容,它为受众提供可参考的信息,这就是新闻的价值所在,新闻关注人越多,作用越大,那么新闻价值越高。这就要求在整理素材时要善于发现有价值和高价值的材料,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当然,新闻素材要注意社会需求,防止负面的影响出现,尽量宣传新风气,弘扬正能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素材往往过于碎片化,这也是编辑记者最头疼的事情。新闻素材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反映着事物的不同方面,其中可能有真有伪,这就需要记者、通讯员好好甄选、鉴别、加工,才能筛选出合适的用于构建新闻的真实材料,打造好的新闻品质。

  另外,可以将搜集好的新闻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多利用网络手段再行数据分析,用以提高采编工作效率,为今后顺利开展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最后,希望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通讯员,一定要养成积累整理新闻素材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材料库,帮助自己快速圆满地完成稿件的写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