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军服从何而来?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一条让人很意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部队伙食太差 抗战中八路军军服从何而来?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一条让人很意外

抗战中八路军军服从何而来?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一条让人很意外

2023-03-10 0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什么我军军服有这么多颜色呢?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染料获取难度大。

比如,1940年120师为什么要将灰色改染为黄色呢?

原因主要是从敌占区买不出硫化氢,没办法染。

当时120师有学过化工的大学生,他们就从槐树籽等植物中提取黄色染料,所以以后120师部队的衣服便改为黄色。

二,与当时的战斗需要有关。

比如,1941年129师第2纵队在敌人反复不断地残酷扫荡下,要快速完成部队全部换成夏装的工作,为了节省,当时决定全作灰的,后来因时局的关系,准备发动部队作黄色的,结果灰、黄色各做了一部分,由于部队的流动性很大,弄的黄色、灰色参杂,使部队服装军容上不整齐。

大家知道,随着时局的发展,我军一步步壮大,当然,需要的军服也越来越多。

那我军的军服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呢?

首先,部队发放

其实,当时将衣服送到战士手里是很难的,比如说棉衣。

当时,边区被服厂从冀中根据地送来大批布匹、棉花、染料等,生产出来服装后再送往各部队。

在战争环境,部队驻地不固定,尤其在反‘扫荡’中,部队流动性更大,一天换几个地方,很难找到。

加上山区的道路不平,交通不便,又缺乏运输工具,全靠人背、牲口驮,实在不容易。

边区人民为了完成运输任务,经过千辛万苦,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才把布匹、棉花、原料从冀中运往晋西山区,又把做好的被装成品送到部队。

1940年10月25日,秦基伟在日记中就曾谈到运送棉衣的艰难:

棉衣的创造和搬运已费尽不少的劳苦和精力,但这棉衣能否安全运达目的地还是问题,因沿途所经过的路线无日不在敌人之间。

晋绥军区同样如此,当时新加坡记者黄薇在晋绥军区考察八路军供给部时也谈到:

已经做好的棉被、衣服、鞋袜等也要用驴子一站一站地输送,颇费时日。

第一个步骤完成后,接下来是由部队将衣装发放到士兵手中。

在发放过程中,八路军有一套成熟的程序、严格的手续保证士兵能获得衣装。

《第十八集团军暂行供给法规》规定:

发给服装应以团、营、连为单位,集合部队,按身材高低发给之。发便衣材料时,也应按身材高低适当调剂,不得平均分配。

同时,士兵领取衣装的时间是固定的,过期就无法领取,夏冬两季服装均按规定统一的领发日期,领发日期过后,不再补发(新战士除外),并且如调动或出入院均应随带。

以129师为例,首先是集合领衣服,并按大小进行调剂,当时规定:

部队在领发时,应以营为单位集合,由团以上首长及供给干部,按名册点名发给,不到者,一律不发。在领到衣服后,即以伙食单位,按身体高低排成一列横队,各将衣服穿起,由该单位首长当场亲自检查调剂之。

调剂完成后,还规定:

本人在点名册之名字下签字盖章(无章者签押右手拇指纹),同时在左襟内之第二扣下签自己名字,则此衣服作为本人的固定衣服”;衣服领完以后,“则行冬服领受礼,即以全团集合举行阅兵,随由团以上首长训话,说明本年冬服缝制之困难,及如何设法去爱护移作明年再穿的具体办法。

为保证棉衣能使用两年,129师还特别制作了军服证缝在衣服里,军服证上一律用毛笔填写码号、队号、制服着用人姓名,由连队首长负责监察填写。

其次,自己做

曾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谭政就曾提到:

因为努力解决衣服问题,战士们除了公家的衣服外,许多人还有自己劳动得来的一套新衣服上身了,许多人有一件毛衣了,差不多每人全有两双鞋子,两双袜子,再加一双手套了。

在斯诺的《西行漫记》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困惑。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

1946年国民党石家庄执行小组到冀中七分区交流时,中共代表就告诉国民党代表:“因敌后抗战,处于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民众损失又重,所以八路军上至朱总司令,下至士兵炊事员都不发饷。”

国民党代表问:“啊!那么你们怎样解决日常用品呢?”

中共代表回答:“我们重视劳动,每人都亲自动手种地,开展生产,日常用品都从生产中用自己的劳力解决了。”

这些外界的“困惑”正体现出我军的特别之处,即八路军士兵不仅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八路军士兵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补充物资的短缺。

因此,通过劳动自给的方式解决士兵的衣装需求也是我军的特色之一。

以上是我军获取军服的三个主要途径中的两个,说到第三个途径,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外,那就是:

缴获日军服装

比如115师“在平型关战斗后,就缴获了日军大批被装,仅军用大衣就足够115师每人1件。

再比如,当时由后来的开国上将陈士榘领导的滨海军区,在1945年就截获了日军1万匹细布和很多纱布,除制作了大批单衣外,还为部队每人增发了1套细布衬衣。

美国记者卡尔逊在《中国的双星》一书中记录了他在129师师部看到的情景,他这样写到:

日本大衣随时可见。这个师正沿东西向的正太路和东边的平汉路积极地同敌人交手。几乎每天都缴获到军需品。

在那个时候衣服在部队里是非常珍贵的,当时就规定,士兵的衣装因损坏无法再穿时也不能扔掉而要上交。

规定原文:

一切废品(全部破烂服装)不得任意抛弃随意撕毁,应按件缴给上级供给机关。从一九四一年必须做到发出一件新的,收回一件旧的(新兵在外)。

回收之后要干嘛呢?同样也有规定:

一、送交缝制机关尽量使用。二、不能利用者,经旅或军分区允许,可廉价拍卖。

即使士兵生病住院,对衣装的处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

凡穿军衣入休养所之休养员,于平时一律不准换便衣,如情况较紧时即可将准备的便衣换给,但所中一定把脱下的军衣及其他妥为保存并认真登记。如反扫荡结束,即仍将原套衣服等发给,而收回其便衣;又如果其原套军衣已无,同时所里又未存军衣,则不再发新军衣,将来出院时即穿便衣出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衣服太缺了。

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其观察游记《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谈到:

士兵们通常一年发一套冬装和两套夏装。八路军军官没有像国民党军官那样好的西式大衣,但是八路军战士的衣服比国民党士兵要好得多,总是有冬装而且从不缺鞋穿。

1939年11月1日,秦基伟在日记中也这样说写道:

早起运动见到一连的战士身上穿的单衣,实在难受……战士冻得很,但是这时全体战士很精神答复不冷,可是每个人的颜色已是冻变了样子。

11月26日,他再次写道:

今天实在冷呀,外面吹着大风而又无太阳,想起带兵的人真是难啊,战士打着赤脚在门卫上站着,还有在山头上站着的,有的同敌人作战,都是冷得不行。

秦基伟将军

士兵衣装短缺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大小尺寸不合适。

比如当时129师新一旅棉衣做得太短,上装仅二尺二寸长,战士穿起不合适,特别是棉裤又短又小,很早就绷破了,肉都露在外边,非常难看。

曾任八路军军医的王增寿也回忆他刚参军时所发的衣装:

参军后,给我发了一套灰粗布单军装,套在我的棉衣外面,衣大人小,穿不起来,酷似一个小大衣,美其名为军装,实不过一个中式大褂多了四个明兜而已。裤子也大得很。

二、质量差

比如太行第六军分区在1942年的供给报告中就指出:

鞋子普遍的不够穿,所以战士的脚上不是破得张着嘴,就是‘满脚飞’,勤俭的同志整天缝补,一双鞋就有二、三斤。

原因是什么呢?

其并不是发的数量少,而是质量太差,自己工厂所造之鞋底子浆面太多,麻绳太粗,一踏水即坏了。老百姓代制之鞋底子多垫烂布棉絮及其他古董东西,故太不耐穿”。

三、战斗强度大,衣装容易损坏

当时,我军士兵本身获得的衣装就少,久穿更容易坏,120师总结到冀中后的情况时也谈到了这一点:

到冀中后时刻准备战斗,可以说脱衣睡觉很少。

陆续增加新兵,其农民观点,当兵多不带衣,发军衣后多将便衣全部寄回家去,因此日夜穿着衣服过活更易滚烂。

四、原材料不易保存

当时129师、太行军区1941年的命令中谈到:

首先是敌人的破坏,如“战时敌人的抢劫破坏烧毁”,“平时、战时敌人奸细乘机纵火毁灭”;

其次是地方和部队内部的破坏,“地方坏分子及部队坏分子(退伍军人或自己保管人员)的盗窃”;

还有自然条件的因素,“自然现象的侵蚀——水洗潮湿、久压发火等”。

综上所述

无论是部队发放还是劳动自给、战斗缴获,八路军士兵获得衣装的过程都非常艰难。

虽然军服很缺,但当时的八路军军服却有着不一样的象征作用。

开国上将傅钟曾经说过:

不怕老百姓看见许多军队,都穿的是一样衣服,戴的一色帽儿,佩的总是青天白日徽章……总得要先分别你是八路军的呢?还是啥子军的呢?如果听说你是八路军的人,他就立刻转愁为笑,欢迎你进门去驻扎。否则的话,他就硬板着面孔,老实给你不客气。

梁玉章在《山乡烽火:我的抗日战争回忆录》还有过这样的回忆:

八路军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所以我们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只能从佩戴的武器上来区分。当时我们认为身背长枪的是兵,身挂驳壳枪的是连长,拿短枪的是营长或团长。但身挂短枪的长官,他们从不打骂士兵,这使我们感到很新奇。

这种“新奇”正体现了我军官兵同甘共苦的特点,对群众而言,穿军装的八路军士兵不仅仅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更是群众支持的子弟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