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萍:在孩子的世界里潜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文萍的简历介绍图片 郑惠萍:在孩子的世界里潜行!

郑惠萍:在孩子的世界里潜行!

2024-03-30 10: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基于此,她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特级园长。2016年成为上海首批正高级教师。她为幼教事业付出了心血与汗水,党、政府和人民也不会忘记她:她先后荣获市园丁奖,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首届“苏浙沪”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全国第三届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等。尤为可贵的是,她为上海和全国的拔尖人才的培养,也倾注了心血。她是上海“双名”工程的主持人,还担任南京师大兼职教授、华东师大师范生导师等。

郑惠萍写的东西很多,本文主要讲述她作为首创者之一,并长期坚持将近20年之久的低结构活动。低结构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上海学前教育界的一位权威、华东师大教授华爱华评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低结构活动,之所以获国家级最高教学成果奖,是有道理的。郑惠萍把国家倡导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以一种具体的可操作化的形式,转化为现实了。”

低结构活动的解读

大约九点半我来到芷江中路幼儿园的新梅园。郑园长带我参观整个园,从一楼到三楼,从小班、中班到大班,一路看来我观察到,整个幼儿园仿佛是孩子们的欢乐世界,那种专注神情,那种发自心底的爽朗笑声,会把你的整个心灵,很快地煽动起来。郑园长也像孩子一样,她的整个身心和着孩子们的韵律。她给我介绍时,那种和美和幸福感,全都透在脸上。

在大约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中,我发现了一个奇异现象:所有各个班级幼儿所用的材料,都可以随手拈来,水、土、沙子、肥皂泡沫、水管、易拉罐、乐高积木……幼儿所玩的游戏项目,都充满想象。小班的迷宫、夹子天地、“螺丝帽”对对碰、城市建筑师,中班的镜子小亮片、百变积木、海底世界、愤怒的小鸟、音乐纸世界,大班的潜望镜、镜子城堡、猜猜我是谁……细细看每个孩子,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充满想象。他们把郑园长完全当游戏伙伴,即使像我这样一位很少去幼儿园的长者,许多小朋友也会很亲密地拉着你的手,给你讲他们的游戏。看了九个班级的幼儿,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叫喊声和笑声,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全部。

十点半左右,我和郑园长坐在了接待室。她给我沏了茶。我有些迫不及待,问:“当初,你怎么会想到低结构活动的研究?缘由是什么?”

她思索了一会儿,说:“我钟爱孩子,却发现幼儿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两大问题。”

其一,孩子们一直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规定的活动中,过着完全划一的生活。比如,老师叫孩子们画妈妈,结果发现,所有的孩子,其实是画了一个妈妈。 这画的背后,没有一点感情色彩,没有一点生活内容。它提醒了我,我们太关注教师的教,而对孩子的学,完全忽略了。幼儿被动学习的状况很严重。其本质,是由高结构活动引起的。倘若站在孩子的立场,不是仅仅为了画画,而是将爱妈妈的自由表达的机会还给孩子,孩子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会画上:妈妈你辛苦了,为妈妈摆上一双筷子; 妈妈,你生日快乐,会献上一束花……有十个孩子,会画出神态不一的十个妈妈。

其二,孩子想真玩,但在老师面前,他们其实是“被玩”。以往,我园的游戏活动,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往往用“玩”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真玩,出现了孩子想真玩与老师要求“被玩”之间,存在着博弈,老师急切地想让幼儿知识化,却做不到怎么让幼儿智慧化。

以上两例点醒了我,必须建构区别于中小学的那种教学模式,要回归学前教育的本原。

她的一番话,很吸引我。我好奇地问:“能否描述一下低结构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它与高结构活动的主要区别在哪儿?”

她说,一般而言,老师也好,家长也好,都对高结构活动青睐有加。为什么?高结构教育活动强调有预设的目标,对老师(家长)而言,让孩子有“看得见”的活动,老师就有了教学的存在感。强调老师有规定的教学任务,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就多数老师和家长而言,在思维上习惯于这种高结构活动。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已经表明,在幼儿园,高结构活动并不适合。

“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未来的幼儿课堂应当是低结构活动形式。它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低结构活动以幼儿为主导,以幼儿发起为主。

★二是它的目标内隐,过程开放,强调游戏,强调幼儿自主建构经验。

★三是老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简单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自由探索与发现。

用一句话归纳:低结构活动是玩,是学,是在高质量的探索中学。”

“很显然,这两种活动的架构,是两种理念,两种形式,两种思维方式。”讲到此处,郑园长加重了语气。

我又问:“你研究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低结构活动范式,历时多少年?能介绍一下这种低结构活动范式,有哪些特点?”

她说,这项研究,将近20年。细数一下,历经三个重要突破:一是由“教”到“学”的视角转变;二是活动环境的突破;三是活动范式的创新。

我听得津津有味,又请教郑园长:“你研究低结构活动这么多年,这项活动的要点和价值是什么?”

郑园长说:“讲到底,就是让幼儿玩得快乐,更有意义。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

要点与价值1:要注重提供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可能与机会。

要点与价值2:注重观察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

要点与价值3:注重让幼儿主动获得经验,建立规划,养成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郑园长的这番话,使我的心扉变得清澈。我想,她给我们描绘的儿童世界,使我们有可能更新对于儿童世界的原先感觉。用孩子的目光看世界,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对郑园长,我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她爱那幼小纯洁的生命,爱得那么深,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与生命。

对“解读”的解读

“我刚才听你在讲低结构活动时,我一直在静静地思索,你的人品、视野、学识、专业素养以及你和教师之间的相容性和亲和力,正是这些,支撑了你的研究。你能达到这种境界,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问。

“我一直记着八个字,‘广学杂取,厚积薄发’,广泛地摄取不同领域的知识,善于吸纳别人的长处,也许是我能取得一点成绩的体会。”她说,“怎么叫‘广学杂取’?就是学而求杂,故成其广,学而求专,故成其深。我当幼师生时,除了把各门功课学好,还自学了英语。当幼儿园教师后,我又到华东师大读中文系,最初只想着在文学和语言的天地里遨游,想不到以后开展幼儿语言与思维整合的研究,幼儿表达和创造力培养的研究,都派上了用场。当上园长后,我又到上师大专修了教育管理专业。”

我又问:“据我了解,你在幼儿园的质量监察与管理,在四园五部的集团化办学方面,很有特色,都有创新。能否围绕与低结构活动相匹配的课程管理方面,谈些见解与操作思路?”

“作为园长,整个这一套课程管理,确实设计得很复杂,很精致。我只能用最简洁的语言,给你一个大致的勾勒。”郑园长接着说。

“我们与上海二期课改的宏观背景一脉相承,逐渐构建了‘三四四’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制度。什么叫‘三四四’?”

第一个“三”,叫做三个转化,即:从‘管’到‘导’。从细化的课程安排,转化为弹性安排。从行政的监督检查,转化为教师的自我监察。

第二个“四”,叫“四个放权”。幼儿园每日的活动安排、实施,把这个权放给老师。课程内容的选择权,也放权给老师。把适度的计划与记录权,也放权给老师。原先这个权是给园长看的,现在看的对象不仅仅是园长,而是与教育相关的人员一起参与看。看的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分析、提高、学习借鉴与分享。教研组的自主管理权。这个权一放,整个四园五部,全都活了。

第三个“四”,叫做“四项制度”。建构网络式的教师培养制度。它改变了传统的“老带新”的单向的线性的带教方式,它强调教师的能力、优势和特长,这种机制有利于教师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方式使所有的教师强项更强,弱项不断提高。建立了“讲故事”式的研修制度。教师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过程,并非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不断碰撞、不断磨合 ,相互协商、共同分享的过程。围绕“怎样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如何让幼儿的学习有意义”,教师之间的智慧火花相当碰撞,一个个回应策略就此诞生,一个个典型个案,一个个教师培训内容,由此创造。搭建多样式的科研平台制度。对话式的教研制度。我们通过平等开放,通过不同对象、不同层面的对话(比如与园长、教师、家长、幼儿以及专家),围绕低结构活动中的问题探讨与解决,开展了深度的对话与汇谈。

听了郑园长把两项很庞杂的改革,用简洁的语言,一气呵成地给我解读。内心很感动。此刻,我的脑中跳出了一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决于他完成的工作精神,而非行为本身……无论什么事情,都力求尽善尽美,并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种工作态度,蕴涵着一种神圣。

众人眼里的郑惠萍

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研究上海优秀校长(园长)的思想、境界、修养和内涵,研究他们的共性,更研究他们身上独特的个性。以此作为一笔财富,留待上海的教育界。为了研究郑惠萍“这一个”,我很想听听郑惠萍身边的人,以及对她很熟悉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她,评价她?为此,我又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 陈佳妮是芷江中路幼儿园(芷江园)的副园长。今年34岁,从教10年,曾获得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

在谈到自己在教学上怎么会不断进步?她娓娓道来。

郑老师是专家,又是学者。她创造和编制了一整套低结构活动的“评价指标”和“操作指引”。我因为年轻,她会经常手把手同我交流、切磋。她让我知道:如何观察幼儿?怎么看,看什么?既具体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又能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还要观察幼儿的态度,了解他们的情绪、情感和个性特点,让教师在观察评价中发现每个孩子的亮点。我在她身边久了,得到了许多熏陶与感染。

>>>> 方红梅是宝山区陈伯吹艺术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从2012年年底至2017年年底,是郑惠萍名园长基地的学员。方红梅说,郑园长招聘她时,有一段对话有意思,很短,照录如下:

郑惠萍:方红梅,你已经是特级教师了,为什么还想到我的基地来?

方红梅:想到两点:一是我觉得自己在管理上是新手,要向你学习。二是我读过你的许多书,从书中看到,你的人品、学识、修养,尤其是你发展儿童的智慧,使我敬佩。所以,我要做你的学生。

>>>> 黄琼是市教研室的幼教教研员。她在上海幼教界,享有威望,赢得很好的口碑。得知我的采访要求后,她讲了三点。

第一,低结构活动的来龙去脉。

郑惠萍的低结构活动,有这样几个创新:第一,她把儿童的游戏和学习做了整合。第二,她非常注重过程。低结构活动中的教与学,教与玩之间的关系,难度非常高。郑惠萍的“度”把握得很好。她和她的团队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多元智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急功近利。有时,就需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要耐心,要静观,要慢慢等待,静待花开。第三,郑惠萍不仅仅做了,而且还与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管理,既规范,又有创新。这才是完整的研究。它在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保障了低结构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很有质量。

第二,对郑惠萍学术上的评价。

郑惠萍是一位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研究型管理者。她的身上,有着善于思考、善于研究的气质。她在大家的心目中,有着很好的口碑。为什么说她有研究的气质?她一直从本园的实际出发;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思考。你看她从2003年至今的15年中,做了十多个市级课题,每个课题,都是基于新问题的产生,又不断地探索,螺旋式上升,到了今天,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第三,芷江园孩子的低结构活动被喻为“中国的瑞杰欧”,这个评价怎么来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2013年,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300多名顶级的幼教专家(其中有相当多的大学教授、校长)来到中国。教育部把这次会议安排在上海。会议的组织和会务,我是操办者之一。在许多国外幼教专家的眼里,中国的幼教,依然处在“排排坐,吃果果”的阶段。我们向国外专家开放了上海20多所幼儿园,让他们随便观看。芷江中路幼儿园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港澳地区的30多位专家。他们在仔细观察了幼儿园孩子的活动后,非常震撼。一位国际学前教育的主席脱口而出,把芷江园称之为“中国的瑞杰欧”。他们还评价,“从孩子的活动,看到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希望”。

>>>> 朱家雄是原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现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享有这个头衔的,全国一共12位。上海是三位:叶澜、张民生、朱家雄。可见,朱家雄在幼教界,不仅在上海,甚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他是这样评价郑惠萍的——

低结构活动在欧洲是比较流行的。我把它引进了中国。以往我们的幼儿园,都实行高结构活动,即高度计划性,教师的教学目标清晰,活动很精致,以教师的调控为主。而低结构活动呢?就是让幼儿玩,探索性地玩。当然,只是让幼儿玩,没有教,也是不行的。你给孩子玩什么?怎么思考环境与材料?在孩子玩的过程中,怎么引导到教师内隐的目标上去。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是非常讲究的。要讲策略、讲方法,把玩和教结合起来,这是一桩非常艰难的事情。它的背后,讲穿了,就是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在国际上,低结构活动一直有两个问题很难解决:一是,在孩子玩的时候,教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二是,对活动中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而恰恰是郑惠萍,把这两大难题,妥善地解决了。而且做得很讲究,富有艺术、很精彩。你到芷江中路幼儿园去看一看,孩子们的玩,整个活动安排,教师起了什么作用,环境、材料的设计与处理,都是教师的智慧结晶。所有去过这个幼儿园的,只要进去一看,都会眼睛一亮。

当初,我记得参加这项研究的,上海有六个幼儿园。其他几个园,都改做了其他项目。而坚持时间最长、做得最好、出成果最多的,就是郑惠萍。

郑惠萍是难得碰到的绝对正宗的人。她坐在这个位置上,其实诱惑是很多的。但她清廉,洁身自好。她做事情细致、踏实、讲规则、讲规矩。

郑惠萍很聪明,也智慧,看问题都在点子上。她的本事,是能化繁为简,往往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问题的要义讲清楚。她是中文系出身的人,所以写文章有文采,讲话有艺术性。听她的报告,既到位,又富艺术。

郑惠萍是兼具务实和创新精神的人。在一般人的头脑中,务实的人,很难创新;能创新的人,又不喜务实。而郑惠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

是啊,听了朱家雄教授一番话,郑惠萍的形象,整个地站立在我的脑中。我的思维,宕了开去。是的,她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在她,智慧也许不仅仅是一种才能,可能更是一种人生的觉悟,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她的身上,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心的境界,它是一种丰富的单纯;而这单纯,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郑惠萍赴北京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颁奖会议

来源 | 教师博雅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