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郑州,暴雨再一次带来洪水,损失惨重,郑州为何不改进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州洪水是几月份发生的 又是郑州,暴雨再一次带来洪水,损失惨重,郑州为何不改进下?

又是郑州,暴雨再一次带来洪水,损失惨重,郑州为何不改进下?

2024-07-09 1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是暴雨,河南再一次发生暴雨,然后郑州又发了洪水,到处都被淹没,上班,上学,工作都中断了。但问题是郑州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要被淹几次,为什么这么多年了都没有想办法去改变这个情况呢?是不想改变还是改变不来,为何河南一下暴雨就是郑州洪水,而不是其他地方?

暴雨来临,郑州再发洪水

从7月6日至7月7日,郑州的累计降雨量达到了600毫米,相当于平时一整年的降水量。暴雨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整个城市的各个区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市中心的中原路、金水路、陇海路等主要交通干道变成了“水道”,车辆被淹,交通中断,市民出行受到了极大影响。地铁站也出现了严重积水,部分线路停运,公交线路无法正常运行,许多人被困在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行受阻。

郑东新区虽然相对较新,但也未能幸免于难。多个小区和办公楼出现了严重积水,商务内环路及周边区域水流成河,行人难以通行。尤其是在一些地下停车场和厂房,积水导致车辆和设备受损。

老城区的排水系统老化严重,内涝问题尤为突出。二七区、管城区等区域的低洼地带积水迅速蔓延,居民楼的一层普遍进水,不少家庭的电器和家具被泡坏。二七广场附近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也被洪水侵袭,不少商铺的货物和设备损失惨重。

暴雨还导致部分区域的电力供应中断。由于地下电力设施进水,一些小区和商业区停电,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电梯停运,给住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但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郑州发生洪水的情况,问题是为什么一旦河南下暴雨总是郑州出现水灾了?

河南下雨,郑州水灾

郑州在每次河南暴雨中总是首当其冲,为什么?总结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占齐了。

简单说天时:郑州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且常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容易出现集中降雨。每年的6月至9月是郑州的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尤其是在强对流天气影响下,郑州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导致洪涝灾害。

再说地理位置,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位于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的交汇处。这样的地理位置使郑州在暴雨来临时,容易受到多条河流流域的影响。

郑州不仅北临黄河,更关键的是,黄河在郑州境内流经的河段是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这种地形使得黄河在汛期容易泛滥。此外,郑州的南部靠近淮河流域,暴雨期间,淮河流域的水量也会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郑州的洪水压力。

一边是容易发洪水,而更麻烦的是有了洪水,还排不出去。郑州地处平原,地势相对平坦,缺乏自然的排水通道。暴雨期间,雨水容易在市区积聚,排水困难,导致内涝严重。与山区城市不同,郑州的平原地形使得雨水难以快速流走,积水在短时间内难以消散。

最后则是重点:人为因素

快速发展留下的弊端

郑州的排水系统主要是雨污合流制,也就是说,雨水和污水共用一套管道系统。这种系统在设计上就有一定的缺陷:一旦降雨量超过设计承载能力,排水系统就容易被堵塞,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内涝。而且郑州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老城区,设计标准多为每小时30毫米的降雨量。然而,近年来的极端天气使得降雨量远超这一标准,导致排水系统频繁超载。

不仅是规划不够,这时间久了,维护也麻烦,郑州的大部分排水管道建成时间较早,在使用过程中,管道内壁沉积物增加,使得管子通畅性越来越差,自然更容易堵住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郑州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过去几十年间,郑州的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郑州常住人口从2000年的600万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1200万左右,20年间翻了一番。

而人口增加带来的就是土地开发面积的增加,郑州的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300平方公里左右扩展到2020年的约75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20年间,郑州的建成区面积增加了约1.5倍。大量的土地开发意味着更多的硬质地面(如道路、建筑)替代了自然的土壤和植被,导致雨水无法有效渗透,增加了地表径流。

如何解决问题:只需要一样东西。

如何解决郑州频繁遭遇洪灾的问题,我一个外行都知道,还能提出给专家们的建议。

第一是,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制,大幅提升排水效率。扩建排水管道,增加管道的直径和密度,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出。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大型雨水调蓄池,在暴雨时储存雨水,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

然后郑州的多条河流需要定期疏浚,清除淤泥和障碍物,提升排水能力。通过建设和加固防洪堤坝,可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防止河水漫溢。同时,在城市周边扩建滞洪区,利用自然洼地和人工调蓄池调节洪峰流量,减轻市区的防洪压力。

最后是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增加透水铺装、绿地和湿地,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吸纳和调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优化土地利用,保留更多的自然水系和绿地,恢复被填平的河道和湿地,增强城市的自然排水能力。在新城区建设中,严格按照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新开发区域具备足够的防洪能力。

这些意见太容易提出来了,但问题是我们只差一样东西了,那就是钱,大量的钱,有吗?没有!所以说了没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