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州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学院在哪个校区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2024-07-01 15: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工智能学院依托于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建设,围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面向矿山行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发展需求,以矿山数字化智能化为特色,旨在打造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研究、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研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于2020年12月成立,与原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合署办公,2023年5月,以人工智能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信息工程研究所为基础,学校正式独立设置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我校于1950年开设的矿山电气化自动化专业和1960年开设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1999年学校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4年成立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并开办信息工程专业,同时下设人工智能专业方向;2020年,为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及落实煤矿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在信息工程专业基础上申请获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并获得国家第二批新工科建设项目“面向煤矿智能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人工智能(080717T)、信息工程(080706)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分别入选国家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是煤炭行业最早具有信息领域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先后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998年)、通信与信息系统(200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2006年)三个博士点。目前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电子信息(0854)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广泛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渠道。

学院秉承“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的校训和“突出前沿、注重实际、开拓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创新人才。现有在校生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近400人。学院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比利时蒙斯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交流项目涵盖了短期交流、2+2、3+1、3+2、4+2等多种形式。近年来积极组织本科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ACM-ICPC国家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多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本科生深造率55%左右,其中推免研究生比例为18%,推免高校多为清华、北大、北航等“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教授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9人,超过9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1人、校越崎学者/青年学者10余人。学院在矿山智能化、矿井通信、地质灾害和城市道路雷达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行业协会级科技奖励10余项。目前学院与我校机电学院联合共建“矿山机器人工程”教育部/科技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煤矿智能化与机器人创新应用”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院还参与了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矿山”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建设工作。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矿山智能化是我国矿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己任,立足于能源和矿山行业,优化整合校内外发展资源,抢抓机遇、踔厉奋发,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及矿山智能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为保障我国能源和工业安全贡献力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