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湿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邛海的照片 西昌邛海湿地

西昌邛海湿地

2023-07-18 04: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俯瞰邛海湿地。郭建良摄       记者 李姝姝  

“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西昌拥有“月城”、“小春城”、“航天城”、“花城”之美誉,从成都一路向南,走出盆地,在一片灿烂阳光中享受着大山怀抱中安宁河谷暖和的熏风。

川滇之间的自然山水留给人们的印象不仅仅是纵横交错,古老地质条件孕育而生的湖泊犹如翡翠般散落其间。到了西昌,最不能错过的美景便是邛海,宛若川西高原上一瑰丽明珠,荡漾在群山之间,碧波万顷。清代诗人杨学述在《月夜泛舟邛海》中用优美的诗句赞道:“天空临皓月,海上最分明。境过银河界,人来水廓城。龙宫悬宝镜,蜃高接蓬瀛”。

和谐家园。叶昌云摄  

会呼吸的湿地之美

云悠悠,水潋潋,芦苇随风摆,芳草碧连天。走在仿木栈道上,一边是恬静怡人的邛海,一边是苍翠欲滴的泸山。心随步移,步步皆景。微风吹拂着绿叶红花,在阳光下清新而耀眼;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小鸟婉转鸣叫,唤起城市人的田园梦。

此情此景,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在偏远山村,而是在紧邻西昌城区的邛海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肺”,那么湿地就是“自然之肾”。

邛海湿地可谓西昌环境天然的过滤器。它净化着邛海水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有效调节大气成分。同时,储蓄的大量水分,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着局部小气候,为西昌构筑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这片湿地上,植物茂盛、层次丰富,在西昌温暖明媚的阳光下,葳蕤生长,张扬出美丽的色彩。这里凸显着山水、人、鸟类和谐相处的风情,约60种鸟类常年栖息在邛海周边湿地。成群结队的野鸭子常年在这片水域游弋、觅食。海鸥于此,亦上下翩飞,间或几只鹭鸟优美怡然地滑过,与山水、光线、植物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湿地因此散发出和谐浪漫的魅力。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灿烂的花朵,静静的湖水,构成了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李伟 摄

为邛海戴上一条生态项链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泊,是西昌城市居民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凉山州和西昌市的“母亲湖”。

“山、水、城相连,这是西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但也因为城区紧邻邛海,给邛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西昌市市长、邛海泸山景区管理局局长马廷贵介绍,因一度无序发展,邛海一度水质恶化,水域面积也由鼎盛时期的34平方公里缩小至不足27平方公里。

一些老人还记得,几十年前邛海比现在要大上许多。然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将湖泊周边近2/3的滩涂、苇塘、湿地填成了鱼塘、耕地,原生湿地植被基本消失,水鸟和本土物种减少。近些年,随着城市扩建、人口激增,邛海高原淡水湖泊的水质已受到严重威胁。

想要保护邛海,首先是要恢复周边湿地。

2002年,西昌市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邛海流域环境规划》,完成了邛海湖滨带恢复与建设、邛海流域森林生态建设等十四个子规划,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邛海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恢复和改善邛海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以保护邛海水质及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邛海边蜿蜒的海滨栈道。李伟 摄  

州市党政在此规划基础上提出湿地恢复总面积2万亩,并由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进行湿地专项规划,共分6期实施。

面对污染,西昌人迈开了大力整治的步伐。西昌市委、市政府坚持环保与经济并重的政策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优化和改善城市环境。

2006年以来,西昌市投入巨资,积极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开展了以水源保护、工业废水治理和邛海、三河治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并先后建立了邛海1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小庙5万吨污水处理厂,极大提升了西昌处理污水的能力。

2009年,邛海保护工程“邛海西岸二、三级截污管网工程”正式启动,与2006年已建设完工的9.1公里的邛海西岸截污干管工程,共同构成西昌邛海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配套工程,工程完工几个月后,邛海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观。

2010年7月1日,邛海观鸟岛湿地公园正式竣工。公园位于邛海西岸北端,占地450亩,大部分由林荫、草坪、天然湿地和塘湾组成,退塘还湖2.8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4.4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86%。

2011年7月1日,邛海湿地二期“梦里水乡”建成开园,占地面积2600多亩。“梦里水乡”更加注重“显山露水,突出自然生态,具有田园特色”,重点突出湿地恢复、生态修复和邛海水质的净化,自然湿地恢复区占该项目总面积的80%以上,建成集生态恢复、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湿地公园。

2012年9月,总面积达3530亩,总投资8.5亿元的邛海湿地三期“烟雨鹭洲”开园。建有生态防护林带,宣教管护、水质净化、生态利用、近自然恢复“四区”,深水游禽鸟类、浅水涉禽鸟类、林灌鸟类“三栖息地”,生态、气象、物种、水质等多个科研监测点,形成了“一带九园十八景”。

与“烟雨鹭洲”同时建成投入使用的还有占地1750亩的四期湿地恢复工程“西波鹤影”。南起邛海湾,北至邛海公园,东连邛海海岸线,西至108国道,一条沿海而建,自行车道和步道贯穿其间,集游览观光、体验刺激、感悟文化、品味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水景观、生态动感走廊。

一、二、三、四期湿地的恢复建成,已让邛海水域面积从不足27平方公里增加到近30平方公里。如今,作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环湖公路宽敞平整,湖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漫步或者骑着自行车,优哉游哉地徜徉在湿地间纵横交错的大路小道上,清新干净的空气沁入心肺,浑身舒畅。

邛海湿地内的景观道是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李伟摄  

恢复一片湿地,助推一项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2011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西昌邛海视察时强调“要把自然风光、生态田园、休闲度假与民族特色深度融合,实现品牌战略,打造精品线路,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文化保护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几年来,在邛海保护工作中,西昌市以湿地恢复建设为重点,坚持“湿地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湿地建设与村民居住环境改善相结合,湿地建设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始终坚持自然、生态、和谐理念,实施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的“三退三还”工程,坚持植物本地化,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注重挖掘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成为融景于城、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为此,西昌市对处于景区一级保护区内风貌差、污染大、难以实施上档升级改造的海滨村进行整村搬迁,为邛海减压。

如今,海滨村1700多名村民住进了紧靠邛海湿地的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村也成了邛海景区有名的旅游商品和邛海餐饮文化集散地,许多村民仅靠门面和房屋出租就发了“旅游财”,实现了搬后比搬前住得好、搬后比搬前发展得好。

在湿地建设中,西昌市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按照“搬得出、住得好、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拆迁安置小区和新村建设作为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区进行规划建设,使景区与安置小区(新村)互动互补,形成“湿地观光游、乡村休闲度假游”的产业形态布局。以景区旅游服务业、生态农业建设带动原住村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解决拆迁群众的收入来源和生计问题。

“人文西昌,生态宜居”,这是现代化生态田园新西昌的意义所在。邛海湿地,向世人展示着其标新立异的生态气息。西昌得天独厚的生态湿地成为一张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

随着今年将启动的湿地五期“四季花海”、湿地六期“枫林光影”建设,邛海湿地总面积将达到2万亩,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并最终实现打造成“邛海国际重要湿地”。连片接壤的生态湿地,将邛海紧紧呵护,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画出西昌“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墨重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