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文言文实词翻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遗的文言文实词解释 遗文言文实词翻译

遗文言文实词翻译

2024-06-30 14: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ep24遗文言文实词翻译时间:2019/09/24 21:14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苏教版文言实词:遗,已的意思及解释

遗 wèi 〔动〕 (1) 给予;馈赠 [make a present;offer as a gift] 相遗以水。

——《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

——《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turn over;hand over;pay] 遗赵王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

——《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carry]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add]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诗·邶风》 (7) 另见yí 基本词义 -------------------------------------------------------------------------------- 遗 遗 yí 〔动〕 (1) (形声。从辵(chuò),贵声。

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lose]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

——《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注:“弃也。” 郢人有遗燕相过书者——郢书燕悦 亡矢遗镞。

——汉·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

——唐·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

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omit;leave 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abandon] 故旧不遗。

——《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

——《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

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lack;be short of]。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f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

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leave over;hand down] 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left by the deceased]。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leave]。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fall] 目眇眇而遗泣。

——《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abolish;annul]。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动〉 1. (象形。

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

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

——《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

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

——《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

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

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

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

2. 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翻译

一是读作wèi。

1、给予;馈赠。例如: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送交;交付。例如: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二是读作yí。

1、遗失。例如: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2、遗留。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3. 几个高中文言文实词翻译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 ... 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4. 急用,含遗字的文言文及解释

遗 wèi 【动】 给予;馈赠〖makeapresent;offerasagift〗 相遗以水。

——《韩非子·五蠹》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置币遗单于。

——《汉书·李广苏建传》裘葛之遗。——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送交;交付〖turnover;handover;pay〗 遗赵王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遗权书曰。

——《资治通鉴》以书遗操。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输送〖carry〗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加给〖add〗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诗·邶风》另见yí 遗 遗 yí 【动】(形声。从辵(chuò),贵声。

本义:遗失) 同本义〖lose〗 遗,亡也。——《说文》遗,离也。

——《释言》不遐遗。——《易·泰》君惟不遗德刑。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注:“弃也。” 亡矢遗镞。

——汉·贾谊《过秦论》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小学而大遗。

——唐·韩愈《师说》行若遗。——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

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omit;leave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遗弃;舍弃〖abandon〗 故旧不遗。

——《论语·泰伯》必遗乎今。——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不自主地排泄〖involuntarydischargeof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

——《汉书》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残存。

留下〖handdown;leavebehindatone's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晁错《论贵粟疏》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缺失〖lack;beshortof〗。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遗忘〖f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

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史记》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遗留〖leaveover;handdown〗 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访其遗踪。

——宋·苏轼《石钟山记》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专指死人留下的〖leftbythedeceased〗。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离开,脱离〖leave〗。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堕,落下;下垂〖fall〗 目眇眇而遗泣。

——《楚辞》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废止〖abolish;annul〗。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遗 遗 yí 【名】 遗失之物〖lostarticles〗 高祖取楚如拾遗。

——《汉书》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姓 另见wèi。

5. 文言文翻译 准确翻译 最后说明每个 遗 字的意思

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有不准确的地方,楼主作为参考。

大意是:赵国遵循以往的政策,广泛地收揽人才。听说廉颇虽然年老但是仍有心报效国家。赵王派遣使者去查问这事,使者回来汇报说,(廉颇)一顿饭的时间就去了三次厕所。于是赵王厚赐廉颇并将他遣走,廉颇认为赵王施加了小的恩惠,却遗失了大材。

注明:1,遗策。遗,遗留,留下。

2,遗矢。遗,排泄;矢,通屎。

3,厚遗。遗,馈赠;

4,大遗。遗,遗失,丢失;

本文标题:遗文言文实词翻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xinzhi.com/qz/1065368.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