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华:《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德经目录章节概括 刘庭华:《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刘庭华:《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2024-07-03 02: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里,我要补充一个观点,老子把“道”打了个比方,比作什么东西呢?比作女性的生殖器,这个很有意思,不是黄色。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实际上就是女性的生殖器,象征幽远深妙、看不见、深不见底的生产生命的阴道(“谷神、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读到这里以后,我感到很奇怪,2000多年前,老子对“道”下不了明确定义,但是他把“道”比作女性的生殖器,为什么?我们讲,雌性的生殖器,幽远深妙、见不到底,但是它又能诞生生命。老子用这个来打比喻,是很了不起的。老子生活的时代,不像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你为什么会生孩子?现在很多人都能够说出个一二,但是,在两三千年以前你说得出来吗?当时的人不知道,见到生命诞生,只感到很玄妙,所以,老子把“道”比作女性的生殖器,很有意思。

我们的结论是这样的,我认为老子的“道”讲得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这就是道。老子没有对“道”明确地下结论,但是,他讲了“道”的很多特点。

(二)道法自然

老子哲学思想的第二点就是“道法自然”,他讲的是人与道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相处是天道既定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里面讲的。人与道的关系是什么?老子把人摆到跟道、天、地相似的地位了。《道德经》第25章有个名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中有四个“大”,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天、地、人、道这四样东西比作是宇宙中最大的。所以,人的宝贵就在这里,老子把人提到很高的地位,这是他的观念。

(三)柔弱胜刚强

老子哲学思想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柔弱胜刚强。就是柔软、弱小的东西,最后能够战胜坚硬、刚强的东西。我为什么把老子之道概括为弱者之道呢?因为他为弱小者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思想方法、谋略手段。老子有一句名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水能够把石头滴穿,让铁生锈。所以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是非常柔弱的,人死了以后很坚硬,但是已经死了。草木生的时候很柔弱,小风一刮,它就晃来晃去,但是它死了之后就硬梆梆的,很枯槁。老子观察人和自然界的规律,得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智慧。然后,老子把这个智慧引申到打仗、治国安邦里面。他说,“兵强则灭”,如果你一天到晚要去打仗,要打这个,要打那个,最后你要败亡的。强兵黩武,最后是要衰败的。所以,老子提出强者要处下、要谦下。弱者最后的结果要处上。这里,他提出很多谋略思想了,像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等等。

二、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总的方针原则是什么?“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们讲一讲他这三个方面体现在哪儿?

(一)“无为而治”——治国之道

“无为而治”是老子最有名的治国安邦思想,也是他的治国之道。无为而治,不是说什么都不干,是要领导者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去甚、去奢、去泰”。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似的,第一,火不能太大了,太大会烧糊;第二,你不能来回翻。炒一盘青菜,火大没有关系,可以快点翻。可是煎小鱼可不行,你来回折腾的话,翻来翻去,最后就一团糟。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搞形象工程。

(二)“以百姓之心为心”——理政之道

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最好的领导者,个人不能有私心,应该以老百姓的心为心,老百姓想什么,你就想什么。这个话,跟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相似。所以,2000多年以前的老子很伟大,这么简单的语言,以百姓之心为心,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道理。

(三)“圣人不积”——从政之道

老子治国理政思想的第三点就是“圣人不积”,当领导的不要积累财富,不要积累金钱,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老子认为私欲是罪恶之源,“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这个思想讲得很科学,老子讲“少思寡欲”,适量的东西,个人的情趣,适当的还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多,寡就是要少,欲望不能太多。你看那些犯罪的人,那些大贪官,就是因为太贪了,不知足,带来了灾祸。

三、老子的为人处世思想

老子的为人处事思想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大气做人

怎么大气做人?老子提倡上善若水,最优秀品德的人,特别是领导者,应该有像水一样的品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常常讲一句大白话,叫人不吃饭一天两天没有关系,但是不能不喝水。同时,大气做人还要“谦下”,做人要谦虚,学江海做百谷之王。

(二)小细做事

成就事业要从小事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凡是做大事都要从小事做起。

(三)谦虚谨慎,低调做人

老子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和逞强、逞能、逞勇。有这些毛病的人,一般都会得罪人,搞不好没有朋友。 “自是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固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事物的真谛;自以为是的人,明辨不了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命不凡的人,不能担任领导,或者当了也不会长久。

(四)曲则全,枉则正

“曲者全,枉者正。”如果翻译成白话是什么?受得了委屈,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错误的事情才能纠正。一个人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

(五)以德报怨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人的胸怀要像江海那么宽广,不要为哪个人说一句你不满意的话就反对,就以怨报怨,怨怨相报,没完没了。

四、老子的国防军事思想

老子的国防军事思想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我认为老子是军事理论家、战略家。我在给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讲课的时候,我说老子的军事思想、国防政策是给皇帝看的,是给中央军委主席看的,起码是给国防部长看的。《孙子兵法》主要是给大区司令,特别是军长、师长、团长们看的。《孙子兵法》里面也有战略,但是更多的是讲调兵遣将,是战役战术层面的军事思想。而《道德经》里的国防军事思想几乎全部都是战略层次的。

(一)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的国防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不以兵强天下。这反映了老子的战争观和社会理想,他提出要建立太平世界。“不以兵强天下”,这几个字确实也很简单明了,翻译成白话是什么?反对用战争或者军事手段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虽然不切实际,但是他的动机是好的。

(二)不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因为柔弱,所以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扩大;不为天下先,所以能成为天下的首领。如果抛弃这三宝,则必死无疑。

五、老子的修道养寿思想

道家非常讲究养生长寿。《道德经》主要讲了四点思想。

(一)生命高于一切

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个人,特别是当领导者的,爱自己的身体好像天下似的,把天下当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倒过来说,正言若反。《道德经》里面很多话就是正言若反,就是正话反过来说,把天下当成自己的身体来爱护,那么,可以把天下托给他。如果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动不动就拿着刀说我要自杀,或者要砍脚割脖子,这种人不能深交。

(二)养生之道

老子提出,“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人要长寿,不要整天想着一定要活到90岁、100岁,不要总想着几点几分吃什么,过于讲究的人反而不能长寿。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注意规律,自然就会“长生”了。

(三)养生的最佳状态

养生主要提倡精神的养生。老子提出物我两忘,他说了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人一定要经常处在安静的环境中。我们打个比方,你跑到百货商场去,乱糟糟的,你整天在那个地方,安静不下来,。“致虚极”,我们可以自我体会一下,假如说你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气沉丹田,就不会心慌意乱,心态比较平和,肯定对身体有好处。养生的要旨就是引天地万物精气以养丹心,以充实人体内的腹中元气;而且要绵绵不断,以达到心和、形安、致虚、守静的长寿养生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