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烯尧:帛书《道德经》观眇论道,原来三个道写法不一,意也不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可道歌 陈烯尧:帛书《道德经》观眇论道,原来三个道写法不一,意也不一

陈烯尧:帛书《道德经》观眇论道,原来三个道写法不一,意也不一

2023-05-28 14: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见《道德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目前,《道德经》也是流传最广,被翻译成语言最多的经典之一。但《道德经》的版本却因几千年的流传,内容具有一定差异。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2170年前的古本《老子》(100年后被称为《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老子》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尤其是关于道的书写,帛书中出现了不同的写法,其意义肯定也是不同的。就像道家对于气的写法,有诸多不同,意义也是大相径庭。但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中关于“道”的写法是一样的,或许是介于对古文化理解、翻译的难度,我们就不要吹毛求疵了,今天能看到《道德经》这本书,还是要感恩在《道德经》整理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的。今天我们为了尊重原创作者老子,就从原学、道学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以求更加接近老子的原意,也不枉老子对世人的一片苦心。

有人说,此篇是开悟之门,通此篇者便能与老子隔时空对话,理解全部《道德经》,得解决一切问题的智慧能量。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研读,开启我们的悟之门,道之窍吧。

帛书《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观眇(译成现代版后的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其中的三个道,在帛书中有三种写法,代表三种能量体。就相当于官,有县官、省官、中央官,虽然都叫官,但体现的维度能量层次是不一样的。但从帛书翻译成现代文时,把三种道的写法,都统一写成了一种简化体道,让人在理解的时候本身就容易产生误区。下面我们按照帛书原内容来解读第四十五章观眇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陈烯尧原学解析:

道,这里指的是原物质,也叫原宇宙,原乡,也就是形成当下宇宙万物的原物质。老子称之为“道”,也称之为“无”。佛家称之为“空”。基督教称之为上帝,伊斯兰教称之为真主,指的都是同一种创造世界万物的原物质。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了“道”,发现宇宙万物都是有老子所说的“道”,这种原物质组成,只是机缘不同,而成就了不同的相用。所以释迦牟尼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释迦牟尼说的“如来”,也就是万物的本来。就是老子说的道。现在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的最小状态,那个最小状态就是万物形成的最基本物质,即原物质。

可道,这里指的是原物质演化成宇宙万物的状态,代表宇宙的万象。

非恒道,这里指的是原物质演化成万象以后,万象显示的不同作用。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陈烯尧原学解析:

名,指的是原物质中的阴阳两股特性。

可名,指的是阴阳两股特性,升发成的阴阳二体。

非恒名,指的是阴阳二体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各个小全息系统和作用。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陈烯尧原学解析:

无名,万物之始。无名,这里指的是道中的阴阳二气旋转分离。

这句话的意思是,原物质中的阴阳二气旋转分离,阳气聚合为肉眼看不到的暗物质,阴气聚合为肉眼可见或者借助科学仪器能观测到的承载物,意思是天地形成的因是原物质中阴阳二气旋转的结果。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这里指的是阴阳二气相互聚合形成了不同的阴阳二体,

这句话的意思是阴阳二气相互聚合形成了不同的阴阳二体,不同的阴阳二体相互作用又形成了不同的万物系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陈烯尧原学解析: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无,这里指的是道的高度。欲,这里指的是角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站在道的高度,才能看到宇宙万物的生成奥秘和运行规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有,这里指的是体悟。欲,这里指的是大众的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明道,不仅要精神上明道,还要体悟红尘生活,真心体会有情众生世界的变化,才能真正明道。

【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陈烯尧原学解析:

玄,这里指的是旋转。所谓的玄学,也就是旋转之学,太阳系中,太阳、地球的旋转产生了时间和四季的变化,天地万物莫不在旋转中生灭,转合。所以玄学,就是研究旋转产生的大千世界,宇宙万物的变化之学。妙,指的是来由。门,这里指的是万物的因果之道。

第一个玄,指的是道中阴阳二气旋转形成阴阳二体,以及阴阳二体的旋转形成了时间维度和万物能量的转合。

第二个玄,指的是阴阳二体能量交合形成的不同生命全息系统,以及体体之间交互形成的万事纠缠。

这句话的意思是阴、阳,也指精神和物质这两个东西,是道的一体两面。道中阴阳二气自性旋转,由于阴阳二气的量和结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阴阳二物,不同的阴阳二物能量交合形成了不同的生命全息系统,不同的生命系统之间能量交互,又形成了万物之间的万事纠缠,这就是大千世界的来由和因果之道。

本章是全书的根,对于《道德经》,原版中这是第四十五章,也是道篇中的第一篇,四十五这个数字代表洛书之数,在《周易》里面,卦辞、爻辞加上阴阳刚好等于洛书之数,有穷尽一切变化之意,所以四十五也代表大道,一切变化之道意思。新版《道德经》把此篇放在第一章,都显示了该篇的核心地位。

相比较而言,对于《道德经》的内容先后顺序,还是老子更高明,老子先说德,后论道,其意义在于先从生活开始讲,最后用道来解决问题。而现代开篇就是讲最高深的道,对于没有基础的,第一理解不了,听不懂,第二总感觉这是偏离生活的学问,意义不大,不愿意听。看来还是老子用心良苦啊!

如果大家对原版古帛书《道德经》感兴趣,欢迎关注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